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

2020年11月12日,日本北海道一名男子在路上開“斗氣車”,不斷強行別車,被日本警方以違反《道路交通法》罪名逮捕并遭法院起訴。肇事男子名叫瀧下秀樹,是北海道札幌市一名上班族。2020年8月5日下午,他駕車在小樽市附近國道行駛時,對一名50多歲女性駕駛的汽車進行別車大約2公里,最近車距不到40厘米,最終將對方汽車逼停。由于行徑惡劣,警方依法以“暴行駕駛”罪將其逮捕。瀧下秀樹的行徑已經被對方行車記錄儀拍下,證據確鑿,這是北海道首例因“斗氣車”而被法院起訴的案例。
2020年10月28日,日本一名男性因被“逼車”患上憂郁癥,進而起訴“逼車”駕駛員。神戶地方法院法官認定被告的行為與原告患憂郁癥有因果關系,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約720萬日元。該事件發生在2012年,被害人住在兵庫縣,當時開車行經神戶灘區道路,因為超車而被后車追趕等情況,后來患上憂郁癥,要求“逼車”駕駛員賠償約8800萬日元作為醫療等費用。開庭審理時,被告方面主張“原告超車時太過貼近,所以只是想跟原告說開車要多注意”。法官在判決中指出,被告被超車后怒火中燒,以猛烈速度追趕原告車輛,原告停車等紅燈時,被告還下車靠近叫囂“滾出來”“開門”等,多次對車輛拳打腳踢,無疑是“逼車”及暴力行為。原告事發8天后就醫,因為出現“過度驚嚇無法入睡”“開車時總會很在意后方車輛”等情況,被醫生診斷患上憂郁癥。
2019年12月26日,日本名古屋地方法院判處一名40歲的無業男子佐藤達彥兩年零八個月監禁。在2019年9月8日上午7點到7點10分,被告駕駛著一輛偷來的面包車,在愛知縣日進市高速公路追逐一輛汽車并且向其發射氣槍。佐藤的律師辯稱,他當時服用了興奮劑。事故發生后大約80分鐘,鄰近的岐阜縣警方發現佐藤的面包車汽油耗盡,停在車道一側。當警察靠近時,他徒步逃離現場,在車內留下一支氣槍和大約2000個BB彈丸,乘客席上還有一位女士。6天后,佐藤在兩個朋友的陪同下向兵庫縣尼崎市的警察自首,稱自己試圖通過按喇叭和閃車燈讓前面一輛汽車讓路,但那輛車突然剎車,使得兩車差點相撞。他很生氣,于是用氣槍朝它開槍。佐藤還涉嫌參與2019年7月至8月間在京都和神戶附近高速公路上發生的4起事件,當時有人和車輛被氣槍襲擊,而發射氣槍的人就在類似的面包車上,但他并沒有因此事受到指控。
2019年8月10日,日本一家房地產咨詢公司的社長宮崎文夫開著一輛租借的白色SUV,帶著女友行駛在茨城縣常磐道上。因被一名年輕男子駕駛的小轎車占用了超車道,宮崎便用蛇形走位,在高速路上將其逼停。他氣勢洶洶地下車,來到令自己不滿的車輛的車窗前,一邊喊著“你擋到我了,所以我要殺了你”!一邊搶奪年輕男子的手機,并意圖打開車門將其拉下車。年輕男子慌了神,腳下剎車一松,便撞上了宮崎的車后部。他見狀愈發憤怒,對坐在轎車中的年輕男子連打五拳,一邊喊著“殺了你”!女友跟著下來,不但沒有阻攔,還掏出手機拍攝整個過程。宮崎開著豪車揚長而去,被打司機事后立刻報警。7月23日,有兩人舉報分別在靜岡縣和愛知縣的道路上被疑似宮崎駕駛的同一輛車騷擾。其中一名卡車司機說,當時面對在卡車前不斷打雙閃急剎急停的宮崎,只好換道讓行。當大卡車從旁邊車道超過時,宮崎又不滿了,于是又開始危險的追逐示威,急剎急停叫囂挑釁,幸運的是這次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警方因無法在其公司辦公室和登記的住處找到宮崎而下了全國通緝令,他成為日本因交通安全而被通緝的第一人。兩天后在位于大阪的住處附近,他被守株待兔的日本警方逮捕,他的女友因匿藏罪落了個同樣的下場。
日本眾議院2020年6月2日表決通過了新《道路交通法》,日本內閣會議隨之通過了新法的施行令。新《道路交通法》把別車定義為“妨礙交通”行為,具體包括不保持車距、惡意加塞、危險靠近平行車輛和蛇形駕駛、非必要按喇叭、危險變換車道、隨意閃大燈、低于最低限速行駛、違法駐停車、急剎車、逆向車道靠近共10項。據日本警察廳官員介紹,立案需要“有妨礙通行意圖”的證據,警察將加強收集行車記錄儀及防盜攝像頭的影像等客觀證據,并搜集相關人員供述的證詞,還將采取讓直升機在上空監控以及與地上的巡邏警車聯動追蹤的搜查方法。
