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新,矯 麗,柴洪沛,焦功強,劉 磊,于福順*
(1 山東省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266100;2 青島平度市云山鎮農業服務中心;3 青島國際種苗有限公司)
甜櫻桃設施栽培在生產中的應用較為普遍,矮化設施栽培并無應用,確定矮化設施栽培適宜的扣棚升溫時間至關重要。升溫過早,品種沒有通過自然休眠,影響正常萌芽、開花,或萌芽、開花不整齊,落花落果嚴重,從而影響產量;升溫過遲,果實成熟期隨著延遲,影響經濟效益,失去設施栽培的意義。為此,我們進行了矮化設施栽培品種需冷量的測定,為適宜的扣棚升溫時間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材料 取材于自青島市城陽區趙家嶺村的5 年生矮化栽培試驗園,砧木為吉塞拉5 號,品種為烏梅極早、紅燈、美早、布萊特、薩米脫。每個品種剪樹冠外圍基部粗度0.6~0.8 cm,有20 個芽的生長枝。
1.2 試驗方法
1.2.1 取樣時間 取樣是在樹體正常落葉后1 個月進行,每個品種每次取樣10 根枝條,時間分別為2019年12 月20 日,2019 年12 月30 日,2020 年1 月9 日,共取樣3 次。
1.2.2 培養條件 試驗在已經運行的光照培養箱內進行,設定溫度為18 ℃,濕度為70%,光照采用24 h照明。取樣后及時放入裝有自來水的容器內,容器內水深4~6 cm。每2 天換1 次水,每次換水時,將枝條基部剪去1 cm 左右,露出新茬,保證不會因水發生變質引起枝條腐爛。30 d 后調查發芽情況。按葉芽萌發大小分為5 級:1 級,完全末萌發;2 級,芽膨大至芽片脫落;3 級,芽尖露出至芽尖伸長5 mm;4 級,芽尖伸長5 mm 至展葉前;5 級,葉片展開。發芽指數計算公式為(1 級芽數×1+2 級芽數×2+3 級芽數×3+4 級芽數×4+5 級芽數×5)/總芽數。
依據發芽指數的計算公式,當發芽指數大于2.5時,說明該品種需冷量已通過。2020 年1 月20 日進行第1 次調查,見表1。該次調查,所有品種的發芽指數均小于2.5,說明供試品種需冷量都沒有通過。2020年1 月28 日進行了第2 次調查。調查結果均大于2.5,說明所有品種此時的需冷量均通過。供試品種的需冷量均在811 h,山東地區在12 月底扣棚能正常生長發育。因第2 次的調查結果顯示所取樣品需冷量均已通過,故2020 年1 月9 日所取樣品未進行調查。
表1 不同需冷量下甜櫻桃的發芽指數
由表1 可以看出,5 個品種在2020 年1 月28 日均可通過休眠,但各品種之間需冷量也存在差異,紅燈的需冷量較小,布萊特次之,烏梅極早、美早、薩米脫3 個品種的需冷量相同且較大。
果樹品種需冷量的測定較為復雜,研究表明有效低溫累積的開始與生理成熟度有關,成熟度又與落葉有關。不同品種落葉期不同,用同一起點計算品種的需冷量與其真實值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果樹品種需冷量的測定方法基本都是從田間采枝,在室內觀察開花和萌芽情況,枝芽在單個枝條及在整體樹上的反應是不同的;同時樹齡、生理狀態都有影響。氣候條件千變萬化,不同樹種、不同品種對低溫反應的效應不同,影響需冷量的評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