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倚慰

乘著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東風,膠東五市正在積極謀劃構建“軌道上的膠東半島”。
鐵路的建設是時代發展的縮影。1904年,山東省歷史上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建成通車,帶動膠東實現了快速發展。1956年,藍煙鐵路通車,煙臺進入了“鐵路時代”;2016年,山東省第一條城際高速鐵路——青榮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青煙威地區的時空距離縮短至2小時以內,將膠東半島的城市拉進了全國高鐵“朋友圈”。2018年12月26日,濟青高鐵、青鹽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成為山東鐵路歷史上首次一年內同時開通的兩條鐵路。2020年11月26日,濰萊高鐵正式開通,結束了青島平度不通高鐵的歷史,打通了半島東部城市群與魯西地區的快捷通道,挺起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脊柱”。至此,“軌道上的膠東半島”城市群呼之欲出。
鐵路網格四通八達的背后,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縮影。中國鐵路的高速建設正在引領著中國各地區經濟的騰飛,為各地區的建設提供了強勁的基礎,弱化了地理條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縮小了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
膠東經濟圈既是山東和沿黃流域的龍頭,更是南北協調發展的重要支點,還是東聯日韓、西接亞歐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東方橋頭堡”。乘著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東風,膠東五市正在積極謀劃構建“軌道上的膠東半島”。利用既有鐵路資源開行市域(郊)列車,是方便群眾出行、擴大城市交通供給能力的有益探索,也是構建“軌道上的膠東半島”的重要舉措。按照規劃,到2022年,山東全省高鐵建成和在建里程將達到3900公里,運營里程2025年達到4400公里、2035年達到5700公里,山東將形成“1、2、3、12”的綜合交通圈,即通過高鐵覆蓋實現全省“1、2、3”小時通達的陸上交通圈,通過民航實現與世界12小時通達的空中交通圈,同時打造城市軌道交通,重點城市城區實現40分鐘群眾生活圈。屆時,“軌道上的膠東半島”將成為現實,青島也由傳統意義上鐵路末端城市成為我國沿海重要的鐵路樞紐中心城市。
青島到上海更“近”了
近年來,隨著調圖、新線開通等一系列舉措,青島正逐漸從交通樞紐的“末梢城市”扭轉為“門戶城市”。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調圖后,青島去往上海的動車經由青鹽鐵路、鹽通鐵路、滬蘇通鐵路直抵上海,最快運行時間4小時54分鐘,與經由膠濟通道、京滬高鐵去往上海的列車相比,運行時間縮短了1小時55分鐘,進一步提升了青島與上海地區的往來“親密度”。
青榮城鐵、濟青高鐵、濰萊高鐵的陸續建成通車,也加速擴容了青島的“朋友圈”。青榮城際鐵路被譽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黃金走廊”。它的建成,改寫了膠東地區的經濟版圖。有人用“引擎”來形容青榮城際鐵路,因為膠東半島將借勢從“沿海邊區”變成“門戶城市”,成為對接遼東半島和日韓國家的“橋頭堡”。青榮城際鐵路的全線開通,打通了山東半島東北部地區的交通瓶頸,實現了山東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快速通達,為沿線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公交化運行的青榮城鐵拉近了青島、煙臺、威海、榮成城市群間的時空距離,形成以青島為中心的“1小時交通圈”。
濟青高速鐵路的開通,對加快山東省基礎設施建設、溝通山東省與三大經濟帶、推進國家級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沿海鐵路通道的加快建設,青鹽鐵路將成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更好地連接“長三角”經濟帶、“珠三角”經濟帶以及渤海灣等沿海地區的鐵路運輸快捷通道,不僅讓沿線百姓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更將密切山東沿海與江淮及長三角地區之間的聯系,促進沿線港口城市經濟的發展。
濰萊高鐵通車后,將煙臺、威海通往省城濟南的路程扭“曲”為“直”,煙威地區的列車通過濰萊高鐵可直達濰坊、淄博、濟南等地,打通了半島東部城市群與魯西地區的快捷通道,成為膠東半島東部地區至內地的便捷的通道,實現濟南、煙臺“兩小時生活圈”。這對強化區域聯系、拉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動區域城市群形成、完善城市群產業合理分工和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布局“輸出通道”
