張蕊 汪超
1.《家電科技》編輯部 北京 100037;2.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 北京 100037
《家電科技》創刊于1981年,是我國最早為家電行業服務的科技專業期刊,創刊名《家用電器科技》,創刊時為雙月刊,2001年由雙月刊變更為月刊;2003年更名為《家電科技》,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主辦?!都译娍萍肌酚姓幍膰鴥瓤柡秃M饪?,迄今為止已經連續出版了400余期刊物,目前以雙月刊出版。期刊具有規范的采編規范和出版流程,成熟的論文審稿制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局認定的學術期刊,現定位于促進家電行業科技進步以及跨領域協同創新的學術期刊,具有明確的出版定位、內容定位、讀者定位、征稿范圍、發展目標。
2021年恰逢《家電科技》創刊40周年,40年風雨兼程,《家電科技》伴隨著家電行業的成長,見證了行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飛躍發展;40年砥礪前行,《家電科技》萬余篇學術論文的發表,凝結著廣大作者對期刊的信任與支持;40年的堅持不懈,匯集了《家電科技》歷代新老編輯團隊對這本學術期刊的深厚情感。憶往昔崢嶸歲月,望未來任重道遠。《家電科技》編輯部希望通過回顧創刊歷史,梳理辦刊經驗,堅持辦刊特色,明確發展目標,使《家電科技》在未來的新征程中,再創佳績,勇攀新高峰。

圖1 《家電科技》期刊部分封面
20世紀50年代,家用電器進入我國,其后20余年,我國家電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較國外發達國家處于落后水平,家電品種少、產值低,缺乏產品開發和設計的實力。1978年后,改革開放政策為家電生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一些生產廠家開始引進國外技術和關鍵設備,產能大幅提升,產品質量也有了較大提高。雖然當時的家電產業已初步完善,但家電產品的制造生產仍以模仿國外為主,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且家電行業內也沒有一本立足科技,專業服務于行業技術創新和標準化發展的專業期刊。在這樣的背景下,《家用電器科技》雜志(現為《家電科技》,以下均稱之為《家電科技》)應運而生。
以科技為本,服務于家電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是《家電科技》雜志多年以來堅守的初衷??v觀《家電科技》辦刊40年發展長河,可分成四個發展階段,即,起步發展階段(1981-1991)、快速發展階段(1992-2000)、成熟穩定階段(2000-2017)、砥礪前行階段(2018至今)。
作為全國家用電器工業科技情報站(現為“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的官方刊物之一,《家電科技》創刊之初,定位于為家用電器生產、設計、科研服務,是專業技術人員、生產和科技管理干部閱讀的綜合性技術刊物。辦刊目的在于擴大技術交流,進行學術探討,介紹國外經驗、動向,溝通情報,向讀者提供各種技術資料,以促進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刊物刊載內容主要包括:有關家用電器方面的專題論文、綜述、技術經驗、科技成果、技術動態、工藝設備、材料應用,外國技術考察和座談報告,產品介紹、技術標準,以及國外專利和文摘索引等。
在刊物起步發展的首個十年中,《家電科技》在內容上廣泛探尋行業科技情報,翻譯國外先進科研文獻,對家電新品進行技術推介;走訪家電企業,報道我國家電技術突破;推進行業技術交流,舉辦家電基礎技術講座、全國家用電器情報座談會[1]、家電維修技術培訓會,報道家電行業技術交流研討會……,不論是刊物的內容質量,還是舉辦的各類活動均受到行業的廣泛認可。
1992年,《家電科技》被評為中科雙效期刊,從此開啟了刊物的快速蓬勃發展階段。90年代,國家宏觀經濟形勢走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較快,家電快速進入尋常百姓家。電力電子、微電腦、模糊控制、變頻、除臭、節電等成為了期刊技術研究中的關鍵詞;對熱水器、空調、電壓力煲、吸油煙機、洗碟機、消毒柜等產品技術的研究也更為深入。為了更好的服務于行業,《家電科技》還設立標準研究專欄,加快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加強對家電標準化內容的解析,推進家電質量監管工作的有序進行。

