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五色鸚鵡圖》賞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舒 儀
《五色鸚鵡圖》是宋徽宗趙佶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通篇圖、題句和跋較為完整,堪稱三絕珍品。畫上鈐有元文宗“天歷之寶”印,清戴明說、宋犖藏印及清乾隆、嘉慶內府鑒藏印,《石渠寶笈初編》有著錄,現藏于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五色鸚鵡圖》寫實水平極佳,用色和諧,絹素質地一流,雖時代久遠但依然華貴。畫幅右側,趙佶以瘦金書題文及七律詩一首:“五色鸚鵡來自嶺表。養之禁,馴服可愛。飛鳴自適,往來于苑囿間。方中春繁杏遍開,翔翥其上,雅詫容與,自有一種態度。縱目觀之,宛勝圖畫,因賦是詩焉。天產乾皋此異禽,遐陬來貢九重深。體全五色非凡質,惠吐多言更好音。飛翥似憐毛羽貴,徘徊如飽稻梁心。緗膺紺趾誠端雅,為賦新篇步武吟。”幅上落款僅剩“制”“并”二字和殘損的花押。據趙佶《祥龍石圖》《瑞鶴圖》卷后的款書內容,可以推定此處缺損的字應為“御制御畫并書”,押署“天下一人”,并在“制”字處鈐朱文印“御書”。

《五色鸚鵡圖》北宋·趙佶 絹本設色 53.3cm×125.1cm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五色鸚鵡圖》乃為國祈禱鴻運而作,以工筆的形式完成,顯得鄭重而熱烈喜慶,充分表達了趙佶的虔敬心情。此作表現手法工致,清新而見筆:圖繪折枝杏花兩枝,一只五色鸚鵡側身棲于盛開的杏花枝頭,鸚鵡嘴厚、眼圓、頸粗,羽翼齊整,足趾有力,顯得心滿意足,無憂無慮;雖未用“生漆點睛”,但鳥目層次豐富,栩栩如生,羽毛層染立體感強烈,身體重心、比例準確;鸚鵡紅色部分雖著色富麗,卻艷而不俗、色彩沉著,顯示出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和情趣。杏花或側或臥,或正或背,或大或小,或蓓蕾初成,或繁花正盛,或團簇,或散落,極盡姿態。畫家先以淡墨勾出花瓣與花蕊輪廓,后以白粉層層渲染,花萼則略加勾勒,再以淺綠敷色,層層包裹,更加映襯出杏花的繁茂、飽滿和熱烈。花氣鮮嫩濃郁,姿態各異,似從絹上躍然生出。樹葉雖尚未長出,卻偶見點點綠頭,春意盎然。
鸚鵡在古代被視為智慧之鳥。據圖中趙佶所言,鸚鵡能“惠吐多言”,系祥瑞之禽。畫中鸚鵡來自遙遠的“嶺表”,即今廣東、福建一帶。唐代劉恂《嶺表錄異》卷曰:“容管廉白州產秦吉了,大約似鸚鵡嘴,腳皆紅,兩眼后夾,腦有黃肉冠。善效人言,語音雄大,分明于鸚鵡。以熟雞子和飯如棗飼之。或云容州有純白者,俱未見之也。”可知嶺表是盛產奇異鸚鵡之地。
鸚鵡與杏花是花鳥畫中的常見題材。據傳,仙人居住的地方栽有杏花。唐代張籍《尋仙》中云:“溪頭一徑入青崖,處處仙居隔杏花。”故而杏花被道教視為“仙花”,常被用作道教吉語。杏花甚至還成為仙人的食物,西漢《西京雜記》中記載:“東海都尉于臺,獻杏一株,花雜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此外,“杏”在道家活動中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如杏壇為道家修煉處或道觀。白居易《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詩》曰:“行行覓路緣松嶠,步步尋花到杏壇。”
“五色”為青、黃、赤、白、黑,象征五個方位。按照道教的陰陽五行說,祭祀五谷之神的社稷壇里應擺放五色土,象征天下。趙佶筆下的五色鸚鵡與社稷壇里的“五色”大體相同,如頭頂、眼后為黑色,頸部上方為白色,背部和翅、尾、腿為青色,也許是為避免與黃絹同色,鳥腹毛色改為橘黃色。趙佶以“五色”向諸朝臣表明此系“天產”“異禽”“非凡質”,乃“端雅”也,預示著國家社稷出現祥兆。正如《宣和畫譜》中所云:“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間,陰陽一噓而敷榮,一吸而揪斂,則葩華秀茂……而粉飾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觀眾目,協和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