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三高級中學 王中秋 宋 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指出,人的創造力主要依靠發散思維,它是創造思維的主要成分。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視覺、形象思維的形成使用的是大腦的右半球,聽覺、抽象思維的形成使用的是大腦的左半球。在教學情境中,如果能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左、右大腦都能得到使用,將有利于學生的思維開發。
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在物理課堂上,我們利用常見的材料設計了一個“用最經濟的方法測量蠟燭密度”的實驗活動。
本活動適合11~14歲的青少年。
讓青少年嘗試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使青少年從小養成手腦并用的習慣。為學生提供探究式學習方式,使其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
參加活動的個人或小組需準備如表1的材料和工具。

表1 材料和工具
根據表1中列出的材料和工具,設計一個使用材料最少、最簡便的實驗方法,粗略測算蠟燭的密度。
要求:1.寫出所選材料的名稱;2.寫出實驗步驟;3.寫出實驗結果表達式。
活動過程如表2。

表2 活動過程
首先,本活動對實驗器材有限定,只有具備創新精神,打破思維定勢,才有可能發現好的方法。
其次,實驗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現和排除鍛煉了學生的探索、協作精神,真正將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