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興興 魯莎莎 來守英
摘 要:我國是一個文化歷史悠久且幅員遼闊的國家,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以后,逐漸將目光投向了精神生活。近些年,我國的旅游業正在飛速蓬勃地發展,諸多地區的旅游景點人數也逐年上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后,博物館和旅游之間出現了一些碰撞,這些碰撞給兩個行業帶來了諸多困境,但是也隨之出現了諸多機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困境與機遇中推進文博和旅游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我國目前至關重要也是亟須解決的問題。文章試著從博物館與旅游業的歷史和發展現實為切入點,作者對它們在新時期下的發展對策展開討論,并提出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博物館;旅游;發展
0 引言
一直以來,博物館與旅游業之間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文物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到一個城市旅游,若想真正了解它,博物館是必不可少的一站。2018年,黨中央做出重要決策,將文化與旅游融合在一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但是如何推動兩者深度融合,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已成為目前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博物館與旅游業的歷史和發展現實
我國的旅游業發展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向世界打開了國門,各地博物館成為國外游客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各文物景點逐漸成為人們假期旅游的重要景點。所以將博物館與旅游業相結合,以此來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已成必然。但另一方面,飛速發展的旅游業對博物館的沖擊十分巨大,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分析可以得知,現如今經濟的增長城市污染導致環境惡化的問題日益嚴重,給旅游業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存在。目前,很多旅游景點和博物館附近都建立起了現代化設施。比如賓館、游樂園及經濟組織等,這些設施對博物館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檢測發現人的汗液、相機閃光等都會對文物遺跡造成損害。再比如,名山風景區人流量十分密集,他們在游玩的時候會踩踏遺址遺跡等,還會產生大量的垃圾,這些因素都會對附近環境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①
在實行可持續化發展戰略措施以后,社會各界人士對于環境保護更加關注,而旅游與博物館之間的關系也陸續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在西班牙召開的“可持續旅游發展世界會議”最先提出了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其內容包括在文博旅游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就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來制訂政策。而我國的相關會議召開的時間是1998年,主要就三個原則對我國的旅游文博事業的環保問題提出概括:第一是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協調,然后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第二是在注重環境保護的基礎上促進旅游業的經濟效益,從而推動我國的發展;第三是就文博與旅游行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市場管理機制,從而保證其穩定的運行。
環保在實際行動的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歷史遺跡與文物的保護,而博物館和旅游之間的關系必須要在一個指定的橋梁基礎上才能有效地聯合。這需要各地區的旅游部門、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及遺跡當地政府之間共同建立合作,協調一致,共同去尋求發展的路徑,并消除兩個行業之間的隔閡。1998年的會議還為博物館和文化遺址的旅游發展方向制訂了兩個標準:第一個是延續可持續發展環保與旅游策略,對文化遺產的政策務必完善;第二是由聯合國部署并開展文化修復工作,對于歷史文化遺跡或者是文物有損壞的進行修復,并不斷地進行科學研究,以保證文物的延續性。
現如今各國對于本國的旅游景點都十分注重保護,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與此同時,實現旅游的可持續化發展也成為各國的自覺行為,在新時期下,如何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將直接影響到世界旅游業的發展,而且旅游業的發展也能夠促進各國之間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在這一戰略目標的推動下,對旅游和文物遺址的發展和保護都是十分樂觀的。①
2 博物館和旅游關系在新時期下的發展對策
現階段我國博物館與旅游事業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措施的指導下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合作關系,正處于發展中階段,雖然已有所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為了建設一個和諧穩定的旅游和文博市場,就必須要從內外部環境入手,以此來建立一個全面且完善的有效機制和指導思想。
2.1 需要打破行業的隔閡
旅游和文博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兩者分屬于不同的行業。出于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可以把兩者連接起來,只有保護好文物才能大力發展旅游業,從而將其連接成一個經濟體。旅游業和文物是在一個經濟鏈上的。但是在有隔閡的狀態下,有很多問題無法全面性的解決,比方說,在溝通和合作上,這些都成為制約文博與旅游兩者關系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最早開始這一工作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博物館召開了有關旅游的座談會,會議內容涉及博物館文物、建筑遺跡以及城墻等方面保護開發計劃等。雖然說當時已有將兩個產業聯系到一起的意識,但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的差異較大,所以出現矛盾是必然的。有些學者認為,保留好現有的文物和遺跡就可以,但是也有些人認為應大力發展相關的文物產業。因此,要想實現二者共同發展,首先必須做好文旅宣傳工作,積極與媒體合作,與各行業之間加強信息交流與配合。②
2.2 構建相應的協調機制
