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風俗講究多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上。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春節,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一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年夜飯里知年味
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
我國早在漢代就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俗。舊時,由于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對年夜飯的質量和內容要求較高,飯菜要盡可能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寓意。吃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后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余)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吃了有滋有味有講究的年夜飯,等于給新的一年添了好彩頭。年夜飯吃的不僅是飯,更是年味。
年夜飯的來歷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頭如獅子身如壯牛的兇惡怪獸,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便要跑出山來闖進村子,見人傷人,見畜傷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驚恐,村村不安。大伙兒只得搬到遠遠的地方去逃避“年”的傷害。時間長了,人們發現“年”雖兇猛,卻也害怕三樣東西:一是鮮紅的顏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聲響。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備這三樣東西,“年”就一定不敢進村了。
到了冬天,兇惡的“年”快要出山進村侵擾了,村里的人相互約定,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上用紅色涂抹的大木板,門口燒著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覺,在家里敲敲打打,到處發出巨大的聲響。夜深了,“年”竄到村口,只見處處紅色,處處光亮,兼之巨響遍傳,十分害怕,趕快掉頭躲進山里,從此不再出來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為驅逐兇獸獲得的勝利互相祝賀道喜。這是一個多么不易得來的日子!
每到冬天,人們總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進村侵襲的日子,家家戶戶照樣掛上紅色木板,點著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歡慶平安。這樣代代相傳,“過年”的習俗就形成了,為了慶祝過年,過年吃年夜飯的習俗也就流傳下來了。
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年夜飯幾點吃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歷除夕的最后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親密。
年夜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幾點吃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當你一家人都團聚了,一起望著窗外的煙花,高高興興地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時候。
年夜飯吃什么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后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除夕夜,12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作餅,所以湯面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搟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到唐代以后開始用案板搟面,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干面、素面、葷面、掛面……
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
春節吃魚可是有講究的,預示著年年有余,所以春節吃魚是過年的一項習俗。
吃年夜飯的講究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
