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碩 王艷艷 常鵬飛
摘要:隨著數字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數字金融所帶來的便利,然而在一些偏遠地區和落后地區,存在著許多由于技術落后,金融發展不健全等現狀。為了向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數字互惠金融映照而生。然而,數字普惠金融是否真如人們設想的那樣,為例如農村這種低收入群體帶來福利。對此,本文結合前人的定量研究進行數據分析和總結。
關鍵字:數字普惠金融;城鄉收入差距;數字經濟
城鄉收入差距現狀實事分析
城鄉收入差距是當今社會關注度極高的問題之一,當前學者對有關城鄉收入差距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可以歸結于以下幾點:
首先,家庭初始財產,及上一代家庭的遺贈不同。由于城市居民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收入水平,因此相對農村家庭,會有較高的儲蓄遺留給下一代,這也是當前財富分配不均勻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我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的不完整性也會導致城鄉收入差距加大。勞動力市場不完整,導致城鄉之間生產性的勞動報酬收入不均衡,使城鄉家庭收入產生差距。
再次,居民讓渡財產使用權而獲得的財產收入也因初始財產的不同形成城鄉收入差距
最后,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假設消費與收入呈正相關關系,則家庭可支配財產為家庭初始財產與家庭總收入之和,根據國民經濟統計中對可支配收入的分配,可分為儲蓄和投資。一般來說,儲蓄的收益是遠遠低于投資收益的,因此可能存在一些人希望通過向銀行貸款獲得更多的資金進行投資,從而收取更高的收益。但是銀行部門處于安全性考慮,為降低道德風險和違約風險,會設置一個信貸門檻,只有家庭資產達到這個門檻,銀行才會貸款給居民。而農村居民基于家庭初始財產和勞動報酬收入,財產收入皆低于城市家庭的前提下,農村家庭總收入往往一直低于銀行所設定的借貸門檻,因此無法實現貸款并投資以其獲得高收益。只能將可支配收入存入銀行,獲得銀行規定的利息,從而陷入收入差距的鴻溝。
數字經濟的發展,對金融業產生了巨大沖擊,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城鄉收入差距,(陳文,吳贏)[1]實證研究發現,數字經濟發展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間存在U型關系,即數字經濟發展初期會降低城鄉收入差距,但數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拉大城鄉收入差距,產生數字鴻溝問題。因此,要考慮采取措施,實現金融的均衡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設立初衷和作用機制
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數字經濟形態,數字金融隨之而來,它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實現手段,基于農村收入問題面臨的收入、機會不平等和主觀相對剝奪感的現狀,數字普惠金融應運而生,數字普惠金融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拉動偏遠地區和經濟落后地區金融服務的發展,尤其是農民,低收入人群。這些地區往往缺少銀行等類似的金融實體,往往意味著這些地區與數字化的經濟時代脫軌,而數字普惠金融利用自身優勢,將農村地區與城市連接,使其享有同等的金融服務,從而縮小城市農村的差距。
分析數字普惠金融對城鄉收入的實質影響
上面介紹了數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機制,那么他對于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現狀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如果城鄉差距縮小或增大,是否應該將這種現象聯系為數字普惠金融在發揮作用?對此,(周利,馮大威,易行鍵)[3]通過對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的數據,選取了統一的數據設立模型,并進行了相關一系列數據分析。首先,選取了可能造成城鄉收入差距的一系列,包括數字普惠金融在內的影響因素,然后計算在不同影響因素下農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再通過t檢驗分析城鄉收入差距的顯著性水平,利用MM分解收入差距,來觀察城市和農村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進而實現MM收入差距分解。之后還利用RIF分解城鄉收入差距。最終將影響城鄉收入的各種因素分解,分析各因素的影響力度。從數據中分析數字普惠金融的影響程度和方向。
由t檢驗的結果可知,在顯著性水平為1%的情況下,城鎮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顯著高于農村家庭收入。其次,MM分解出的回報差異和特征差異對收入差距的影響顯示,即使農村家庭與城鎮家庭的初始財產相同,農村家庭的人均收入依然低于城鎮家庭,數字普惠金融降低了回報差異造成的部分城鄉收入差距。此外從整體來看,消除城鄉家庭之間存在的特征差異,可以顯著降低城鄉收入差距而且效果遠遠大于降低家庭勞動報酬收入。最后RIF方法分解出單變量,及數字普惠金融的影響程度,結果顯示,數字普惠金融對于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僅次于其他影響因素中的戶口狀態,戶主年齡,家庭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人員數量。
結論及建議
由以上分析可知,農村與城市收入差距主要有家庭初始財產的不同,以及因為勞動力市場的不完善導致的城鄉家庭間勞動報酬收入差距。雖然農村家庭和我城市家庭初始財產不同,但即使模型中假設影響家庭收入的其他因素產生的影響相同時,也就是只考慮數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程度,也可以得出顯著結論:數字普惠金融降低了城鄉收入差距。因此,數字普惠金融產業應該得到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對數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偏遠地區,農村地區的數字金融普及發展范圍,深化發展程度。充分利用數字普惠金融的覆蓋廣度,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完成金融全覆蓋,城市與農村共享數字金融。另外在加強對農村居民普及有關數字金融方面的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數字金融帶來的相關風險,防止居民受到非法金融行為詐騙等現象的發生。要保證紅利安全兩頭抓起,防范顧此失彼行為。
參考文獻
[1]陳文,吳贏.數字經濟發展,數字鴻溝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J/OL].南方經濟:1-18[2021-11-24].
[2]周利,馮大威,易行健.數字普惠金融與城鄉收入差距:“數字紅利”還是“數字鴻溝”[J].經濟學家,2020(05):9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