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貓貓不能躲進洗衣機
放學后,敦(dūn)寶決定把自己藏起來,嚇唬(xià·hu)一下爸爸??墒?,敦寶覺得藏在門后或床底,都很容易被找到。這時,他靈機一動,躲進了洗衣機。果然,爸爸回家后找了很久也沒找到敦寶。正當爸爸著急的時候,敦寶從洗衣機里爬了出來。爸爸看到后,很生氣地說:“洗衣機是不能用來藏人的,很危險!”
可能發生哪些危險
如果家里其他人不知道,啟動了洗衣機,把敦寶當衣服洗了,哇!敦寶受重傷了!
躲進洗衣機,還把機器的蓋子也蓋上,結果不小心窒(zhì)息了!
還好發現得早,只是受了點兒皮外傷。不過,已經造成很大的心理陰影了。
1.洗衣機因為故障而自動啟動也說不定啊,多危險!
2.人又不是衣服或者被子,干嗎躲進洗衣機?這是對危險的認識不夠深!
3. 在洗衣機里,一出事,一般就是大事。要小心!
4.近年來,小孩子躲進洗衣機導致意外發生的新聞實在太多,不能無視這種危險哪!
錯誤的做法
確定洗衣機是斷電的,認為沒事
“躲進去之前已經確認過了,洗衣機沒通電。”
小結:洗衣機沒通電,并不代表沒危險。如果其他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啟動了洗衣機,同樣很危險。
認為躲一下沒關系
“只是躲一會兒就出來,又不是在里面睡覺?!?/p>
小結:危險的發生往往就在一瞬間。有時候,躲很久都沒事;有時候,恰恰就那么一會兒,意外就來了。
覺得自己敢于冒險,很酷
“躲在洗衣機里確實存在危險,但與承認錯誤相比,我覺得有冒險精神更酷。”
小結:有這樣的想法,說明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覺得自己是在挑戰危險,并且認為自己很酷,下一次就可能還會繼續這樣做。
正確的應對
雖然很刺激,但堅決不玩
“躲在洗衣機里確實是一件刺激的事,但堅決不玩!”
如果看到小伙伴躲進洗衣機,應該教育和勸阻
“快出來,危險!萬一洗衣機被啟動了,就麻煩了!”
小結:很多小伙伴都沒有意識到躲進洗衣機的危險性,所以電視、報紙和網絡上才常常有這類事故的報道。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必須加以教育和勸阻。
不要用媽媽的掛燙機和熨斗
熨斗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媽媽用它來熨燙衣物,褶皺(zhězhòu)一下子就不見了。可涵也很想用它來熨自己的衣服,但讓可涵不解的是,媽媽每次用完熨斗,就將它藏在高高的柜子里。這次,可涵好不容易才拿到熨斗,她可高興了。正準備“開工”的時候,媽媽卻沖過來,制止道:“小心!小孩子不能拿熨斗玩!”可涵只好乖乖地把熨斗還給媽媽。
可能發生哪些危險
媽媽沒來得及阻止,熨斗的水蒸氣把可涵燙成重傷。
有些熨斗和掛燙機還存在導致觸電、引發火災等隱患,若使用不當,還會引發更大的危險。
少數家庭不是用掛燙機,而是用傳統熨斗。這種熨斗更危險,引發火災的可能性更大。
1.掛燙機不斷噴灑的水蒸氣溫度高達100°C左右,一旦碰到,肯定會被燙傷的。
2.大人才能用掛燙機和熨斗,小孩子不僅不能拿來玩耍,更不要使用。
3.掛燙機和熨斗一旦使用不當,就很容易引起火災,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4.媽媽把它們藏起來就是為了不被孩子接觸到,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
錯誤的做法
偷偷用,想給媽媽驚喜
可涵知道媽媽不會讓她用,決定偷著用,讓媽媽知道她也可以熨衣服。
小結:偷偷把熨斗和掛燙機拿來用只會更加危險。因為媽媽不在身邊,如果發生事故,處理不當,情況就會更加糟糕。不管媽媽在不在,都應該堅決不用熨斗和掛燙機。
認為學會正確的方法就好了
“放心吧,我看過媽媽怎么用,我戴棉手套了?!?/p>
小結:這種大意的心理更容易導致危險。再說了,媽媽戴的是橡膠手套,可不是棉手套。 水蒸氣是可以透過布料,進入棉手套的,被打濕的手套溫度也會很高,會導致嚴重的燙傷。
越不讓用越好奇
“媽媽越不讓我用,我越好奇,越想用一用。”
小結:明知道不能用,媽媽也不給用,但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就是想試試。一試, 可能就會釀(niàng)成大禍(huò)。聽媽媽的話,在危險面前,將好奇心稍稍收斂(liǎn)一下。
正確的應對
堅決不拿掛燙機和熨斗來使用和玩耍
“我現在還小,等長大了,就可以像媽媽一樣,給家人熨衣服了。”
小結:燒熱水、用掛燙機或熨斗熨衣服等家務是小伙伴們不能勝任的。
有衣服要熨,怎么辦?
“很多衣服都皺巴巴的,需要熨一下,怎么辦?請媽媽幫忙吧?!?/p>
小結:如果自己有衣服要熨,就請媽媽幫一下忙,媽媽一定非常樂意。在可能發生的危險面前,小伙伴們可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什么都會,什么都可以做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