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元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師要通過創新物理實驗教學、精心設計物理問題、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加強課堂教學互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長遠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實驗教學;物理問題;探究方法;教學互動;科學態度
中圖分類號:G421;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2-0058-02
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研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不僅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物理觀念。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體現課程意義的根本。采取哪些有效方法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是當前物理教師應該研究的重點。本文就以此為出發點進行探討。
一、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著力點
核心素養一經提出就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重視,同時也被納入新課程改革內容。培養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第一,除了日常基礎知識教學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物理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物理現象探究其本質,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科學的探究精神。第二,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根本,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第三,強化學生的交流能力,讓學生在深入學習中展開探究,在小組交流和討論中提高能力。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與教師、同學和文本的交流中開拓思維,提升學習效率,還能喚醒學生強烈的表現欲望。
二、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創新物理實驗教學
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是物理學科的基本特征。教師通過創新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開展實驗教學。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將基本步驟和物理原理等信息告知學生后,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猜想,并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自主操作和探究。然后,可以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交流,并做出合理的評判。這樣的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比如,教學“曲線運動”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運動員扔鏈球的視頻,并提出幾個問題:鏈球出手前做什么運動?依靠什么飛出去?飛出去的速度和方向有哪些特點?在學生對曲線運動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為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從課堂演示轉移到實驗室實驗,旨在使學生通過自主實驗和探究來研究物體做曲線運動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立足實驗要求,自選實驗器材,自行設計方案,并對實驗結論加以說明。之后,教師還可以在明確學生情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深入分析。教師創新物理實驗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2.精心設計物理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提問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對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散學生思維,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將問題設在最關鍵的環節,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實現通過物理教學來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比如,講解“摩擦力”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泥鰍、水槽、水桶、毛巾、木屑等物品,在課堂上請兩位同學上臺玩捉泥鰍比賽,并以歌曲《捉泥鰍》為背景音樂,比一比在規定時間內誰捉的泥鰍最多。比賽結果出來后,教師將木屑倒入水槽之中,讓捉得少的同學重新捉一次,并對比兩次的差距。這時,教師提問:為什么兩次結果不一樣呢?這是什么原理?學生:摩擦力的原理。教師:很棒,泥鰍沾滿木屑所以變得粗糙,更容易捕捉。生活中有很多關于摩擦力的知識和現象,誰能說一說呢?學生:溜冰鞋能夠減少鞋與地面的摩擦。教師:沒錯,溜冰鞋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它可以讓我們滑得更順暢。隨之,教師就可以正式開始“摩擦力”知識的教學。
3.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
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能夠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要重視物理知識的教學,更要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讓學生掌握有效的探究方法。物理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呈現物理原理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探究其本質。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創新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通過有效的方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內容和過程的關系,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同時,掌握科學的方法,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交流和探究,并給足他們時間和空間進行反思與分析,讓他們借助物理模型驗證所學知識。例如,講解“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時,考慮到加速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為學生播放汽車、飛機和摩托車的運動情況及速度變化情況,以加深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學生將視頻學習法作為一種學習方法,有利于其在日后解題過程中運用圖像來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更深入地研究物理本質。學生只有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才能實現個性化思維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
4.加強課堂教學互動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教學互動,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產生更多的想法,更好地發散思維。比如,教學“力的合成”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一張多條狗拉爬犁和一只馬拉爬犁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分析其蘊含的物理問題,并共同討論“如何求合力”,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物理現象下探尋問題,鼓勵學生交換意見,通過交流互動進行思維的碰撞,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5.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是每位教師的基本職責。物理學科的特性要求物理教學必須嚴謹,教師應通過具體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物理這門學科的科學性、嚴謹性。比如,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實驗中的具體細節,無論是器材的準備,還是具體的實驗步驟,都要有明確的要求,并讓學生嚴格遵守要求。這樣,學生才能逐漸培養科學的實驗態度和嚴謹的實驗精神,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高中物理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還能充分發揮物理學科的育人價值,將新課改教學理念落到實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新物理實驗教學、精心設計物理問題、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加強課堂教學互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廣大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要立足當下,積極創新和變革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千斌.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物理教師,2020(01).
[2]白景艷.基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探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12).
[3]孫闖.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4]李琬瑩.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及培養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17.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Sun Quanyuan
(No.7 Middle School of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reform,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n teach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should innovate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carefully design physics problems,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scientific inquiry methods, strengthen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action,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other aspec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hysics core competence,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core competenc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hysical problems; inquiry methods; teaching interaction; scientific attit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