圖2 空氣凈化器技術分享會
進入21世紀,我國家電的產能、產量均為世界第一,家電品牌效應凸顯。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家電科技》也逐步進入成熟穩定期,期刊在關注產品技術動態的同時,圍繞家電出口、技術認證[2]、專利信息[3]等組織內容;定期組織舉辦洗衣機、冰箱、空調及小家電行業技術年會,促進技術革新;針對行業熱點技術和突出問題發起專題研討,攻關業內技術難題。

圖3 家電標準宣貫會
2018年后,《家電科技》更是以打造行業唯一核心期刊為發展目標,關注基礎理論與科技在家電產業中的應用,刊載論文涵蓋了家電產業相關學科的技術研究、標準解讀、產業化實例。重點關注與家電產業相關的多學科及學科交叉內容,作者及專家團隊已涵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人機工效學、計算機、電機、電子科學、電氣自動化、聲學、化學等多學科領域。
《家電科技》目前的出版定位為“促進家電行業科技進步以及跨領域協同創新的學術期刊”,重點為家電行業科研和技術人員提供交流學術思想、提高學術能力的平臺,為家電行業內外協同創新提供互相了解的窗口?!都译娍萍肌芬劳兄鬓k單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在標準、科研、檢測、信息傳媒方面的資源建設期刊,同時能夠依靠行業專家組織刊物內容,嚴把刊物內容質量,加強刊物發行及內容推廣。
期刊一直以來關注國內外權威科技動態及家電行業創新研究成果。收集國際最新科技新聞、科研成果、數據報告、標準政策等資訊內容,對家電及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進行深入探索,使讀者第一時間獲取國外科技信息。目前已與海外高校專家及行業機構達成合作:針對家電技術領先區域——歐洲、北美、日本,采取合作形式邀請英國University of Salford、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等高校專家成為期刊技術顧問,同時,已與日本冷凍空調新聞社(JARN)達成了戰略合作。
期刊立足于行業,持之以恒推進行業標準化建設。例如期刊在2006~2008年間,連載17期對GB 4706系列標準進行釋義解讀[4],幫助行業企業了解標準,執行標準;2015年,霧霾肆虐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為加快空氣凈化器產品標準化工作的有序進行,《家電科技》策劃了“探尋空氣凈化器適用面積估算方法”的專題研討,邀請專家、學者對美國、加拿大、日本標準中的“適用面積”這一參數進行解析,最終提出了我國空氣凈化器適用面積評價方法;并先后在《家電科技》期刊中發表了“我國室內空氣凈化器去除細顆粒物適用面積估算方法[5]”、“其他國家空氣凈化器適用面積計算方法解讀[6]”、“GB/T 18801《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修訂征求意見稿解讀[7]”、“GB/T 18801-2015家用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技術要求解析[8]”、“2016年空氣凈化器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解讀[9]”等一系列標準相關文章,推動了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工作進程。
期刊長期致力于促進行業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期刊在2013~2014年間,連載TRIZ創新理論研究和在家電領域的實踐應用共計15期[10];報道行業創新專利資訊[11];制作洗衣機、空氣凈化器、凈水器、洗碗機、電坐便器等清潔器具創新技術??痆12],承辦清潔器具技術論壇;為全國電冰箱(柜)、空調器及壓縮機學術年會出版學術論文集5冊。
期刊深入探尋輿論熱點,積極為行業發聲。2015年,國人赴日搶購電飯鍋、電坐便器,我刊連載5期發表“王永光十評‘日產電飯鍋’[13]”,“對國人赴日掃家電的幾點反思[14]”、“對目前國內電子座便器質量的幾點看法[15]”等文章,并組織召開電子坐便器標準及產品性能研討會[16],分析技術趨勢,闡述專業觀點,促進行業創新,引導理性消費。

