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捷,顧春淼,成勤
江蘇省海門市人民醫院麻醉科 226100
分娩時女性重要的生理過程, 其中自然分娩是產科廣泛推廣的分娩方式[1]。 產婦在自然分娩的時候,受宮頸口擴張、子宮體收縮等的影響,常使得盆腔組織受壓迫,這會逐步擴張會陰及骨盆,使得產程過程出現明顯的陣痛[2]。 分娩疼痛會對產婦帶來強烈的刺激,使得分娩難以順利進行,因此為了緩解產婦產時疼痛,近年來提倡無痛分娩模式, 主要是在自然分娩過程使用麻醉藥以緩解產婦分娩時的疼痛, 減少產婦受到的疼痛折磨,讓產婦可順利的進行分娩[3]。 該次研究中,探討了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應用硬膜外麻醉技術的效果及產婦對麻醉效果的滿意度, 旨在為無痛分娩的推廣提供有利參考, 隨機選取該院產科2018 年1 月—2019 年12月接收的100 例產婦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該院產科接收的100 例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產婦均為足月、單胎、頭位[4]。②產婦無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產婦具有良好的骨盆結構。 ③所有的產婦均自愿參與研究, 并且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認知及交流溝通障礙的產婦。 ②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的產婦。③存在麻醉藥用禁忌的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組如下:治療組50 例,年齡21~36歲,平均(28.6±1.6)歲;孕周 37~41 周,平均(38.8±1.4)周;產婦類型:初產婦28 例,經產婦22 例。 對照組50例,年齡 22~36 歲,平均(28.4±1.4)歲;孕周 37~41 周,平均(39.1±1.5)周;初產婦 30 例,經產婦 20 例。 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自然分娩的方式, 主要是助產士輔助產婦分娩, 分娩過程指導產婦深呼吸氣以達到鎮痛的效果,保證胎兒順利娩出。
治療組則實施無痛分娩,借助硬膜外麻醉技術輔助鎮痛,具體是產婦在分娩活躍期宮口開出3 cm 的時候,在L3~L4 或者L2~L3 間隙做穿刺點, 行硬膜外麻醉鎮痛,在完成穿刺后,頭向置管放入硬膜外導管,推注1%利多卡因(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147,規格 5 mL:100 mg)5 mL,5 min 后測試平面,有效果后接一次性輸注泵, 麻醉液由0.12%的甲磺酸羅哌卡因(海南斯達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072, 規格10 mL:894 mg)與 0.5 ug/mL 的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20054172,規格 1 mL:50 μg)組成,總量 100 mL ,首次劑量 6 mL 持續量 6 mL/h,單次追加量6 mL 鎖定時間20 min,待產婦宮口開全后停止用藥,然后讓產婦自然進行分娩。
①對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進行統計。 ②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疼痛評測方式,對兩組產婦分娩過程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 疼痛的分級標準具體如下:產婦在產程過程無疼痛感,表情正常或者存在輕微的不適為0 級;產婦僅僅存在輕度的疼痛,但是疼痛可耐受,表情正常為Ⅰ級;產婦中度疼痛,在分娩過程表情痛苦,然而疼痛也可耐受為Ⅱ級;產婦在分娩過程出現強烈的疼痛,疼痛不能耐受,常出現嘔吐、喊叫等情況為Ⅲ級。 ③在胎兒娩出后2 h,待產婦情緒穩定,可采取自制的滿意度問卷對產婦進行調查, 內容包括分娩過程的舒適度、疼痛及順利情況,采取面對面問卷調查方式,問卷總分為 100 分,分成非常滿意(90~100 分)、滿意(70~89 分)與不滿意(70 分以下)三個等級。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使用非參數統計的秩和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產婦產程時間上,各個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上,治療組均要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表 1 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對比[(),min]