對多次發生別車行為并存在引起交通事故危險的,新法規定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萬日元以下罰金;對在高速公路或一般道路上逼停對方車輛并險些造成車禍的“顯著危險”行為,加重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萬日元以下罰金。該處罰力度與醉酒駕駛一致。此外,對一般別車行為,新法規定扣25分,兩年間取消駕駛資格。對在高速公路上逼停對方車輛等造成“明顯危險”的情況扣35分,三年間取消駕駛資格。對于別車,不僅是駕駛員,教唆別車的同乘人員也將被立即吊銷駕照,最少兩年內無法重新取得駕照。
原《道路交通法》沒有寫入有關別車行為的規定,僅以“違反車間距離保持義務”和“違反安全駕駛義務”進行規范,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別車,適用于刑法上的“暴行罪”和“危險駕駛致死傷罪”。與之相比,新法把以妨礙其他車輛通行為目的、可能造成交通危險的別車行為列為“妨礙駕駛”,對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據刑法進行懲處,起到填補法律空白的作用。
日本警察廳2020年2月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別車事件增多,其中個別案件在社會上造成廣泛而重大的影響。2019年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違法事件中,不保持車距的別車事件共有13787起,比2018年大幅增加16.9%。此外,據警察廳實施的有關別車遭遇的公眾調查結果顯示,有35%的受訪者表示曾遭遇過別車,其中15%的人曾有過3次以上被別車的經歷。上述統計資料顯示,別車行為引發的事故正成為一個嚴重、普遍的社會問題,而法律上對別車行為定義的空白,既不利于遏制日益增加的別車行為,還將造成部分被害案件無法可依的情況。
2017年6月5日晚發生在神奈川縣高速公路上的別車致兩死兩傷的事件是最具代表性的惡意別車案件,案犯石橋和步因在事發路段附近的一個停車場停車不當,受到被害人萩山嘉久夫婦的提醒而心存不滿。之后,在萩山夫婦駕駛車輛繼續上路后,石橋在高速路上反復對萩山的車輛進行干擾,在將萩山別停后,石橋下車對他們進行言語挑釁、謾罵。就在此時,萩山夫婦的車輛遭到后方一輛卡車追尾,造成下車的萩山夫婦不幸身亡,車內萩山夫婦的兩個女兒受傷。2018年12月14日,橫濱地方法院對案件作出宣判,認定石橋反復干擾受害者正常駕駛的惡意別車行為與受害者死亡有直接因果關系,石橋“危險駕駛致人死傷罪”成立,判處有期徒刑18年。
日本人口密度高,車道和人行道的寬度很窄,基本上沒有自行車專用的車道,在自行車交通基本設施方面落后于其他國家。日本法律把自行車定義為“輕量車”,屬于車輛的一種,因此自行車原則上應在車道上騎行。自行車與汽車搶路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經常發生自行車與汽車的交通事故。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民眾健康意識增強,騎自行車出行的人日漸增多。另外,使用自行車派送外賣的人員大幅增加。在各種與自行車相關的交通事故中,騎車時打手機、戴耳機聽音樂和速度過快等誘因占絕大多數。
日本警察廳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日本全國交通事故總數近年來呈逐年遞減趨勢,但與自行車相關的交通事故數量卻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全國警方查處的自行車違法案首次超過2萬起,達到26687起。427名騎車人在事故中死亡,其中將近80%死于違反交通法規的事故。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與自行車相關的所占比例不斷增加,2019年高達21.1%,創近年新高。日本自行車違法案件2015年突破1萬件,2018年超過1.5萬件。2020年上半年發生12839件自行車違法案件,接近去年全年總數的60%。
把自行車的別車行為列為處罰對象,是本次修法的一大亮點,旨在從法律上遏制近年自行車相關交通事故增加的傾向,規范并改善交通禮儀。新《道路交通法》把自行車別車行為定義為“妨礙駕駛”,具體包括以妨礙汽車、摩托車及其他自行車的通行為目的逆行堵路、危險靠近平行車輛、變道、不必要的急剎車、不斷按鈴、不保持車距、違規超車等7種行為。如發生自行車別車,對14歲以上、3年內違法兩次的人員,處以參加安全學習的懲處,如不參加將被處以5萬日元(約合3300元人民幣)以下罰款。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