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 李龍興 龔正發 陳光燕 代興紅 趙麗麗



摘要:貴州省蜜源植物資源豐富,具有廣闊的開發和利用前景。在闡述貴州省自然概況的基礎上,通過采用野外調查與森林資源2類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輔以蜂農走訪、培訓期間問卷調查、放蜂路線調查、文獻及書籍查閱等方法,對貴州省主要蜜粉源植物的分布情況進行初步調查和了解,歸納出貴州省四季常見蜜源植物種類、花期及主要集中分布地域,常見可利用蜜源種類以春季居多,夏季次之,秋季和冬季較少,同時簡述了主要蜜源植物泌蜜習性、產蜜量、蜜產品品質等。并結合調查結果分析了貴州省蜜源植物利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貴州省蜜源植物資源的利用開發策略,以期能為貴州省蜜源植物資源的開發及利用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貴州省;資源分布;蜜源植物;泌蜜習性;利用
中圖分類號: S897+.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05-0221-05
蜜源植物是供蜜蜂采集花蜜、蜜露和花粉的植物,蜜源是蜂群賴以生存及養蜂生產的物質基礎,而優良的蜜源植物品種是提供優質、穩定蜜源的保證,蜜源植物資源收集與創新又是蜜源植物品種培育的前提。貴州省相關部門對蜜源植物資源研究非常重視,20世紀80年代對省內野生蜜源和栽培蜜源植物種類、分布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發現貴州省蜜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省有養蜂價值的蜜源植物60余種[1],花期長,流蜜穩定,據此對全省養蜂生產進行區域規劃及放蜂路線的規劃,為貴州家庭式養蜂模式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導。目前,貴州省脫貧攻堅路上投資小、見效快的種養產業各具特色,養蜂產業就是其中一個脫貧致富的快路子,它勞動力投資小,成本低,收益較高。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庭式養蜂模式已不能滿足生產需要,規模化、標準化的養蜂產業模式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措施。由于貴州省境內海拔高、氣候差距大,具體到各地蜜源的種類不同,一年四季蜜源并不一定銜接,嚴重限制了當地規模化養蜂模式的發展,俗話說“多收少收在蜂群,有收無收在蜜源”,可見蜜源植物的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著養蜂業的命運和發展速度。但貴州省對本地主要蜜源植物及其泌蜜習性的調查研究卻較為分散,不利于蜜源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因此加強對貴州省主要蜜源植物及泌蜜習性的調查及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貴州省自然概況
貴州省地處我國西南腹地,總面積17.61萬km2,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3面傾斜;境內河流密布,沿地勢從西向北、東、南3面分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是典型的山區省份,山地和丘陵高達92.5%;平均海拔1 000 m,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5 ℃左右,絕大多數地區在 12~18 ℃之間,無霜期較長;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最熱的是7月,平均氣溫為15~23 ℃,最冷的是1月,平均氣溫為4~6 ℃;年降水量在1 000~1 400 mm 之間,雨量充沛、雨熱同期,在地區分布上呈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特點;受復雜的地形、土壤、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貴州省的植被類型多樣,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在50%以上。
