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中西醫協同治療艾滋病皮膚瘙癢療效評價;方法:根據治療方式,從我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艾滋病皮膚瘙癢患者中選擇60例進行觀察,并以治療方式為依據建立對照組和協同組,每組均為30例,對照組給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療,協同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龍膽瀉肝湯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瘙癢積分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皮膚瘙癢癥狀積分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評分明顯降低,且協同組低于對照組,兩組評分差異顯著(P<0.05),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協同組(93.33%)高于對照組(73.33#),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與單純使用西藥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相比,聯合使用中藥龍膽瀉肝湯,可提升對患者皮膚瘙癢改善情況。
關鍵詞:中西醫;協同治療;艾滋病;皮膚瘙癢;療效
【中圖分類號】R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285-01
艾滋病作為一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該病發生原因與患者存在免疫缺陷相關,會增加病毒感染,發病后會出現皮膚瘙癢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為降低疾病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感,臨床中應采用適合方式對皮膚瘙癢癥狀進行抑制。以往臨床中主要以西藥外用藥膏為主,而隨著中西醫協同治療在臨床中推廣與應用,艾滋病聯合用藥方式得到推廣[1]。研究將我院選擇的60例艾滋病皮膚瘙癢患者作為治療觀察對象,根據治療方式分組后比較治療結果,分析中西醫協同治療方式對患者應用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及方法
本次研究從我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艾滋病皮膚瘙癢患者中,根據治療方式選擇60例作為治療觀察對象,以治療方式為依據進行分組,并建立對照組(n=30)與協同組(n=30),其中,對照組:男28例,女2例,年齡18-61歲,平均年齡(37.3±2.2)歲,病程10-51個月,平均病程(36.4±3.1)個月。其中,協同組:男29例,女1例,年齡19-60歲,平均年齡(37.4±2.1)歲,病程11-50個月,平均病程(36.3±3.2)個月。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統計分析,結果顯示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生產廠家: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54)外用治療,直接外用涂于患處,早晚各1次。
協同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龍膽瀉肝湯治療。龍膽瀉肝湯處方:龍膽草6g、生地黃20g、車前子9g、白鮮皮10g、黃芩10g、柴胡10g、當歸8g、梔子10g、澤瀉15g、生甘草6g。并根據患者具體癥狀辯證治療,對濕重患者增加車前子與澤瀉用量;熱重患者增加黃芩與梔子用量。煎煮后取汁300ml,每天1劑,早晚兩次口服。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瘙癢癥狀積分,評分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有關艾滋病皮膚瘙癢癥狀評定標準,并采取計分法進行評分。
1.4療效判定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進行確定,顯效:皮膚瘙癢消失;有效:皮膚瘙癢顯著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皮膚瘙癢未見明顯改善,甚至繼續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和檢驗法,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瘙癢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瘙癢積分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各項積分均明顯降低,且協同組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協同組治療總有效率為%明顯高于對照組的%(P<0.05),詳見表2。
3討論
現階段,臨床中針對艾滋病主要采用抗病毒和改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方式進行治療,可對病毒產生一定抑制作用,使病毒減少,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免疫重建。但在治療中存在的皮膚瘙癢等臨床癥狀,會導致患者產生不適。因此,通常給予患者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進行外用止癢治療。但該治理方式對患者作用功能有限。而隨著中醫對艾滋病研究,開始聯合使用中醫方式進行治療。中醫認為,艾滋病皮膚瘙癢濕熱內蘊證,致病原因為濕熱邪毒入侵,熱重于濕,且患者機體正氣不足,營衛不和,衛表不固,風熱濕毒聚于肌膚所致。針對該病治療應采用祛邪扶正方面措施。而龍膽瀉肝湯中包含龍膽草、黃芩、梔子等藥物,可用于清熱解毒,車前子與澤瀉可用于消腫,生地黃可清熱涼血與養陰生津,并以甘草調和諸藥,能夠起到解毒涼血、清熱除濕作用[3]。
本次對艾滋病皮膚瘙癢患者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前組間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評分均低于治療前,組間比較協同組評分低于對照組,而協同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3.33%),兩組評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將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應用于艾滋病皮膚瘙癢患者治療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疾病對患者影響,而聯合中藥龍膽瀉肝湯進行治療后,利于提升對患者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皮膚瘙癢艾滋病患者治療中,采用西醫治療可對患者病情起到治療效果,而協同中醫方式進行治療后,利于加快患者病情改善,利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穎,王玉光,張國梁,等.HIV與新型冠狀病毒合并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初探[J].中國艾滋病性病,2020,26(09):1015-1017 +1024.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J].2002.
[3]謝小麗,張予晉,錢珍珍,等.中西醫協同治療艾滋病皮膚瘙癢療效評價探析
作者簡介:許海芬(1967年2月——),女,漢族,廣西桂林人,本科,副主任藥師,研究方向:醫院藥學。
廣西桂林市平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5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