表 1 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對比[(),min]
組別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 總產程治療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275.56±21.26 356.69±25.59 17.243<0.001 48.85±6.58 64.42±8.14 10.519<0.001 5.16±0.75 8.84±1.26 17.746<0.001 341.16±28.89 425.58±34.41 13.286<0.001
兩組產婦在分娩過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情況, 在疼痛Ⅲ級的比例的平均秩次上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過程疼痛分級對比[n(%)]
產婦滿意情調查結果顯示, 治療組產婦總滿意人數48 例,總滿意率為96.00%。 對照組產婦總滿意人數41 例,總滿意率為82.00%。 總滿意率上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產婦的滿意情況比較[n(%)]
自然分娩是一種合理的分娩方式,采取該分娩方式對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出生質量均有積極的意義[5]。但是在自然分娩的時候,產婦卻經常會出現疼痛現象,疼痛主要是因子宮收縮及宮頸擴張壓迫盆腔組織所致, 正常的人群對這種疼痛尚可耐受, 然而如果是產婦,則受產時精神緊張的影響,使得產婦對疼痛的敏感度明顯增加, 疼痛長時間持續會對產婦及胎兒產生一系列影響[6]。 如產時疼痛可引起一系列內分泌反應,使得產婦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加, 減少子宮胎盤血流及引起胎兒缺氧; 產婦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會使得產婦換氣過度,引起呼吸性堿中毒,機體血紅蛋白釋氧量下降,使胎盤供氧受影響,增加胎兒窒息的發生率[7]。 根據以上疼痛所致母嬰并發癥情況, 臨床中大力提倡無痛分娩的方式。
該研究中,采取對比方式,探討了將硬膜外麻醉技術輔助產婦無痛分娩中的價值, 結果顯示在各個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上,治療組明顯要比對照組更短;在產婦分娩時的疼痛情況上, 治療組在疼痛為0 級的人數占比為62.00%,明顯較對照組32.00%更多;在產婦滿意問卷調查情況上,治療組為96.00%,也明顯要高于對照組82.00%。 該結果同申榮坤等[8]的研究類似,在其研究中,無痛分娩組在第一、二、三產程時間上明顯較正常分娩組更短;在產婦分娩時疼痛程度上,無痛分娩組0 級疼痛的比例為 38.57%, 明顯低于正常分娩組20.00%的比例。 以此表明,將硬膜外麻醉技術用于無痛分娩過程,對產婦順利分娩、疼痛緩解及滿意度提高價值顯著。 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無痛分娩是重要的輔助分娩方式, 該方式借助各種方法使得產婦分娩疼痛得到緩解或者消失,這樣可讓產婦不經受疼痛的折磨,減少產婦分娩時的恐懼,幫助產婦順利分娩。 根據無痛分娩的基本理念,指出合理麻醉非常關鍵[9]。 在產婦無痛分娩上, 硬膜外麻醉技術的應用為產婦分娩提供有利幫助,該技術的具體使用上,通過應用小劑量及低濃度的甲磺酸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混合液, 使得分娩時的疼痛可迅速的緩解及消失, 同時還不會對產婦肌力及交感神經活動產生影響,縮短產婦第一產程時間[10]。 硬膜外麻醉技術的使用, 還可以大大減少產婦機體兒茶酚胺、內啡肽以及皮質醇釋放,降低產婦應激,減少因疼痛引起的血壓升高、心輸出量增加情況,實現良好的鎮痛[11]。 將硬膜外麻醉用于產科無痛分娩中,符合當前醫學界提倡的人文關懷理念,促進產婦順利分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硬膜外麻醉技術同常規的麻醉一樣也存在技術風險,主要是該麻醉方式屬于一種有創操作,需要相關的醫師具備較高的責任心、 操作技能及專業水平, 同時在鎮痛劑的使用中還需要掌握麻醉藥物的種類及用量,主要是一方面保證麻醉效果,另外一方面降低不良反應發生,保證產婦順利分娩[12]。
綜上所述,對分娩的產婦,將硬膜外麻醉技術用于無痛分娩過程,可以顯著縮短產婦產程,緩解產婦分娩時的疼痛程度,并提高產婦的滿意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