2.年夜飯上一盤魚大家都約定俗成的不動一下筷子,圖一個年年有魚(余)的好彩頭。
3.過年成年人還不宜喝湯,意思是成年人總在外面奔波,外面湯湯水水的總不好。
4.一盤冬筍炒肉象征著“節節高”,大家愛吃不愛吃都要吃一點。用黃花菜、豆腐干、冬筍、香菇、肉絲等炒成的“和氣菜”端上了以后,大家也都要象征性地吃一點,尤其是兄弟姐妹、婆媳妯俚,仿佛吃了這道“和氣菜”來年大家一切都和和氣氣起來。
5.到了晚上10點多鐘,該是接灶神的時候,大人們便來到貼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廚房灶邊,放一掛鞭炮,迎接灶神。
6.吃飯期間講話的內容也有許多的說法,不能哭,不能吵架,吃完了不能說“飽”,要說“充實”,餃子在煮的過程中破了還不能說“破”,要說餃子煮“掙”了,含有掙錢的意思,不要談論什么死亡生病等話題等。這里教大家一招,過年期間一切事情都以說吉祥話辦吉利事為準,總是不會錯的。
7.避免說出“破”“輸”“敗”死”等不吉利的字眼。
8.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說“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健康平安享大年
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累了一年的人們憧憬著過節的輕松和快樂,家家戶戶都要吃年夜飯、團圓飯,走親訪友推杯換盞,孩子們也免不了放煙花、燃鞭炮。但在大飽口福之時,很少有人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況。每個人都希望能開心地過大年,如果不慎突然“出事兒”往醫院趕,那可真讓人鬧心。如何過一個健康的新年,本刊為你支招,一旦“出事兒”把傷害降到最低。
飲食之禁忌:海鮮與水果大量同食易中毒
吃蝦的時候不能吃水果,吃海鮮的時候不能吃維生素C片……這是由于海鮮河鮮有些被污染,其中富集了一些砷。本來五價砷毒性較小,可如果被維生素C之類的還原劑還原成三價砷,也就是砒霜,毒性急劇上升,于是有中毒危險;但如果一次性攝入的含量不大,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茶與咖啡并不解酒。
因為咖啡里含的咖啡因本身就有促進血液循環的療效,而酒里含的乙醇同樣有此療效。兩者同食會造成血液循環超負荷。血管比較細的人,或者有血栓的人,碰到如此強烈的血液循環,很可能造成腦出血。
汽水與辛辣食物易致腹瀉。
因為汽水里的二氧化碳與辛辣食品融合后,雖然大家嘴里覺得好些,其實胃里卻更增加了負擔。最好喝些純凈水來沖淡胃中的食物,這樣就能減輕胃的負擔。
意外之急救
醉酒
醉酒者急救首選“浸冷水”。當醉酒者不省人事時,可取兩條毛巾,浸上冷水,一條敷在后腦上,一條敷在胸膈上,并不斷地用清水灌入口中,可使醉酒者漸漸蘇醒;“敷花露水”也是不錯的方法,可在熱毛巾上滴數滴花露水,敷在醉酒者的臉上,此法對醒酒止吐有奇效。
鞭炮傷
被鞭炮炸傷的部位大多為眼睛或手部、面部,由于鞭炮中含有許多化學物質,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使傷勢加重。眼睛被炸傷之后,千萬不能用水沖,因為水容易使鞭炮中的化學物質產生化學反應,造成眼部酸堿燒傷;也不能用手揉眼睛,眼部傷口受壓后可能會擴大。正確的方法是用干凈紗布將受傷的眼睛遮住后,盡快去醫院,請眼科專業醫生在顯微鏡下處理。如果是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傷流血,應迅速用雙手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藥粉或三七粉可以撒上止血。需要時,可撥打急救電話。
卡喉
孩子被卡喉,家長應把孩子頭朝下橫抱,讓上身低于臀部,再在背部用力拍擊,幫助孩子把異物咳出。如仍不能吐出,應速送往醫院。
簡易消食法
一、鮮橘皮10克,切成細絲,生姜一小塊,切碎,加白糖適量,沸開水浸泡代茶飲。
二、生荸薺20個,蘿卜半斤,洗凈,一同搗爛,擠其汁,燉溫分次服。
三、將牛奶煮沸加白糖,按一勺牛奶兩勺茶汁飲用。能健脾開胃,有助于治療消化不良。
四、湯圓傷食:用炒焦的麥芽30克,水煎分次服用。
五、食積腹瀉:可用午時茶(藥店有售)1包,生姜2片,沸水泡服。
六、傷食嘔吐:取洗凈曬干的雞(或鴨)肫皮3克,水煎取汁飲服。
七、對癥消食:魚吃多了,將生姜搗爛,拌醋調食。肉吃多了,嚼點山楂糕。
解酒小竅門
1.最簡單的解酒方法:喝大量的白開水并休息。
2.傳統及藥膳解酒方法:陳醋25~50毫升(注意是釀造醋,非醋精勾兌的白醋),沖大量開水飲用;山楂蜜糖水;葛花30克水煮喝湯。
3.水果解酒法:飲用檸檬汁較簡便,酒店多數能提供;西瓜、蘋果、雪梨、馬蹄、甘蔗等榨汁常飲;如榨汁不方便亦可食用果肉。
4.蔬菜解酒法:生芹菜汁、生蘿卜汁都可解酒。
5.不推薦的解酒方法:喝濃茶、咖啡解酒,有研究表明會加重腎臟和心臟的負擔;洗熱水澡解酒,以醉酒者的清醒度和判斷力及浴室環境存在各種危險因素。
菜肴不“打包”
年夜飯中的部分菜肴不宜重新加熱食用,否則有害健康。年夜飯中不宜“打包”的菜肴主要包括各種蔬菜、冷菜、色拉等。除了維生素大量流失,蔬菜中的硝酸鹽反復加熱后,會生成含量較高的亞硝酸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而冷菜、色拉在制作過程中沒有經過加熱,容易沾上細菌,即使有剩余,也不適合“打包”再次食用。
如果消費者將年夜飯中剩余的部分菜肴帶回家,最好能在5至6小時內吃掉,并在食用前對菜肴進行高溫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