1.2 貴州省主要蜜源植物資源的調查
采用野外調查與森林資源2類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輔以蜂農走訪、培訓及問卷調查、放蜂路線調查、文獻書籍查閱等方法,對貴州省主要蜜源植物的分布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和了解。野外調查記錄每種蜜源植物的采集地、種類、生長、開花習性等,通過查閱《貴州植物志》[6]、《中國蜜粉源植物及其利用》[7]來確定每種蜜源植物的名稱。
2 結果與分析
2.1 蜜源植物資源種類
在養蜂生產中能采得大量商品蜜的稱為主要蜜源植物,它們通常數量多、面積大、花期長、泌蜜量大。而在養蜂生產中不能采得大量商品蜜、能以維持蜂群生活和供蜂群繁殖的植物,稱為輔助蜜源植物,它們有的數量少,呈星散分布,有的雖面積不少,但花蜜量很少,有的泌蜜量不小,但開花泌蜜期很短,它們都難以采得大量商品蜜。同一種蜜源植物屬于主要蜜源還是輔助蜜源,常因所在地區的數量、分布集中程度、開花期長度以及蜜泌量等不同而變化。據統計[8],貴州省蜜源植物共計92科287屬579種(包括67個變種)。與其他省份比較,貴州省屬于蜜源植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
2.2 常見蜜源植物資源分布
根據初步統計結果,貴州省蜜源植物的花期以春季居多,夏季次之,秋季和冬季較少,但并沒有達到匱乏的程度,在秋季和冬季時仍有蕎麥、鹽膚木、密蒙花、野壩子、野藿香等多種優良蜜源植物開花,養蜂者可在秋冬季適當種植一些多用途的蜜源植物或合理安排適當轉地放蜂做到四季都能獲得收益(表1)。
2.3 貴州省主要蜜源植物及泌蜜習性
泌蜜期指植物開花后開始分泌甜液或產生花粉,當達到適宜溫度后被蜜蜂采集利用的時期。記錄主要蜜源植物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觀測利用蜜蜂采集活動及蜂群進蜜或進粉情況,推測每月、每旬、每天開花泌蜜及利用情況。有些蜜源植物只要生態條件適宜,每年開花泌蜜就會相對穩定。但有些蜜源植物開花泌蜜有明顯的大小年,如野壩子、椴樹等。通過查閱《中國蜜粉源植物及其利用》[7]、《蜜粉源植物學》[9]及相關文獻[10]和實地觀測研究,初步總結了貴州省主要蜜源植物開花秘密習性,以及蜜產品品質特性(表2)。
3 貴州省蜜源植物利用存在的問題與相應策略
3.1 存在問題
貴州省產業調整導致種植結構發生改變,重經濟作物的栽培;亂砍亂伐、毀林等行為,導致蜜源植物多樣性減少、分布面積減少;養蜂人對蜜源資源缺乏調查研究,對蜜源植物的種類、數量、分布面積、不同種類蜜源植物花蜜儲存量和利用價值不了解,蜂群分布與蜜源資源分布不匹配;很少有人工種植蜜源植物,養蜂基本處于“靠天吃飯”,每年僅能取1~2次蜜。
3.2 貴州省蜜源植物資源的利用策略
3.2.1 加強蜜源植物資源種植
蜜源植物具有牧草的功能,種植蜜源植物不會像畜牧業中的超載破壞生態環境,也不會像林木經濟中的砍伐才有產出。種植蜜源植物養蜂具有較高的和長遠的經濟效益,不會占用大量勞動力、勞動日,貴州省結合各地區自然條件及蜜源植物資源分布的具體情況,有計劃地進行蜜源植物的栽植工作,解決部分地區花期斷層、缺蜜期較長的問題,同時保證主要蜜源與輔助蜜源的良好搭配,為蜂群繁殖、生長提供有利環境。如近幾年東北蜜源分布區的春季菜、綠肥種植面積呈顯著下滑趨勢,且2種重要蜜源植物洋槐和烏桕的花期銜接不上,在5月上旬至7月中旬之間有蜜源緊缺的現象,因此應針對性地恢復油菜、綠肥面積,并大力補種漆樹(花期為5—7月)、拐棗(花期為6月)等蜜源植物;西南蜜源分布區夏季缺蜜期較長,應在保證油菜種植的前提下,增加綠肥種植面積,延長春季流蜜期,同時補種洋槐、拐棗、漆樹、鹽膚木等夏秋季蜜源。
3.2.2 大力發展養蜂經濟
作為一種綠色生態經濟,養蜂經濟具有投資小、收益大的優點,且對農業可以起到增產增收之效。因此,近年來當地政府應為養蜂業發展提供了一定政策扶持,如組織蜂農參加養蜂技術培訓、指導蜂農進行蜂病防治、為蜂農提供財政補助、免收蜜蜂轉場運輸過路費、維護蜂農合法權益等方式,營造養蜂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等來助推脫貧攻堅農民致富。但應注意的是,發展養蜂經濟必須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加強宏觀規劃和調控,理順養蜂業管理體制,明確行業規范與標準,同時著力解決養蜂業存在的規模小、技術落后、產品深加工不足等問題,全面提高養蜂經濟收益。