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艷
一、生產物資管控模式創新背景
目前南京地鐵軌道交通發展的趨勢,運營線路的增加、設備的增加、技術廠家的增加、備件品種的增加,帶來了現場備品備件等生產性物資管理的不規范,不統一等諸多問題。
該管控模式創新主要針對現場生產性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研究如何改善現狀,消除現有問題以及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完善原有制度、清理備件庫存、控制物資消耗,降低成本,提高預算的執行率,將預算的申報工作更加細化。從一線的角度上去看,我們的物資管理應該盡可能的為一線檢修及維保提供便捷、充足的物料供給;從物資管理的角度去看,我們的物料管理應該在一定范圍增強規范性與統一性;從財務的角度去看我們的物資管理應該物盡其用,避免浪費,同時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我們的生產任務,減少現場備件的儲備和資金的占用。
1.發展變化(線路多,設備多、技術廠家多、生產物資采購量逐年攀升)
現階段地鐵線路的迅速增加必將推動設備維護部門的快速擴大。目前南京地鐵就通號一家分公司而言便負責了南京地鐵通信、信號兩大系統的設備維護工作,范圍涵蓋所有線路的正線、基地(停車場)、控制中心和車輛段。隨著地鐵線路和運營里程的不斷增加,所管轄的設備種類和數量也不斷增加。通信、信號系統作為地鐵運營的重要組成,承擔著保證地鐵正常運行的關鍵作用。由于研發技術復雜,科技含量極高,系統國產化進程一直較為緩慢,目前國內大部分地鐵線路上使用的通信、信號系統均為國外頂尖技術廠家設備,如西門子、卡斯柯、泰雷茲、摩托羅拉、歐洲宇航等,他們壟斷了核心技術,這對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科技的進步,前期部分老舊的線路也存在著設備的淘汰及更新,隨之也帶了部分老舊物資的庫存問題。
2.存在問題
在南京地鐵規模快速擴大,設備不斷增加、備品備件等生產性物資采購逐漸遞增的背景下,作為物資管理及使用部門,必須要思考以下三個問題:物資管理的制度和模式如何優化、如何更便捷的為一線生產服務、檢修資源如何物盡其用(因設備淘汰而儲備的物資如何利用體現價值);歸根到底,在有限資金的基礎上,現有的物資采購、管理、消耗方式能否滿足日益提高的運營安全和服務的要求。
現場的實際問題:
1.滯庫物資逐漸增多,利用率亟待提升;
2現場物資擺放不統一,取用不便捷;
3.臺賬更新不及時,賬物不符;
4.盤點不及時,影響物資供給;
5.壞件送修不及時,降低物資的流通性;
6.工單消耗未分類,影響成本把控。
3.管控模式創新目標
著手生產性物資管理運轉模式研究,力求通過管理制度的完善,實現二級庫物資管理的規范性與物資擺放的統一性,為此為一線生產提供盡可能的便捷;通過對長期實際消耗的把控,尋找規律,削尖不必要的庫存滿足生產的同時盡可能的節約成本,使預算的申報趨于合理化。
二、生產物資管控模式創新內涵
1.理論依據
目前南京地鐵生產性物資管理沒有固定的有效模式,根據公司一線生產技術特點及內外部條件而有所不同。對地鐵運營的一線生產而言,以最小的檢修成本實現一線設備維保工作的平穩有序是當前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為實現這一目標,有效的物資管理是一種重要的途徑。物資管理貫穿于我們整個檢修維保工作,它是該工作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通過制定各種物資計劃、物資發放、物資消耗等相關制度,有利于節約物資的消耗,同時可以減少現場儲備的儲備和資金的占用,降低物資的采購及保管成本。
三、生產物資管控模式創新實施方案
2.實施原則
確保運營安全,提升服務質量;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成本支出。
3.具體方案
根據多次現場檢查及調研,現場班組多,且沒有固定專職材料員,新線開通材料員流動性較大,勢必各班組管理水平及要求也是參差不齊,現場擺放混亂隨意,布點物資沒有統一規范性,物料信息不完善,不便于取用,在原有基礎上有待做如下改善:
