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杰


隨著人們保健、養生理念的逐漸提升,藥食同源的中醫藥具備綠色治療、安全性更高的先天優勢,尤其在國家陸續出臺的重點發展中醫藥的政策加持下,山東市場有了消費需求、有了人才儲備、有了先進城市的對標借鑒,相信山東中醫業的發展動力會十分強勁。
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創新發展的不斷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與引進力度的加大,各地從事中醫業的人才及典型人物不斷增多。去年,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了2020年山東名老中醫、名中醫藥專家和基層名中醫名單,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及重癥監護室主任姜榮欽位列其中。
自2014年被授予”山東基層名中醫”榮譽稱號以后,又被評為2020年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姜榮欽36年的行醫生涯中,獲得“青島市首批高層次優秀中西醫結合學科帶頭人““青島市中醫工作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稱號,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2篇,撰寫醫學專著2部。主持市級科研課題4項。
那么,在其36年的執業過程中,中醫業發展經過了怎樣的過程?人們對中醫的認知和理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青島乃至山東的中醫業發展在全國處于什么地位?與中醫業發達的城市相比,青島乃至山東還有哪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近日,記者對姜榮欽進行了采訪。
從“被遺忘”到“魅力綻放”
最初,姜榮欽在大學學習的是西醫,那也是“中醫不受重視”的年代,無論大人小孩,生病了就看西醫,輕者吃抗生素、重者打吊瓶,很少有人能夠想起“中醫”。那個年代,地方中醫院執行的大都是西醫療法,中醫服務或產品很少。在很多年輕人的印象中,中醫甚至和“民間偏方”混作一談,帶有“土郎中”的身份標簽。
“青島作為沿海開放城市,無論經濟發展還是開放程度都比較領先,西醫自然也比較發達,市民對西醫的認可度自然就很高。” 姜榮欽告訴記者:“那時候,省內周邊城市的一些患者,都是來青島進行治療,就是因為青島的西醫發展水平比較高。”
后來,隨著中醫藥的創新,人們對養生、保健的重視,中醫臨床效果的體現及文化自信的滲透,人們對中醫療法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剛開始是中老年人接受的多,現在年輕人也越來越認可中醫。尤其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可以說全程參與,并且體現出了優秀的治療效果,使得中醫的魅力迅速提升。” 姜榮欽說,當今,中醫治療、中醫保健不僅在國內被重視,在國外的認可度和覆蓋面也是快速提升。
中西醫結合診療急診重癥
姜榮欽1985年從青島大學醫學院畢業后從事內科臨床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西醫臨床經驗。1991年,他來到山東中醫藥大學接受為期兩年的“西學中”系統學習,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98年,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完成一年進修的姜榮欽開始擔任急診科主任,并致力于中西醫結合的急診內科治療。2006年,姜榮欽獲得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2010年,他前往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進修深造,帶回了先進的急診搶救和急診重癥監護技術,開始兼任急診重癥監護室主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醫只是“慢調理”,并不擅長急救。但姜榮欽在急診科的臨床急救中,堅持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高血壓病、脾胃肝膽病以及糖尿病性胃輕癱等疾病的治療取得了明顯療效,用實踐不斷改變著患者和家屬對中醫的誤解。如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黃金6小時內進行藥物溶栓的同時,姜榮欽結合運用活血化瘀、祛痰通絡中藥辨證治療,達到鞏固療效、防治再發目的,這一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開創了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且成功率達到100%的先例。
“另外,使用蟲類藥及‘風類藥,以其搜風通絡達到擴冠、解痙等作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能迅速改善臨床癥狀;通過辨證運用中藥調節心律,對心律失常,收到了滿意療效;對高血壓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突出。” 姜榮欽說:“近幾十年來,西醫急救技術快速發展,但中醫自古以來積累了豐富的急危重癥治療經驗,對中風、血癥、心痛、胃痛、厥脫、高熱等危急重癥,應用中醫藥手段急救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山東中醫業發展動力強勁
據姜榮欽介紹,山東中醫業的發展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像東北地區,是很多中醫藥材的產源地,中醫業發展較好;南方大多地區,湯食文化深厚,幾乎每餐必有湯,煲湯的很多食材都是中藥,使藥食同源的中醫藥市場發展很好;江浙一帶中醫業發展也不錯,名中醫比較多。相比較而言,包括山東在內的中原一帶的中醫業發展滯后一些。
山東目前中醫業發展的人才梯隊已經形成了,“師傅帶徒弟”的傳承氛圍越來越濃郁。像2016年,姜榮欽被聘為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項目指導老師,2名師承學員已于2019年順利出徒。“與西醫相比,中醫更注重‘師帶徒式的傳承,現在,無論相關制度的完善,還是引導、激勵政策的輔助,中醫人才的培養發展很快。” 姜榮欽說。
隨著人們保健、養生理念的逐漸提升,藥食同源的中醫藥具備綠色治療、安全性更高的先天優勢,尤其在國家陸續出臺的重點發展中醫藥的政策加持下,山東市場有了消費需求、有了人才儲備、有了先進城市的對標借鑒,相信山東中醫業的發展動力會十分強勁。
緊跟科技發展 規范全產業鏈
中醫業的創新發展中,往往少不了“中西結合”“西為中用”的理念,記者理解其中的“西”不僅是“西醫醫術”的層面,更多的是緊跟當代科技的理念。如中藥劑型的創新,中藥不再是以往的“煎”“煮”,口感差難以下咽,有中成藥、顆粒劑、片劑、氣霧劑等等,更好地適應快節奏生活中人們的服藥需求。像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創新研制的中藥劑型數十種,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
“另外,中醫藥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要加以規范,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姜榮欽介紹,源頭環節,藥農種藥時就要規范種植,無論品種、用藥、用肥等都要規范;藥劑生產環節,更要規劃和監管,避免藥品市場魚目混珠;到醫院執行環節,同樣要規范行醫……”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不論行業如何發展,做醫生,醫德是最重要的,一顆真心實意為患者著想的心就是一劑良藥。”姜榮欽的從醫初心,也正是中醫業快速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