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大家做個自我介紹(jièshào)吧,我名叫鸚鵡螺(yīngwǔluó)。由于我5億(yì)多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且幾億年來各方面的變化很小,因此又被人們稱為“海洋中的活化石”。不過,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卻是我的一位近親——菊石的故事。
你知道嗎?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héqiǎntǐng)就被命(mìng)名為“鸚鵡螺號”。
我是“活化石”,它卻是“真化石”,因為,它已經滅絕(mièjué)了,如今,人們只能通過菊石化石去想象它曾(céng)經的模(mú)樣。
這是一枚普(pǔ)普通通的菊石化石,普通到你絕對想不到這一物種曾稱霸海洋近3億年。
同恐龍一樣,菊石滅絕于白堊紀末(mò)期,并在地層中變成了化石,等待人們去一探究竟(jiūjìng)。
你肯定一眼就能看出來,上一頁的那枚菊石化石與我的樣子有很大不同。其實,就算是菊石化石之間,差別也很大呢。它們有的殼(ké)體表面很光滑(huá),有的卻有橫肋(lè);有的直徑(jìng)只有幾厘(lí)米,有的卻能達到2米。
處于圓中心的那個點,叫作“圓心”(如圖中的紅點)。從圓上的一點出發,走直線,穿過圓心,到達圓上的另一點的距離(jùlí),叫作“直徑”(如圖中的藍線)。知道了一個圓的直徑,你就掌握了它最大的秘密——你可以畫出一個和它一樣大的圓啦!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就發現了菊石化石的蹤跡(zōngjì)。由于對它一無所知,他們給它安上了許多“技能”。
古希臘(xīlà)人認為,它可以防止(fángzhǐ)蛇咬(yǎo)、治療眼病。
古羅馬人認為,它是一種“幸運石”,會帶來好運,把它放在床邊,還能在夢中預見未來。
古印第安人則稱它為“水牛石”,認為它能讓旅行很順利。
現在,大家當然清楚(qīng·chu),以上這些事情,菊石化石是萬萬做不到的。不過,在現代人的眼中,它除了具有研究價值(jiàzhí), 還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