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勉,劉 濤,張文龍,劉志偉
(1.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2.廣東弓葉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808;3.廣東省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廣東 東莞 523808)
隨著智能制造機器的不斷普及和應用,諧波減速器作為其中關鍵的部件,其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智能設備的正常工作狀態及其使用壽命[1]。和其他傳動機構相比,諧波減速器具有結構簡單、傳動比大、傳動精度高和工作平穩等優點,在智能設備等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2]。
圍繞諧波減速器的各項性能,國內外各研究機構都展開了各自的研究。諧波傳動有限公司(哈默納科)開發了“S”齒形,使柔輪輪齒的抗疲勞強度能力提升了1倍,扭轉剛度也提高了70%~100%[3]。國產減速器生產公司綠的諧波傳動科技公司開發了“P”齒形諧波減速器,能承載更大的轉矩,降低了齒根斷裂的風險,柔輪的疲勞壽命得到了提高,但帶來了降低傳動精度的問題[4]。鄭鈺馨等[5]開發了試驗平臺,針對RV減速器的動力性能進行了檢測;何等圍繞齒輪減速器傳動效率的測量進行了研究;裴欣等[6]搭建了SCUAA-STCP1200試驗平臺,做了諧波齒輪傳動裝置的動態傳動誤差分析;宿鵬飛等[7]針對諧波減速器扭轉剛度與疲勞失效問題,設計了一種可以連續加載和卸載的測試平臺。
由于齒輪齒的嚙合力求解受柔輪畸變和非線性接觸等問題的影響,難以從理論上建立精確模型,目前大多還是從實驗給出經驗公式。
為規范諧波減速器的市場和促進國產諧波減速器的發展,2014年我國發布了關于諧波減速器分類、定義、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的國家標準(GB/T30819-2014),但有關其中的性能檢測,大部分是分開試驗的,沒有形成統一的試驗平臺,需要把各部分單獨試驗。
本文針對當前諧波減速器性能綜合測試的需求,根據GB/T30819-2014國家標準設計一套諧波減速器綜合測試系統,以實現對諧波減速器的扭轉剛度、啟動轉矩、空程和傳動誤差等關鍵參數的綜合測試。
根據GB/T30819-2014國家標準的要求,要進行以下關鍵性能測試,包括扭轉剛度、啟動轉矩、負載效率和傳動誤差等模塊,需要采集扭力、扭矩、角度、間隙和溫度等信號。
測試系統的控制系統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控制系統示意圖
該測試系統對信號進行AD轉換,數字處理后輸出圖表和存儲;采用伺服驅動的方式進行加載,通過聯軸器將電機的扭力傳遞到諧波減速器,通過扭矩傳感器采集扭力、扭矩信號;在被測減速器兩端增加角度傳感器,對角度和間隙進行測量,將信號傳遞到測試系統中[8];通過震動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對震動和溫升等物理量進行測量,并把信號傳遞給測試系統。
該綜合測試系統具有數據采集處理顯示與輸出功能、存儲回放數據曲線顯示與輸出功能、實時數據曲線顯示與輸出功能、手動與自動控制功能、試驗檢測功能、報告輸出功能和設備故障與安全報警功能[9]。
試驗臺采用交流伺服電加載方式,由西門子集矢量變頻伺服為一體的S120伺服系統和西門子伺服變頻電機1PH8107組成。其中,西門子S120集伺服、變頻一體的最新一代控制器可以四象限運行(滿足伺服電機正轉/反轉、正向加載/反向加載、加速/制動、電動/制動等工況要求),具有響應快(2 ms~5 ms)、加載穩定(0.3%)、功率因數(98%)和精度高等優點。
1PH8107的額定功率10 kW,額定扭矩為55 N·m,額定轉速為1 750 r/min,最高轉速為12 000 r/min。
扭矩是伺服電機測試中最重要的測量參數,為達到測量跨度大且精度高的要求,此處筆者選用了進口具有雙量程測量功能的KTELER扭矩傳感器,其輸出為標準信號(電壓或頻率),滿足伺服電機大跨度扭矩測試精度要求。其額定扭矩為2 000 N·m,最大扭矩為1.5倍額定扭矩,交變扭矩為0.7倍額定扭矩,精度等級為0.1,線性誤差<±0.1。
該系統所有的邏輯控制都采用PLC來實現,根據控制要求選用西門子S7-200smart小型PLC, CPU型號為SR60-AC/DC/RLY,具有36點輸入和24點繼電器輸出接口;
人機界面HMI采用臺灣維綸通TK6102IV5,顯示尺寸為10寸,分辨率為800×480,USB2.0接口。
根據測試系統總體設計方案和選型情況,筆者設計的各部件的結構以及安裝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綜合測試系統結構圖
該綜合測試系統的重要機械安裝部件包含底座、手柄、調節機構、電機和傳感器等。
底座采用T型槽鑄鐵平臺,材料HT250,尺寸3 000 mm×1 000 mm×150 mm(臺架可根據不同尺寸測試件進行調整),精度等級為1級,粗糙度為Ra 3.2,試驗臺上各部件穩固、可靠地固定在T型槽鑄鐵平臺,運轉平穩、可靠。
試驗臺各傳動部件均通過彈性聯軸器連接,以降低同心度要求,同時可保證試驗臺運行平穩。角度傳感器與被測減速器采用剛性連接,以保證角度測量的可靠性和精度要求。被測減速器組件部分采用精密絲桿和導軌移動,以方便被測件的安裝和更換。
被測減速器安裝組件采用精密加工的過渡板結構,不同被測減速器只需更換安裝在減速器L型支架上的不同過渡板,被測減速器安裝精確定位由該安裝過渡板保證,簡化了不同被測減速器更換安裝的要求,并且提高了安裝效率[10]。不同量程的扭矩傳感器安裝在各自的精確加工的傳感器底座上,并保證其中心髙度的一致性,提高了更換傳感器的效率。全部測試臺面的驅動電機、加載電機和被測減速機等高速旋轉部位安裝安全防護罩,厚度不低于2 mm。
在性能測試時,需要設置“恒速/恒扭”、“電磁制動啟動”、“上位機啟動”和“變頻器啟動”等工作狀態;還要設置好“驅動電機”和“加載電機”的啟停、“轉速設定”、“扭矩設定”和“故障復位”等參數。
觸摸屏操作圖如圖3所示。

