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僅2020年,約有1.6億臺家電產品達到了安全使用年限。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即將迎來家電產品報廢的高峰期。家電換新為何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當前中國家電回收渠道還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你知道嗎?你家的電器可能已經過期了。
數據顯示,我國家電保有量已超21億臺,家電行業逐漸進入存量市場。與之相對應的是家電報廢高峰期降臨,僅2020年,約有1.6億臺家電產品達到了安全使用年限。
這1.6億臺“過期家電”,應該怎么辦?
我國即將迎來新一輪家電報廢高峰期
中國是全球家電制造和消費大國。2009年前后,受“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刺激性政策的影響,中國家電市場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相當部分家庭正在使用的家電產品,是在2009至2011年間——也就是我國實施以舊換新政策時購置的。根據家電產品的安全使用壽命,這部分家電即將、或者已經進入了替換更新期。因此,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即將迎來家電產品報廢的高峰期。
按照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推算,僅2020年,約有1.6億臺家電產品達到了安全使用年限,預計今年報廢家電將達1.37億臺。在報廢家電產品中,排名前列的是手機、電視、打印機、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腦。
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無論是回收數量還是重量,都已經達到了2011年的同等水平,也就是上一輪由國家主導推行“以舊換新”之后帶來的家電報廢高峰數值。從2017年起,這兩個數字還在增長,說明新一輪家電報廢的總量更大,給回收換新帶來的壓力也更大。
“家電超期”多重隱患不容忽視
為什么要重視家電換新?
“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許多消費者在家用電器消費方面抱著陳舊的消費觀念。實際上,家電超期服役會產生諸多問題。
安全隱患? 由于一些家電部件老化和銹蝕,超期家電就會“帶病”“負傷”服役,從而增加漏電、燃燒甚至爆炸的危險。
健康危害? 鉛、汞、氟是許多家電的必需材料,超期服役的家電很有可能使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外泄,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耗能大、污染高? 調查顯示,“超齡”家電耗電、耗氣比節能產品高出30%至40%。同時,廢舊家電兼具資源性和污染性雙重屬性,有的含有色金屬、橡膠,有的含有金、銀等貴金屬,有的存在鉛、汞等有毒有害物質。如果處理得當,它們就是可利用的資源;處理不當,將會威脅自然生態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維修成本高? 由于家電的部件都有不同的使用期限,所以超期服役家電“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修了還在修”的狀況非常普遍,在無形中為消費者增添了時間和使用成本。
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即將開啟
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即將開啟,各方都在拭目以待。除了刺激消費、助力國內新一輪消費升級之外,對于各方共同構建智能高效、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型綠色循環經濟,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問題。
首先,從眾多家電企業和渠道商反饋可知,目前家電市場以舊換新的障礙,主要是缺乏統一的、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企業自發行動可動用資源有限,覆蓋面窄、效率低、聲量小。此外,由于各地財政實力不同,補貼力度不同,各企業必須制定區別性策略,較為牽涉精力。
其次,從回收主體來看,目前個體回收商販仍掌握著家電回收市場的主動權。“游擊隊”回收廢舊家電,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作為二手家電流入二手交易市場,二是被非規范拆解,留下可用零部件,其他流入垃圾處理場。
針對以“游擊隊”為主的家電回收渠道,有專家表示擔憂。據統計,目前正規拆解企業,每年拆解舊家電的總量大概在8000萬臺左右,約有一半以上的廢舊家電大概率流向非法拆解渠道。這些非法拆解主體,一般只收有用的材料,不考慮環保問題,把有害物質直接丟棄、焚燒、掩埋,會對自然環境和拆解人員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可見,面對上述這些問題,只有將國家頂層設計、市場資源配置和頭部企業引領結合起來,才能共同奏響本輪家電以舊換新的主旋律。
我們期待,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通過上游制造廠商、中游零售企業、下游回收處理廠家的協同發力,能夠共同促進新一輪家電消費升級,共創家電業綠色循環經濟體系。
(《工人日報》2021.3.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