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利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地鐵交通行車組織,然后對地鐵高密度行車影響、地鐵高密度行車環境下調度工作的實施原則進行闡述,最后對地鐵高密度行車環境下調度工作的應對思路進行總結和論述,主要包括完善組織模式、優化應急處置措施、合理組織設備檢修、合理調整列車行車運行方案、加強人員管理模式和管理工作理念的創新、積極傳送軌道調度命令信息,通過不斷分析旨在促進調度工作的順利開展,高度滿足地鐵高密度行車環境,僅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高密度行車;調度工作;應對思路
一、地鐵交通行車組織分析
現階段,對地鐵行車的目標進行分析,在服務周到系統、專業檢修系統等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而且還要從旅客出行的安全和便捷出發, 防止不安全的因素發生。相比于干線鐵路,與地鐵的差異性較大,其中,車站和控制中心為重要的部門構成。主要包括:
首先,中央指揮層級?,F如今,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在地鐵行車組織的核心指揮層級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地鐵運行工作中,對于運營指揮中心對于列車的運營情況、運營系統的防護工作等影響深遠。其次,軌道軌旁控制層:其在沿線路得到了廣泛應用,對其功能進行分析,正線交叉口系統、車輛端系統,分別在交叉口的優先級控制、車輛段的信號控制情況方面發揮著顯著的優勢。再次,軌道通訊層。在行車組織系統中,通信技術的應用價值凸顯,借助通訊層,有助于運營調度和指揮系統通訊實時化目標的實現。最后,車載層。其在列車里程等功能的作用明顯。運營調度指揮系統,作為中央領導階層,對于整個行車組織的影響深遠,在行車組織中處于關鍵性的地位。運營調度指揮系統,可以借助通信層密切整合車載控制層、軌旁層,將控制和監督的實時化體現出來,從而構建安全的列車行駛環境。
二、地鐵高密度行車影響
首先,對于設備的影響?,F階段,上線列車數量與日俱增,行車間隔得到了有效控制,地鐵列車等設施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化,一定程度上明顯增加了設備故障的發生率,同時在各個系統設備滿荷載運行狀態的影響下,設備故障問題的發生率較高。其中,對于中央調度來說,設備的檢修計劃必須要提前完成,基于周計劃和月計劃出發,將檢修作業的針對性發揮出來,實現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設備維修部門應對設備維修周期進行嚴格控制,特別要合理布置階段性行車設備檢修計劃,進一步強化設備檢修水平。
其次,對于列車出入車廠的影響。由于地鐵上線列車數量越來越繁多,在高密度行車環境中,對于車廠接發列車能力的要求尤為嚴格。在列車出廠過程中,應從時刻表要求出發,將組織工作有效落實,順利銜接好列車出廠與首班客車。在列車出廠過程中,行車調度工作應高度關注后續列車的間隔問題,加強后續列車的??康奶崆盎M織,形成對行車事故的有效預防。
三、地鐵高密度行車環境下調度工作的實施原則
第一,有效溝通原則?;诟呙芏刃熊嚟h境,在地鐵運行過程中,故障或相關安全事故的發生難以規避。所以基于調度人員角度,應做好路況信息和故障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確保應急處理措施的針對性,同時還要加強有效的溝通,注重自身詢問技巧的提升,爭取迅速對關鍵信息數據予以高度掌握,為故障問題的判斷與處理提供可行的依據。
第二,準確發令原則。調度人員應密切觀察相關故障,防止發令出現失誤現象,而且在日常工作中,應總結好常見的故障與事故,加強應急處理措施的制定,確保指令發放時機的準確無誤。
第三,快速響應原則。為了滿足高密度地鐵列車運行需求,經常會發生混亂問題,這時調度人員應迅速給予反應,為全局的控制創造有力條件,由此可以看出,這對于調度人員迅速掌握各種工作流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第四,合理分工原則。由于不同調度人員的工作職責有著明顯的區別,面對緊急情況的發生,不同調度人員應保持密切的聯系與溝通【1】,防止危害的蔓延,給予人身生命安全一定的保障。
第五,安全性原則。為了實現地鐵高密度運行目標,調度人員應始終貫徹落實好安全性原則?;谡{度人員角度,應對自身的權利與職責高度明確化,切實維護好乘客的生命安全,并及時穩定乘客的恐慌等不良情緒,以免引起現場的失控。同時,應提供人性化服務,確保乘客高度的信賴感,順利推進調度工作。
四、地鐵高密度行車環境下調度工作的應對思路
(一)完善組織模式
基于組織模式,與人們出行體驗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應與不同視角相互聯系,為地鐵組織應對科學性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應嚴格控制好不同列車的出場次序,在行車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列車的接力問題難以避免,將列車出場工作水平提升上來,將安全問題控制控制在萌芽狀態內,所以對于行業工作人員來說,應高度掌握列車的行駛速度和行駛時間。其次,應高度掌握列車的停車間隔,借助控制站臺的作業時間,確保間隔時間的有效控制。此外,如果地區的人流量較大,應提高對人員擁擠問題的高度重視,防止其他因素影響到列車的正常出行。