圖3 觸摸屏操作圖
設置好相應的參數系統后,進行扭轉剛度、啟動轉矩、負載效率和傳動誤差等測試。
扭轉剛度試驗可以將諧波減速器的輸入端或輸出端固定好,對另一端施加扭矩載荷,測量軸的扭矩和轉角。由于變形作用,輸出載荷與理論載荷存在差距,差距的大小直接反映剛度的大小[11],此處建立扭轉剛度、扭轉扭矩和扭轉角之間的關系:
(1)
式中:Q—扭轉剛度;M—扭轉扭矩;θ—扭轉角。
在扭轉過程中,變形位置不一樣,扭轉剛度大小也不一樣。此處采用平均法,在輸出端取3個均等分布的截面上分別求取扭轉剛度值,再取平均值,即:
(2)
加載從-100%額度扭矩開始,逐漸加載直至+100%額度扭矩,然后反向加載回到-100%額度扭矩,通過計算機進行檢測,并繪制出相應的扭矩-角度曲線。
增速啟動試驗包括輸入端啟動試驗和輸出端啟動試驗,小扭矩減速器采用輸出端啟動試驗,大扭矩減速器采用輸入端啟動試驗;
根據圓柱扭矩的計算方法,即:
M=K·α
(3)
式中:M—轉矩;K—轉動慣量;α—加速度。
當圓柱負載繞軸線旋轉時,可用質量和體積計算轉動慣量。根據在△t達到△φ的要求,可算出圓柱的角加速度,得到圓柱扭矩,即:
(4)
式中:m—質量;r—圓柱底面半徑;ρ—密度;r—圓柱體半徑;L—長度;φ—轉動角度;t—時間。
試驗時,試驗臺空載狀態,控制器設置“恒扭矩”工作方式緩慢啟動(零扭矩開始),通過計算機快速檢測減速器驅動扭矩,并繪制出實時曲線(同時檢測轉速或角度信號作為啟動信號檢測)。
負載效率可通過輸出功率Po和輸入功率Pi之比來計算[12],即:
(5)
計算轉矩與功率的關系如下:
(6)
式中:M—轉矩,N·m;P—功率,kW;s—轉速,r/min。
考慮到傳動比i=Si/So是恒定的,可得到負載效率如下:
(7)
因為試驗臺采用四象限運行的交流伺服電加載器,可以模擬任意工況進行動態或靜態加載試驗;在25%、50%、75%和100%額度負載下,分別檢測減速器的輸入和輸出功率;最后再由計算機進行自動加載,自動檢測并繪制出效率曲線。
在電機上輸入正弦信號,在輸入軸和輸出軸上分別安裝角度和間隙傳感器,測得角度和間隙信號。其中,輸入軸與輸出軸的轉角差為Δφ,如下[13,14]:
(8)
式中:φo—輸出轉角;φi—軸入轉角;i—減速比。
筆者在被測減速器輸入和輸出端安裝了高精度角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輸入、輸出角度的變化。在試驗時,減速器低速轉動,計算機檢測輸入和輸出端角度,計算出對應輸入端角度變化和輸出端角度變化誤差;同時,實時顯示輸出端每轉動一圈的角度變化曲線,從而得到減速器傳動誤差值。
該試驗以臺灣建韋RV320E型號減速器為例,選用減速比為129,輸出轉矩為4 341 N·m,輸入容量304 KW,在綜合測試系統上進行測試。
綜合測試系統全圖如圖4所示。

