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教育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心靈的藝術。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名班主任,我深刻感受到用心關愛學生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用智慧去引導學生,用真心去關愛學生,才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助力學生茁壯成長。
我第一年當班主任的時候,我班有個學生叫小杰。第一次上數學課,他就讓全班同學都對他印象深刻。他長得帥氣,活潑開朗,課堂上發言非常積極,老師提出的問題都能快速回答出來,是一個帥氣可愛,聰明伶俐的男孩子。同學們都對他也另眼相看,我也認為他是一個可塑之才。可是之后我發現他幾乎不做家庭作業,即使做了作業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上別的科目的課都會有任課老師或者是學生向我來告狀,說他課堂上特別活躍,總是違反課堂紀律,跟旁邊的同學講小話,甚至頂撞老師。在下課期間他喜歡講臟話,跟別的同學容易產生沖突,甚至一有問題就用打架來處理,所以班上的同學都漸漸遠離他了。我發現他的理解能力非常強,對數學很感興趣,但是對于別的科目都不感興趣,在行為規范和禮儀方面也特別不注意。于是我找他談話,不是用命令的口吻要求他遵守學校的校規校紀,而是首先關心他,用溫柔細語站在他的角度來跟他談心。漸漸地,他開始對我敞開心扉。我幫助他一起分析了問題,告訴他學習的重要性,我鼓勵小杰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分析自身的不足,并且讓小杰找他的父母談談心,告訴他們自己的想法。接著,我又利用課余時間,親自去小杰家了解情況,找到小杰的父母談心,并且多次進行家訪,說服他的父母多花一些時間來關心孩子。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用愛心去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了一個學習成績好、責任心很強、并且耐心細致、樂于助人的同學成為他的同桌,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在同學的幫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小杰無論是在課堂紀律上,道德行為規范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小杰的改變,對我來說,觸動很大。我深刻體會到用愛心去感化學生,感染學生,他們才能更健康、更茁壯地成長。我明白了教師這個職業的深層含義,愛是教育的源泉,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老師想要了解學生的想法,學生的煩惱,就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去關心他們,呵護他們,多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這樣學生才會與老師的心緊緊聯系在一起。
而要想走進學生的心靈,首先就要加強與孩子家庭的聯系,說服他的父母要肩負起家長的責任,父母要以身作則,起好模范作用,讓他們能夠擺脫家庭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心理困擾。
其次,我們要學會放下老師的架子,站在平等的關系上,與學生做朋友,尊重每一位學生。老師要用愛來教育學生,學生才會從內心深處接受老師。
再次,我們要學會用同學之間的友情去感化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更容易相互理解,相互溝通,建立起友誼的橋梁,通過同學的感染,幫助和教育,更能促進學生的進步。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我們給予他們無限的關懷和愛,這種深厚的愛能夠挖掘出學生心靈深處的自我教育潛力,自我學習能力,創造出良好的師生關系。用真心去關愛學生,才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助力學生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