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譽為“現代斯巴達”的達吉斯坦,是培養格斗戰士的最佳訓練營。9歲時,“小鷹”就在父親的要求下與棕熊搏斗。唯一的“安全措施”是父親在棕熊的脖子上拴好繩子,必要時可以遏制棕熊的撲殺……
被譽為“現代斯巴達”的達吉斯坦,是培養格斗戰士的最佳訓練營。在這里,兒童在可以站起來走路的年紀,就可能被家人送到格斗學校學習摔跤。在10歲左右,他們去各個拳館參加選拔,繼續練習綜合格斗。每天早上7點開始訓練到夜里,全年無休。吃飯、睡覺、做禮拜是孩子們除格斗之外能做的事。成為冠軍、奪得榮譽、改變命運,是他們的夢想。
崇尚勇武刻在了達吉斯坦人的基因里
達吉斯坦的全稱是達吉斯坦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主體之一,位于北高加索山區。這里是俄羅斯最早信仰伊斯蘭教的一塊區域,但這也成了導火索,為達吉斯坦帶來了綿延幾個世紀的戰火。
在此期間,當地人不斷強健體魄、努力習武,在沖突的風浪中握緊生存的繩索。
“如果不能變得更強,就沒有以后了。”這是彼時懸在高加索山民頭頂的警鐘。達吉斯坦男性的傳統服飾讓人們方便佩帶長匕首。平日里,男性也會不時進行搏斗訓練。在托爾斯泰等文人的作品中,我們也常常見到驍勇善戰的山民形象。可以說,崇尚勇武刻在了達吉斯坦人的基因里。
近代以來,俄羅斯開始大力發展體育。桑搏融合了日本柔道、俄羅斯傳統武術,成為備受關注的全民運動,被普京盛贊為“對完美、沉著、靈敏、勇氣以及預判的歷練”。
對于土地貧瘠、經濟發展受限的達吉斯坦而言,專于發展格斗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們既有基因中的強健,也愿付出足夠的時間訓練自己成為一把鋒利的兵器,摘得榮譽和勝利。于是,不少達吉斯坦人開始登上全新的舞臺。
9歲時便與棕熊搏斗
如今,許多達吉斯坦的拳館里,都會掛上綽號“小鷹”的俄羅斯拳王哈比布·努爾馬戈妙多夫的大幅照片,照片中的“小鷹”驍勇健壯、眼神堅定,是無數達吉斯坦孩子夢想成為的樣子。
為什么哈比布的綽號叫“小鷹”?這源于他出道時的代號“The Eagle”——一架美國戰機的名字。同這架戰機一樣,“小鷹”曾在10秒內打出12拳,也曾創下單場抱摔對手最多次的紀錄。那些被“小鷹”嫻熟的技巧和強大的氣場壓制住的對手,仿佛在面對強悍的戰機過境,只能認輸。
“小鷹”強悍的實力來自于父親“老鷹”對他的訓練與教育。有人說,“老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訓練戰士。“老鷹”在達吉斯坦當地頗有名望,自幼練習摔跤。從軍后,他又練習桑搏、柔道等格斗競技項目,獲得過勛章,也得到過諸多嘉獎。退役后,“老鷹”做了格斗教練,訓練達吉斯坦的孩子們學習格斗。在當地人眼中,他是一名“真正的武術大師”。
出生于這樣的格斗世家,“小鷹”的童年便在訓練中度過。5歲開始,他便接觸摔跤、桑搏、綜合格斗等。9歲時,“小鷹”就在父親的要求下與棕熊搏斗。唯一的“安全措施”是“老鷹”在棕熊的脖子上拴好繩子,必要時可以遏制棕熊的撲殺。但“小鷹”仍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讓自己從熊掌之下全身而退。對“小鷹”來說,正是這樣殘酷的訓練,才讓他擁有了其他對手所無法企及的強悍摔跤能力和地面纏斗能力。
除此之外,“老鷹”還教育“小鷹”要尊重對手。在“老鷹”看來,這是比獲得冠軍更重要的事。
無數的“雛鷹”正在努力練習“飛翔”
去年10月25日,在第254期UFC(終極格斗冠軍賽)上,“小鷹”在第二回合以“三角絞”降服了美國著名拳手“平頭哥”蓋奇,蟬聯UFC世界金腰帶,拿下了職業生涯的第29勝。手握勝利與榮耀,“小鷹”卻在賽后痛哭,宣布了退出UFC的決定。原因是他的父親因罹患新冠肺炎去世。“沒有父親的陪伴,我不想再打了。”
在宣布退役后,“小鷹”開始追尋自己的其他人生夢想。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
一代格斗之王的故事似乎就要落下帷幕,但在達吉斯坦的土地上,無數的“雛鷹”正在努力練習“飛翔”。也許,是否成王需要實力,也需要時代與運氣的加持。但成為一名勇敢的戰士、擁有一個不屈的靈魂,或許是達吉斯坦這片土地能夠賦予每個人的力量。? (《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