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永超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調度監督時的列車運行組織,主要對調度監督的特點和功能、行車指揮自動化時的列車運行組織進行闡述,然后詳細論述城市地鐵行車調度方法與舉措,主要包括列車停運和下線、列車加開和替開、列車減速運行并增加停站時間等,通過不斷分析旨在不斷提高城市地鐵行車調度水平,僅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地鐵;行車調度;方法
一、調度監督時的列車運行組織
(一)調度監督的特點和功能
借助調度監督,可以為行車調度員對現場設備和列車運行狀態的監視提供極大的便利性,但是遠程監督設備的控制難度性較高。在調度監督過程中,基本閉塞法的應用價值毋庸置疑,這在雙區間閉塞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針對于調度監督的作用,首先,可以將各車站列車運行狀態等充分顯示出來。其次,可以將列車運行時刻儲存起來。借助調度監督【1】,車站行車值班員應認識到準確排列開閉出站信號的重要作用,根據顯示盤的幫助,可以對線路上各車站列車運行狀態等進行有效監督,并發揮出對于列車運行的組織指揮作用。調度監督模式構建流程如圖1所示:
(二)行車指揮自動化時的列車運行組織
基于行車指揮自動化,ATS具有較強的自動化調整功能,尤其在全線信號設備和列車運行情況方面。對于行車調度員來說,在工作站和顯示大屏的幫助下,可以對線路上列車運行情況予以高度掌握和了解。ATS在自動組織列車運行方面,主要借助于載入運營時刻表,其在整個行車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行車調度員的輔助監控作用顯著,在ATS下達指令時,因為受到執行難度性較高這一因素的影響,對于行車調度人員來講,人工干預方式是非常值得推廣與應用的,借助工作站對各種控制指令進行輸入,并對管轄區域的信號機實施有效控制。
二、城市地鐵行車調度方法與舉措
第一,列車停運和下線。如果列車出現故障問題,且服務水平持續降低,應提高對停運或下線組織的高度重視,確保列車退出服務的時間盡快一些。在始發站和終點站中,該方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如果列車屬于中途運行的狀態,組織進入中間站存車線或回車廠檢修也是必須要落實的【2】。對于該調整方式來說,基于列車運行圖上,代表“抽線”,相比于計劃運行圖,實際運行圖的列車運行線條并不多。
第二,列車加開和替開。目前,客流增加趨勢顯著,再加上受到故障列車下線等因素的限制,組織加開列車的實施已經成為了必然。如果列車屬于在終點站退出服務,備用列車替開同樣非常適用,運行線路仍然可以按照原交路來進行。借助加開和替開方式,旨在確保列車服務水平的穩步提升,并使運能與運量保持高度的一致與統一。
第三,列車在車站扣車及區間臨時停車。后續列車進行扣車這一方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尤其處于前方列車或車站設備故障這一形勢,同時也包括區間臨時停車這一方式。對于扣車來說,主要是指在后方車站扣停列車,其中,“誰扣誰放”這一準則的實施非常重要。在區間臨時停車,對于司機在區間臨時停列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而司機也要及時安撫患者的情緒。在有效的調度調整中,扣車和臨時停車,可以為前方列車或車站的故障處理贏取充足的時間。
第四,列車越站通過或加速運行。在晚點列車的運行過程中,基于司機角度,必須要認識到加速運行這一方式應用的現實意義,組織列車不停站通過也比較適用,也就是越站。在該方式運用方面,應對乘客這一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相關車站及司機應加強服務意識的合理滲透。基于原則視角,跳停不適用于客流較大車站等。此外,面對列車上客流擁擠現象的出現,該方式同樣值得應用。如某一地鐵為了確保大客流問題得到順利疏散,越站方式廣泛應用于小客流量的車站,其實施效果已經得到了企業和社會大眾的一致認可與支持。
第五,列車救援。一旦在列車運行故障的影響下,其運行速度會嚴重受阻,從而加劇線路堵塞程度的加深,嚴重威脅到全線列車的運行。這時應加強前方或后方列車清客后救援的應用,及時落實回車廠檢修工作。如果故障原因出自于供電系統,在救援過程中,內燃工程列車必須要及時“派上用場”。前方或后方列車清客后救援方式示意圖如圖2所示: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研究論述,調度指揮工作的實施已經成為了提高列車安全運行的重要一大方法。要想確保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的作用發揮出來,必須要將服務的時效性和穩定性發揮出來,構建安全的行車環境,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的順利進行,確保運營管理與集約化要求相一致,確保城市軌道交通的社會服務能力穩步增強。
參考文獻:
[1] 紀小美, 熊怡清, 張子昂. 地鐵在城市旅游交通中的作用及其優化——以南京主城區為例[J]. 資源科學, 2020, v.42(05):148-157.
[2] 王智永, 賴一鳴, 江志彬. 應急場景條件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車調度演練系統設計[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 2020, 000(003):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