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倩蕓
有的時候家長可能會覺得很納悶,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青春期好似風平浪靜就度過了,而我家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看起來青春期也很懂事, 我家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呢?當青春期的問題爆發出來的時候,他其實只是告訴你以往有很多教養方式出現了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告訴大家青春期其實是我們以往養育方式的一個收獲期。

青春期它不只是一個孤立的時期,它和學前期、學齡期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所以當青春期的問題爆發出來的時候,他其實只是告訴你以往有很多教養方式出現了問題,所以孩子的青春期就是我們以往教養方式的一個體現而已。
戴安娜曾經把家長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分為兩個維度,第一個是接受和拒絕,第二個是控制和容許,也就是說我們在情感上對于孩子是接納還是拒絕呢?按照戴安娜的這兩個維度,我們可以把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分為4種類型:權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和忽視型。
權威型的家庭當然是最好的家庭,我們希望這個家庭中家長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松緊有度,有適當的管理,也有適當的放松,這樣的孩子表現得更像是一個民主家庭出來的,他們對于事情有自己的見解,同時也有自己的任性,懂得退讓,但是如果是溺愛型家庭出來的孩子可能就恰恰相反,這種家庭往往對孩子無盡縱容,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會忽視別人的情感,行為表現得比較自私。那么在這個時候首先會出現問題的可能是孩子的人際關系。在專制型家庭中,家長包攬了孩子的所有大小事務,從孩子每天要喝多少水,穿什么樣的衣服,必須喝多少毫升的牛奶,家長都包辦,這樣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以后會顯得非常沒有主見,有的孩子甚至會說:“我不知道我今天應該吃什么,因為我的媽媽沒有告訴我?!?/p>
如果是忽視型家庭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呈現另外一種問題。忽視型家庭的家長往往不太重視孩子的感情,也不太重視跟孩子的交流,他們覺得只要給孩子一點飯吃,孩子能長大就可以了。他們不在乎與孩子的情感溝通。這樣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以后,可能會顯得比較冷漠。他們好像對周圍的一切都不是很在乎,他們對別人的情感也不是很在意,所以往往在人群中會顯得非常高冷,獨來獨往。
孩子在青春期的不同表現,我們大多都可以推測出來,也能看出孩子和父母互動的模式是什么樣的。很多孩子會告訴我一些對于父母的怨念。有的孩子跟我說:“我真的非常希望當我脆弱和哭泣的時候,我的媽媽不再是站在那告訴我一定要堅強,不要這么軟弱?!拔蚁M谟幸惶煳译y受的時候,我的媽媽可以給我一個擁抱,告訴我可以軟弱。”有的爸爸媽媽永遠都不認錯,不管發生了什么,他們都會告訴孩子:“都是你的錯?!逼鋵嵑⒆雍苈斆?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不是他的錯,這是家長的借口而已。但是孩子們多么希望有一天爸爸媽媽能夠跟他們說一句:“我錯了,孩子?!币灿械暮⒆訒f:“我特別不喜歡我的爸爸媽媽把氣都撒在我的身上,明明都是他們的錯,明明是他們的情緒出現了問題,但是最后好像是我帶來了所有人的不快樂?!边@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切身能感受到的。
更有的孩子說:“我希望在我遇到難題向我的父母求助的時候,我的父母能告訴我應當怎么去做,而不是只會說,你要獨立,你要勇敢,你需要自己去解決。我更希望我的父母是我的港灣,而不是當我遇到難題的時候,覺得父母沒有辦法靠得住,我始終是孤獨的?!边@些是我們的孩子在咨詢中對于父母的很多感受,他們會用一些方式把它給發泄出來。
我們看到叛逆的孩子,其實就是看到了我們自己,所以不要再把所有的錯都歸結于孩子,比如,“為什么你控制不住情緒,為什么你在學??偸歉鷦e人打架,為什么你總是要去破壞公物”……在我們問出這些問題時,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在家庭中是不是也經常情緒失控?我們給孩子做了什么樣的表率?當我們自己都沒有辦法去控制情緒和語言時,我們又如何要求孩子能夠自學成才,成為一個我們理想中優秀的孩子。
所以家長在青春期不要對孩子有那么多怨言,青春期其實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如果家長能夠利用青春期這面鏡子,反思到自己的過錯,在這個過程中及時去修補親子關系,對整個家庭都是巨大的幫助。陪伴孩子平穩地走過青春期,需要家長耐心自我反省,而不是僅僅通過一節課的時間,學習了一些知識,就妄圖讓孩子變成另外一個人,要知道所有家庭問題都來源于漫長的累積,解決問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王老師小貼士

王倩蕓,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安徽社會心理學會理事,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各位家長朋友,如果你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話,如果你也在為家里青春期的孩子頭疼,我們不妨先看看自己的養育方式有哪些不恰當的地方?我可不可以從我自身改起?父母給予什么樣的教育模式,對于孩子未來如何處理問題有著很大的影響。當家長從自身開始改變的時候,你一定會驚喜發現你的孩子也有了變化,這也實現了家庭中良性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