圖4 綜合測試系統全圖
試驗時,被測減速器輸入端固定,輸出端提供交流伺服回饋電加載;加載從-100%額度扭矩開始,逐漸加載至+100%額度扭矩,接著反向加載回到-100%額度扭矩;計算機進行檢測,并繪制出相應的扭矩-角度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剛度試驗
圖5中,空程為0.476′(±3%額度扭矩時),彈簧系數為424.972 N·m/′,減速器精度=空程+傳動誤差=0.476″+0.454 3″=0.930 3″。
試驗時,試驗臺空載狀態,控制器設置“恒扭矩”工作方式緩慢啟動(零扭矩開始),計算機快速檢測減速器驅動扭矩,并繪制出實時曲線,速度與扭矩的關系如圖6所示。

圖6 增速啟動扭矩試驗
圖6中,經測試得到,扭矩達到0.95 N·m時,速度可達到900 r/min。
在25%、50%、75%、100%額度負載下分別檢測減速器的效率,可由計算機自動加載,自動檢測并繪制出功率、效率曲線圖,如圖7所示。

圖7 負載效率試驗
圖7的效率試驗結果顯示,負載效率在70%~90%之間變化。
試驗時,減速器低速轉動,計算機快速且精確地檢測輸入和輸出端角度,計算出對應輸入端角度變化與輸出端角度變化的誤差;同時,實時顯示輸出端一個圓周角度上的角度變化曲線,從而得到減速器傳動誤差值。
運動誤差曲線如圖8所示。

圖8 傳動誤差試驗
圖8的傳動誤差試驗結果顯示,傳動誤差為27.26″。
筆者把本文測量的關鍵參數與廠家的測試數據進行比較(均采用了GB/T30819-2014國家標準要求的測試方法),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數據比較
由表1可知,本文測量的關鍵參數與廠家的測試數據接近,兩者的差值在3.1%以內。
根據GB/T30819-2014國家標準要求,筆者開發了一套諧波減速器綜合測試系統;采用本文開發的綜合測試系統對臺灣建韋RV320E型號諧波減速器進行了測試,完成對諧波減速器的扭轉剛度、啟動轉矩、空程和傳動誤差等關鍵參數的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所得的參數均在合格的范圍之內,空程0.476′(±3%額度扭矩時),彈簧系數424.972 N·m/′,減速器精度0.930 3″,啟動扭矩為0.95 N·m,負載效率在70%~90%之間,傳動誤差為27.26″;與廠家測試數據相比,該結果誤差很小,證明了該測試系統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