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偉


2015年,在全省老區烈士后裔助學工作二十周年之時,我們進行了首次總結表彰。轉眼五年過去,我們高興地看到,過去五年全省各級老促會在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戮力同心,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扎實進取地工作,使全省老區烈士后裔助學工作又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今天的二十五周年總結表彰再添上亮麗一筆。
● 二十五年烈士后裔助學矢志不渝、成績喜人
懷揣共產黨人的初心,為老區烈士后裔助學送去一片愛心。這項工作的雛形和起源在原中央蘇區梅州。省老促會及時總結借鑒這一好經驗,于1995年在全省老區開啟烈士后裔助學。25年來,在省老促會羅天、林若、陳開枝三任會長的領導下,全省老促會系統上下目標一致,用心做好這件告慰英靈、造福老區、惠及后人的事,用心做成了最能體現老促會宗旨和特點的工作之一,做成了共產黨的良心工程,老區群眾的民心工程,烈士后裔的暖心工程。
傾力助學促就業,為老區群眾脫貧奔康做出了貢獻。25年來,全省共資助烈士后裔42283人次,受資助烈士后裔完成中專、中技、大專以上學業,實現就業的達90%左右,起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效果。特別是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后,我們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部署,加大烈士后裔助學工作力度,逐年提高資助標準,立足精準助學,一個不少。
攻堅克難廣籌資,為助學工作長期穩定開展提供了支撐。根據省老促會安排,省老區建設基金會具體組織開展助學工作,負責籌集資金撥款,帶動各級老促會配套資金。25年來,我們一方面設法讓基金增值,另一方面為籌措助學金四處奔走、廣作宣傳,找企業贊助、發動愛心人士捐款,還多次跑民政廳、扶貧辦(老區辦)尋求支持。2017年,我們組織“反哺老區·助學圓夢”大型書畫義賣活動,省老促會副會長、愛心人士劉基青牽頭發動省內外87名知名書畫家捐贈了價值將近1200萬元的書畫,省老促會會長陳開枝、副會長劉文炎帶頭聯系企業家和愛心人士認購,汕頭、河源等許多市縣老促會也積極參與,所籌資金全部用于資助老區烈士后裔及貧困學生讀書。據不完全統計,25年全省各級老促會共籌集烈士后裔助學金7513萬元。堅持多形式多渠道籌資,為烈士后裔助學長期穩步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各地市烈士后裔助學金來源已相對穩定,籌資形成常態。
傳承了紅色基因,為弘揚革命優良傳統營造了良好氛圍。25年來,各地老促會堅持在每年發放烈士后裔助學金時,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或組織烈士后裔及其家人到革命紀念地緬懷先烈,或舉行助學金發放儀式,或召開座談會,請當地黨政領導、政府有關部門參加,并通過新聞媒體宣傳,不僅增強了烈士后裔的光榮感、使命感,立志傳承先烈精神,勤奮學習,立志報國,同時對廣大老區群眾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 二十五年烈士后裔助學工作經驗豐富,體會深刻
二十五年來,全省各級老促會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創造了許多經驗,也有很多體會,最主要有以下四條:
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重視支持,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是做好烈士后裔助學工作的重要前提。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把老區建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級老促會更加積極主動向黨委政府匯報工作,積極宣傳全國全省老區形勢和其他地市的好經驗,宣傳烈士后裔助學對支持老區脫貧攻堅的意義,同時邀請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參加烈士后裔助學的一些活動,讓他們了解情況,感受氛圍。
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參與,是烈士后裔助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5年來,在各級老促會的宣傳發動下,有很多熱愛老區,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和愛心人士參與到老區教育扶貧行列。他們或捐資辦學、或獎學助學,慷慨解囊,書寫大愛。海豐縣仁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介仁,20多年來共扶助革命老區貧困高中學生完成學業5000余人,其中烈士后裔貧困學生1200多人,為海陸豐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廣東省橋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橋頓連續26年資助烈士后裔貧困學生、殘疾學生和失學兒童100多人,傳為佳話。還有廣東雅麗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廣東博宇集團有限公司,雷州市顯春學校,東源縣霸王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日楊,香港上市公司利信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強,廣東南國美術館館長、饒平商會會長劉基青等一批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多年來情系老區,熱心助學,成為烈士后裔助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一大批有老區情懷,有敬業奉獻精神的老促會人,是做好烈士后裔助學工作的重要支撐。全省各級老促會匯聚了一大批熱愛老區,執著追求,不計名利得失,樂此不疲為老區建設發展服務的老同志,他們在工作中用情用功用力,盡職盡責盡心,25年持之以恒向烈士后裔家庭及貧困學子傳遞黨和政府、社會的關愛,為他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藍天。茂名市老促會副會長盧忠仁10年來懷著深厚的思想感情做烈士后裔助學工作,以謙卑奉獻的心態去籌措資金,以嚴深細實的工作作風抓好基礎管理。25年來,大批的老促會人懷著對革命老區這片紅色土地的熱愛,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辛勤耕耘在助學扶貧的路上,為老促會增添了光彩。
建立并嚴格執行科學管理制度,是烈士后裔助學工作長期有效開展的重要保證。各地市老促會在25年的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總結了很多的好做法、好經驗。2011年,我們推廣了清遠市老促會建立工作長效機制,保證助學資金來源長期穩定的經驗,2015年又總結推廣了清城區老促會建立“一卡八冊”,加強烈士后裔檔案管理的做法;推廣了茂名市老促會關于在工作中要堅持早、嚴、細、實的經驗。10年來,各級老促會根據情況的變化,結合實際,不斷健全完善各項制度,使全省烈士后裔助學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有效性不斷提高。
● 創新務實,再展新作為,再做新貢獻
2021年,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開展烈士后裔助學也要以新的姿態,新的思維,打開新局面,展示新作為。
站位要更高,認識要更深。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站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開展烈士后裔助學是老促會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體現,是老區教育扶貧的有益補充,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老區精神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一件功德無量萬人稱頌的好事實事。
內容要創新,工作要更實。今后要特別關注脫貧返貧烈士后裔,關注那些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的困難烈士后裔和老區青年,為他們繼續學習,實現就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力度要更大,效果要更好。在宣傳上加大力度,廣泛宣傳烈士后裔助學的意義、取得的成效;在教育上加大力度,在助學中進一步加強對烈士后裔、老區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在籌措資金上加大力度,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各方面的支持,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
回顧25周年烈士后裔助學的歷程,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信心滿懷。我們相信,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在各級老促會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烈士后裔助學工作將在老區建設發展的新時期再創新佳績,再展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