貴州省蜜源植物資源豐富,但地區分布差異較大,各地區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蜜源植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各地區應繼續加強對蜜源植物資源的調查和分析,進一步掌握各蜜源植物的資源量,在此基礎上適當調整養蜂業生產格局及規模,妥善處理好蜜源植物資源保護與養蜂業發展之間的關系,使二者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3.2.3 貴州省蜜源植物開發與研究方向
養蜂人對蜜源資源缺乏調查研究,對蜜源植物的種類、數量、分布面積、不同種類蜜源植物花蜜儲存量和利用價值不了解,蜂群分布與蜜源資源分布不匹配。加之很少有人工種植蜜源植物,養蜂基本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每年僅能取1~2次蜜。為此科研機構可以以廣泛收集到的優良蜜源植物為研究對象,從開花習性、泌蜜(粉)規律、泌蜜(粉)量、蜜(粉)質量、生態適應性等角度,構建蜜源植物評價篩選指標體系,集成評價鑒定技術;利用該鑒定技術篩選出泌蜜(粉)量高、蜜(粉)品質優、適合不同地區推廣利用的優良蜜源植物材料。
建立有效鑒定技術,科學評價篩選優良蜜源植物,是新品種培育的前提。以泌蜜(粉)量高、蜜(粉)品質優為育種目標,采用系統選育法結合生物技術手段,利用與目標性狀緊密連鎖的DNA分子標記對目標性狀進行間接選擇,定向培育優良的本土蜜源種質材料,在最短的時間內育成性狀穩定且一致的、泌蜜量大、蜜質優的蜜源新品系,并針對新品系生物學特點結合地方氣候土壤特點進行栽培管理技術研究,集成栽培管理技術體系,從而加快蜜源新品種培育和推廣。
貴州省立體性氣候特點,形成了豐富的本土蜜源植物,很多優良的蜜源植物不僅具蜜用、藥用價值,還具有水土保持價值。其中,大多數蜜源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季和夏季,秋季和冬季蜜源植物相對較少,但并不匱乏,合理利用科學技術帶動養蜂產業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邵峰泉,徐祖蔭. 貴州養蜂業現狀,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 貴州畜牧獸醫,1996(2):17-20.
[2]陳云飛,茍光前,王 瑤,等. 貴州省江口縣木本蜜源植物資源初步調查.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16,35(6):40-48.
[3]韋小平,孫 秋,楊 成,等. 貴州石漠化地區蜜源植物調查. 蜜蜂雜志,2016,36(4):9-11.
[4]鄭 濤,茍光前,葉紅環,等. 貴州錦屏野生蜜源植物資源調查及分析.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18,37(6):41-46.
[5]徐祖蔭,韋小平,何成文. 貴州省蜜源植物的區域分布類型. 蜜蜂雜志,2018(1):31-33.
[6]李永康. 貴州植物志:1~9卷.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1988.
[7]中國養蜂學會. 中國蜜粉源植物及其利用. 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374-391.
[8]李世秀. 貴州蜜粉源植物的種類與分布.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1,20(3):164-169.
[9]董 霞. 蜜粉源植物學.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113-151.
[10]徐祖蔭,李裕榮,何成文,等. 蜜粉源植物豐富度與蜂蜜產量的關系. 蜜蜂雜志,2018,38(9):25.
[11]秦漢榮,胡軍軍,孫 甜,等. 廣西蜜粉源植物資源調查報告. 中國蜂業,2019,70(4):46-48.
[12]陳道澤.百花爭艷蜂業旺——也談蜜粉源保護. 蜜蜂雜志,2019,39(6):28-29.
[13]王軍一,劉瑋孟,李家倫. 臨沂市中華蜜蜂飼養調查與保護發展對策. 中國蜂業,2019,7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