對于軌道交通這條“黃金通道”,山東仍在布局。前不久,濟青高速鐵路有限公司連續下發三個公告,青島西至京滬高鐵二通道鐵路正式招標,這標志著青島西至京滬高鐵二通道鐵路工程正式啟動。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的第二縱,京滬高鐵二通道是京滬高鐵通道的組成部分,也是新區南北聯通的重要高鐵通道。建成后,通過京滬高鐵二通道,山東省半島經濟圈將與京津唐、長三角兩大經濟圈無縫連接。
此外,濰煙、萊榮高鐵也正式開工建設。濰煙高鐵、萊榮高鐵串聯煙威青濰坊4市16區,惠及沿線2800萬人口,設計時速均為350公里。所構筑起的環狀高鐵網,將整個膠東半島城市群載上了“高鐵軌道”,煙臺人可實現2小時赴濟、3個小時進京。
其中,濰煙高鐵是國家沿海高鐵和環渤海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滬高鐵二通道向山東半島的延伸,對優化京滬鐵路通道、暢通煙威兩地快速通達京津方向、促進環渤海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萊榮鐵路是山東省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膠東半島東南部沿海地區對外客運交流的主要通道,建成后將有效補齊膠東半島地區路網短板,對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是一體化發展的基礎。煙臺和青島將加快推進鐵路公路互聯互通,重點推進連接青島、煙臺和威海的萊榮高鐵項目,加快推動青島地鐵11號線延伸至萊陽和海陽、青島地鐵17號線延伸至萊陽、青島至萊州等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在青煙之間率先打造“軌道上的經濟圈”。
半島一體交通先行
青島區位連海帶路,“一帶一路”陸海統籌。2013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青島被確定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的“雙定位”城市。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海陸空鐵銜接更為順暢,青島加速邁向“一帶一路”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往日趨便捷。
膠東半島一直是黃河流域重要的開放門戶和陸海交通走廊。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5個山東半島沿海城市,地緣相接、人緣相親、經濟相融、文化相通,2020年初,被北方經濟第一大省山東規劃組建成“膠東經濟圈”。膠東經濟圈是山東三大經濟圈中經濟體量、開放程度和發展活力最好的經濟圈。這一區域內以青島市為龍頭,共有3200多萬人,創造了3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占山東省經濟總量超四成,占山東省對外貿易、利用外資超六成;同時,這一區域也是黃河流域最便捷出???,經濟總量占沿黃流域9省區的12.1%。
“膠東經濟圈”想要在全國一眾競爭者中順利“出道”,還是需要交通先行。為構建“軌道上的膠東半島”,日前,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山東高速鐵路建設管理模式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方案》,青島市的試點任務是會同山東鐵投集團、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及煙臺、威海、濰坊、日照市,深入研究利用既有鐵路網絡,積極探索開行膠東經濟圈城際列車和市域(郊)列車,為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山東省控股鐵路運營轉換提供經驗借鑒。下一步,青島市將聯合煙臺、威海、濰坊、日照市利用青鹽鐵路、濟青高鐵、青榮城際鐵路、濰萊高鐵、膠濟客專等鐵路線網,積極探索開行膠東經濟圈城際列車,方便膠東半島旅客出行。
在全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中,珠三角引領了珠江流域的開放發展,長三角引領了長江流域的開放發展。
膠東五市將從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出發,率先開展交通一體化方案研究。方案充分借鑒了長三角、京津冀等先進城市群的發展經驗,力爭形成以青島為核心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按照規劃,在膠東經濟圈內,將打造高速鐵路“半島環”和高等級公路“一張網”,打造膠東“一小時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