圖4 期刊特色內容
期刊堅持圍繞行業普遍關注智能、健康、綠色、節能技術領域,組織技術專題文章。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家電科技》,組織制作并發布了“抗擊疫情,科學防護”公益廣告;在期刊中組織發布“家電健康安全技術專題”,并撰寫發表“智能家電舒適、健康發展之路[17]”、“面向家庭防疫的智慧家庭健康場景規劃[18]”、“智能與健康融合發展創建健康舒適的家居環境[19]”等文章,推進智能家居與大健康融合。2019、2020連續兩年舉辦面向家電產業的國際化科技盛會“《家電科技》學術年會”,從學術領域出發,為家電產業技術人員搭建跨學科融合的學術交流及上下游協同創新平臺,推進我國家電產業邁向卓越。
學術質量是科技期刊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為了提高編審校工作規范和透明度,期刊一直致力于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目前,編輯部已編制《期刊出版制度規范》,制定管理制度15條,出臺編校工作規范11項,對期刊出版各流程進行嚴格把關;編制《投稿指南》、《投稿須知》《稿件審核體系介紹》等文件3項,為讀者明確投稿流程和要求;編制《稿件審核規則》,向專家闡明了審稿要求和原則。
《家電科技》一直以來嚴格遵守期刊出版三審三校的原則和制度,編校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在辦刊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對所刊內容進行把關,對于好的科技成果和具有創新價值的科技性文章優先、大篇幅刊登報道;對于危害社會和行業的文章做到堅決抵制。編輯部在2013年開始引入在線編校系統,實現了數字化辦公流程?,F階段,《家電科技》期刊的審稿流程進一步發展規范,升級網刊投稿、編審系統后,實現了稿件的在線投稿、編審流程。嚴格對所收投稿進行學術不端檢測、編輯部初審、編委會專家外審,主編終審的三個審核環節,對來稿質量及其社會效益、文化價值、出版價值進行把關,要求每篇稿件均達到具有創新性和學術性的高質量水平,期刊退稿率保持在20%以上。在校對及出版方面,嚴格做到安排專職校對人員負責三次校對,保證刊物的準確無誤。期刊重視DOI技術的應用探索,通過DOI技術的應用,為中外家電行業科技交流構建了暢通的渠道,有效地提升我刊的國際知名度以及論文的國際利用率。

圖5 編委評刊會

圖6 網刊采編系統主頁
《家電科技》在內容選題方面嚴格履行重大選題備案程序,涉及重大選題內容時,積極向主管、主辦單位的負責部門進行備案。在主管單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主辦單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的指導和管理下,《家電科技》繼續完善出版制度,努力在出版的各個環節嚴格把關,使期刊健康繁榮發展。
《家電科技》多年以來積極拓展期刊運營思路,對線上媒介進行了開發建設,通過對微信公眾號、頭條號、官網等新媒體的運營,加快了科技信息的傳播。《家電科技》官方網站擁有獨立域名http://www.jdkjjournal.com/,并進行了百度認證,官方網站配有獨立的主頁、稿件采編系統和網刊系統,作者可以方便的利用網站進行投稿,讀者也可以利用網站閱讀期刊內容。網刊的發布也有利于期刊內容的發行和傳播?!都译娍萍肌愤€擁有在主辦單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官方網站的子頁面域名:http://jdkj.cheari.ac.cn/,該網站頁面與官方網站頁面同步更新,加強《家電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度。在新媒體發展方面,《家電科技》有獨立運營的微信訂閱號“家電科技期刊”、頭條號“家電科技期刊”、微博藍V認證官方賬戶“家電科技”。通過網站、微信、頭條、微博多維一體的數字化出版平臺建設,《家電科技》的網絡發行傳播能力逐步提升。
經歷多年的耕耘積累,《家電科技》目前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超星期刊域出版平臺等全文收錄。國家圖書館及多個地方圖書館館藏科技期刊。
《家電科技》1992年被評為中科雙效期刊,曾獲科技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輕工總會優秀期刊二等獎、輕工業部科技情報工作先進集體等獎勵?!都译娍萍肌肥侵袊评鋵W會小型制冷機低溫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高端智能家電產業聯盟、清潔技術學會指定合作刊物。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長期訂閱刊物。2019年《家電科技》總第400期出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張崇和會長撰寫卷首語并對《家電科技》出版發行400期表示祝賀[20]。同時,《家電科技》也收到了行業領導、高校專家、企業同仁、行業學會協會及友刊為《家電科技》400期題寫賀信、賀詞共30余篇。