(二)優化應急處置措施
在人流量大的影響下,在地鐵運營方面,其安全性問題不容忽視,借助有效的應急處置方式,確保行車工作安全性的穩步提升。具體來說:首先,基于工作人員角度,應注重專業技能的提升,同時經驗的積累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應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同時從行業自身發展出發,確保定位的準確性,防止行車過程中故障問題的發生。其次,不同工作部門的工作重點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借助合理分工,可以促進故障處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合理配置資源。再次,為了促進應急處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乘客的安全不容忽視。最后,在列車的行車方面,面對故障的出現,對于調度人員來說,在應急措施實施前期階段,應高度明確路況信息等,為后期的故障處理提供極大的便捷。
(三)合理組織設備檢修
在開展行車工作過程中,應對中央協調系統和協調人員之間的關系進行高度統一化。基于日常行車角度,應積極開展列車的檢查工作,讓檢查人員將檢查和維護工作落實下去。要想確保工作效率的穩步提升,應加強檢修計劃的制定,對列車的檢修周期進行明確化,然后專業的檢修部門應積極落實檢修工作。此外,檢修設備這一因素也是不容忽視,以便于檢修工作質量需求的實現。
(四)合理調整列車行車運行方案
為了將列車的運行效率提升上來,應從具體的運行圖出發,控制好列車實際的運營情況與預計運行情況的差異化。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面對列車晚點情況的出現,系統的自行調度應與預期規劃的運行模式相符。在晚點的列車達到規定的運營時間后,應適度提升其速度,確保與運行圖相一致。但是在實際上,為了避免受到突發緊急情況的影響,列車在對其運行方式進行變化時,應密切聯系列車的現實情況,防止突發事件導致不必要的麻煩。
(五)加強人員管理模式和管理工作理念的創新
1.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分析,面對列車故障的發生,應加強有效措施的制定,同時貫徹落實好人力資源的節約化需求,以免對行業發展造成任何影響,基于此,必須要不斷創新人員管理模式。首先,應積極積累人員管理的經驗,其次,應從行業管理和實際需求出發,科學化開展人員管理模式。通常來說,人員管理模式有著漫長的創新周期,對于行業管理層角度【2】,充分考慮相關因素。此外,人員管理模式也要與時代和行業發展需求相符,以便于行業的可持續運作。
2.在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的塑造為重要的前提性條件,而且作為一大理論基礎,可以穩步推進管理工作。對于地鐵行業來說,在轉變管理理念過程中,應與行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密切聯系,同時規劃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防止影響行業發展因素的出現。同時,也要積極總結和學習國外的地鐵管理經驗。
(六)積極傳送軌道調度命令信息
由于行車地點的不同,應合理規劃列車的發車時間、停站時間等。對于調度人員來說,應對列車的運行時間、規劃運行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確保其高度的統一性。但是在實際上,因為外部因素的存在,其運行的滯后性顯著,從而使列車的運行與原計劃極為不一致。所以調度員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加強緊急應對措施的構建,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影響到列車的運行。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常而言,地鐵列車的發展密切聯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使地鐵列車的出行體驗得到優化,給予人們生活質量一定的保障。對于地鐵行業而言,應注重管理理念的創新,而管理部門則要給予有效扶持,同時將科學化管理力度提升上來,保證地鐵行業在全社會內享有較高的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磊, 段立正, 程金昕. 基于網絡化運營的地鐵新型維保生產調度工作模式[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 2020, 23(12):4.
[2] 王智永, 賴一鳴, 江志彬. 應急場景條件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車調度演練系統設計[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 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