1.信息完善,統一擺放
二級庫所有物資必須完善相關信息(布點物資必須有備注說明),位置信息必須定位明確,盡可能縮小查找范圍,便于取用,提高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內容:備品備件清單的梳理、物料卡信息完善、二級庫庫房進出賬流水的實時登記,每月定期盤點。
2.保證供應
對物資進行集中、系統管理,避免重復采購造成物資過剩導致滯庫現象;根據班組實際用料需求,按質按量,合理申報物資,使有限的儲備資金充分發揮作用。
具體實施內容:年中預算調整中梳理預算中備品備件采購進度,與現有庫存結合,緊缺物資跟進采購,數量較多的考慮部分取消削減不必要的數量。
3.控制消耗
物資管理過程中,必須按照實際需求組織供應,加強物資消耗定額及儲備定額的管理,協助班組合理利用物資,按照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工單,根據周期及規律形成檢修參考成本。
具體實施內容:將年度預算金額細化拆分,具體到每個月每個班組的預算金額,結合實際消耗找出規律。
4.降低成本
進行系統的管理,減少物資的積壓,削減庫存,指定合理的采購批量批次,改善物資作業管理及物資管理方式,以盡可能低的費用,保證一線班組的生產需求。
具體內容:以往預算的申報遠遠大于實際消耗,通過去實際消耗的精細化管理,找出規律,結合檢修科學的調整預算金額,節約公司采購成本。
5.樹立一面旗幟,發揮示范效應
部分班組按照二級庫管理規定(試行)開展完善工作,在實際過程中不斷解決問題,提高現場管理,積累經驗,摸索方法,最終樹立旗幟標桿,發揮示范作用。
具體實施內容:試點班組工作成效顯著后,發揮其示范效應,在中心層面逐步全面全面推廣施行。
四、生產物資管控模式創新實施效果
(以下相關數據為管控模式探索實施采用的通號專業兩條線路(1號線、10號線)作為試點的相關成果。)
1.經濟效益
降低采購金額、削減不必要的庫存。
項目成果運用于2020年部分線路部分專業預算申報工作中,將原先預算金額科學調整,合理縮減——例如通號專業:
一號線縮減1398773.69元;
十號線縮減1232559.55元;
兩條線路一個專業共節約公司2020年采購成本2631333.24元。
2.社會效益
1)試點班組成果顯著
探索過程采用的試點班組工作成果顯著,工作得到肯定——
獲得2020年度“細胞體五星班組”,“運用公司先進班組”等榮譽稱號。
授予合作單位肯定:贈送錦旗兩面“精誠合作,金石為開”、“情系企業 鼎力相助”。
2)故障率穩中有降
管控模式實施前半年與實施后半年同期的故障相比較(通號專業1號線和10號線數據),由原先306起,降低至283起,為南京市民“更快、更好、更安全、更舒適”的出行提供了穩定的通信、信號環境。
3.生態效益:
1)平臺搭建,物盡其用;
充分利用淘汰備件,搭建培訓平臺,利用拆舊物資及滯庫物資現有資源,搭建平臺9個(公務電話、無線基站、廣播系統、OTN系統、CCTV系統、車載PIIS及車載電臺拆裝平臺、車載維修測試平臺),搭建的培訓平臺使用拆舊物資及滯庫物資粗略合計共392萬元。
2)有效整合,節約資源;
將專業和地域上有關聯性的工班進行整合優化,例如:專業上相近的班組信號基地與信號停車場工班合并,地域上靠近的班組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適當進行優化合并,這樣能將原先多個二級庫合并后適當減少,人力成本上釋放出相應的管理材料員,物資成本上,一些共性通用資源也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大大節約了人力、儲備等物力資源。
南京地鐵生產物資管控模式創新探索實施過程中,通過多次一線走訪調研,試點布局……還是很有成效的。由以上的數據可以顯示出生產物資管控模式的創新還是很有必要推廣實施起來;生產物資科學合理的申報、采購、庫存管理、領用消耗,質量跟蹤,維修返修,淘汰件的再次利用……每一個環節多了解現場多用心,優化后它能為整個地鐵行業的管理,生產帶來更多的便捷并減少資金的占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