圖7 現任編委會合影
在主辦單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的支持下,《家電科技》創刊之初即成立了編委會,編委會成員主要來自原輕工業部下屬地方家用電器工業科技情報站。編委會職能包括探討期刊發展方向,設計刊物內容組成,制定年度選題計劃及工作目標等,編委會議一年召開一次。經過多年的發展,《家電科技》目前已組建了行業內學術水平最高、學科覆蓋最廣的編委會團隊?,F任編委會編委會規模35人,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王浚、賀泓兩位院士?,F任編委會任期為2018~2020年,本屆編委會已召開全體會議4次。
《家電科技》共有外審專家80余名。涵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人機工效學、計算機、電機、電子科學、電氣自動化、聲學、化學等多學科領域。

圖8 2004年編輯部團建合影
《家電科技》40載春華秋實,幾代辦刊人40年躬耕不倦。多年以來,編輯部注重編輯團隊的建設及采編人員的資質培養。編輯部會對編輯人員思想動態和編輯能力進行定期審核,同時通過學術講座、業務培訓和團建活動等來提高編輯人員的個人素養,提升業務能力。此外,編輯部還安排采編人員參加家電行業展會及學術會議,增強編輯人員的技術知識儲備;通過資質考察和崗位培訓,提升采編校審人員的專業水平,以便更好地為期刊內容服務,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積極進取,專業實力過硬的編輯團隊。目前,編輯部擁有專職編輯3名,專職美編、設計、發行各1名,兼職編輯4名,教授級高工4名,博士4名,海歸碩士2名。編輯部人員結構合理,形成老中青傳幫帶的培養局面。
2018年,《家電科技》組建理事會?!都译娍萍肌防硎聲蔁嵝挠凇都译娍萍肌肥聵I發展的企業、院校、科研機構、公共管理組織等,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自愿成立,共同推動家電行業的科技發展,促進家電行業研發人員的技術進步。期刊理事單位目前共計25家,包括副理事長單位4家,常務理事單位9家,理事單位11家,由期刊主辦單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擔任理事長單位。理事單位已基本涵蓋家用電器及上下游行業的主要生產企業,是《家電科技》辦刊的重要支持力量。理事會定期召開理事會議,為期刊未來發展提供方向。

圖9 2021年《家電科技》理事會合影
科技創新須通過合作與交流實現?!都译娍萍肌范嗄陙硪恢敝铝τ诮M織各類學術活動與行業交流研討活動;圍繞熱門話題,定期組織專題活動,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學習、溝通與合作,利用自身優勢,匯聚業內專家、企業精英,共同探討行業技術發展,實現各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其中,全國電冰箱(柜)、空調器及壓縮機學術年會、中國清潔器具技術論壇,家電產業上下游協同推進會暨中國家用電器核心零部件——智能傳感器及智能芯片應用高峰論壇,以及以研討家電科技領域的前沿發展和社會熱點為宗旨的科技家club論壇都是《家電科技》期刊已經運行成熟并定期舉辦的品牌學術活動。更為值得介紹的是,定位于面向家電產業的國際學術活動的《家電科技》學術年會,已在行業中影響深遠,連續兩年參會人數均超過600人,組織技術交流200余項,采用多種交流形式為家電行業的技術人員提供創新思路。《家電科技》期刊定期舉辦最佳論文、優秀創新團隊、科技爭先獎等評選活動,獎勵在推動中國家電行業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和研究團隊,并在《家電科技》學術年會中進行表彰。
《家電科技》各類學術活動累計已經舉辦百余場,在業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為搭建行業技術交流平臺,促進企業創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圖10 承辦家電產業上下游協同推進會

圖11 主辦《家電科技》學術年會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為促進家電產業科技進步以及跨領域協同創新,打造交流學術思想、提高技術能力的平臺,提供家電行業內外協同創新互相了解的窗口,《家電科技》必須依托主辦單位在科研、標準、技術服務上的優勢與強勁動力,走出家電與前沿學科交叉的特色辦刊之路。《家電科技》要堅持不懈抓學術質量,抵制和防范學術不端,重視編輯人才培養,吸納優質稿源、擴大編委專家團隊、突出家電技術的特色和優勢、爭取在數字化和增強出版、新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有所突破。朝著建設一流中文科技期刊、打造一流學術平臺,助力家電產業創新發展而努力奮斗!
我們相信,《家電科技》的明年必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