無論是文博還是旅游,它們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比如說,文物是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它一旦被損壞,是不可逆的。但是旅游資源有可再生也有不可再生的,這也屬于兩者之間存在相同之處。再比如說,無論是博物館還是旅游地,它們所能承載的旅客數量都是有限的,要維持可持續發展,各地旅游地和博物館都要對游客人數進行規劃。目前旅游事業基本上都是依賴景點存在的,這些景點大部分都是在露天的環境中,能夠承載的游客量相對比較大。但是博物館基本上都是在室內的,而且文物保存的要求比較高,需要一定的技術和場地,所能承載旅客的數量相對較少,這些又是兩個行業獨有的特征。因此,很多的地方政府都會結合本地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文物旅游部門的建議來制訂相應的旅游計劃,這對于各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有著很好的推動效果。但是要想進一步推動文博與旅游之間的協調發展,就必須要在各級政府的合作與領導之下,擴大合作,制訂更加完善的發展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做好協調,加強旅游與文博的聯系,以此來促進兩者共同和諧發展。③
2.3 擴大合作的路徑
隨著社會活動的豐富,旅游業也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以往各地區的文博與旅游行業都是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運行的,現如今很多地區的相關行業都與企業建立合作,也有些獨立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出了文博旅游事業的最大化發展效益。打個比方,博物館最開始的初衷就是保護文物,但是保護文物是需要資金支持的,如需要空間、設備、技術及人員等,這些都是很大的開支,如果由政府一直對其進行資金補給,那么勢必會對當地的經濟造成制約。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很多博物館都開啟了文創產品開發運營模式,以此來實現有效的經濟收入。將文博和旅游業相融合,擴大合作路徑,實現二者可持續發展。對于兩個行業的不同屬性,在融合上也需要十分的謹慎,有些文化遺產被列入了旅游行業后,如果無法對其實施保護,那么這種融合就是不可行的。比方說,有很多地區在開展旅游業的基礎上,也建設了博物館,并在博物館中陳列一些珍貴的文物,雖然建設博物館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也會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這一模式就是文博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有效方式。在遵循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基礎上,通過建立統一的管理、保護以及監管機制,實現兩個行業的資源有效融合。以此作為基礎,再通過與媒體合作,加大文旅宣傳,合理地把握兩個行業之間的關系,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并在發展旅游業的基礎上去反觀文物保護情況。而相關的文化和旅游部門更要沖破兩者分開的封閉式局面,增加合作的機會,以此達到二者最佳的融合發展狀態。④
2.4 對旅游收益合理分配
在傳統中國社會背景下,各行業的發展都十分的封閉,這也是當時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狀。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逐漸開放和擴大,其中旅游業的發展最為明顯,很多地區的旅游業和企業展開合作,以此來適應現階段的市場運作環境。而文物資源在其中也占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份額,那么將旅游行業中的收益分撥給文物部門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現如今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很多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將文化遺產作為一種可以實現收益的交易,獲得利益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從事文化經營管理人員,游客在旅游的時候會在經營者所開設的一些副業和門票上花錢,并給旅游經營者提供經濟收益。雖然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但這顯然有違公平,所以如何進行無償的遺產保護已經成為相關組織所注重的任務。我國現行涉及文物保護方面的規范性文件繁多,鑒于現今旅游事業的發展迅速,對文物保護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僅憑著政府撥款明顯資金投入不足,致使一些旅游景點和博物館中的文物無法得到全面的保護。因此,現如今所推行的以文物為基礎來促進旅游業發展,再吸引相關企業加入文物保護投資中,這種模式對于我國文物保護和經濟收益十分有效。但是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導作用,要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將兩個行業的收益進行合理化分配,制訂相應的發展策略,化解文博和旅游之間的矛盾,從而推動兩者之間的和諧發展。①
2.5 加強思想的交流
要想使文博與旅游業從單一的發展模式中徹底走出來,就必須從理論的基礎上去改變人們的思想,加強兩個行業的融合發展,平衡好二者的關系。如果說我國的文博業和旅游業能夠在思想上達成統一協調,那么就能為相關的政策提供合作的基礎,對兩個行業的發展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先要從教育事業入手,不僅要建設相關的旅游和文博院校,而且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在高校當中多開設一些文旅宣傳的交流會和講座,以此來加強思想交流。還要對各地區的導游人員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提高他們的知識儲備與素養,這樣才充分提高我國文博與旅游業的服務能力,提高知名度。最新召開的文物發展大會指出,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功能,不僅可以為旅游業提供資源,而且也能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國現階段必須要加強文博和旅游業的相互開放和融合,豐富其中的資源和內容,提高從業人員的相關文化素養,這樣才能實現文博旅游業的飛速發展,并為我國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我國的文博與旅游兩個行業之間是有共通性的,現階段對于文物保護和促進旅游行業發展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方面是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第二個是加強管理;第三個是要對兩個行業進行合理的規劃分配。②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各地如火如荼開展的全域旅游、優質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戰略,正在深刻改變國家旅游產業格局,也為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如何深度將文化與旅游融合在一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要求文化和旅游部門必須以全國甚至全球視野,重新審視自身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重新定位在國家旅游發展格局中的地位與作用,與時俱進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做好溝通、合作、管理、監督等工作,推進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