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中學開展拳擊運動課程,可以增強學生的力量、靈敏性、反應能力等素質,培養頑強拼搏、勇敢堅毅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一、基本姿勢躲避障礙
練習目的:幫助學生找到平穩的重心位置(兩腿之間),使手臂、拳頭、身體和頭部形成自然的保護屏障,身體處于最有利于攻守的姿勢,為其他技術運用做好前提保障。
練習方法:原地躲避障礙。4名學生1組,2人持繩2人練習。練習者面對面,間隔2~3拳的距離,以拳擊基本姿勢準備,即低頭收下頜,前額朝向對方,雙目注視對方眼睛,左臂在前、右臂在后(以左勢為例);左拳略高于肩防護左面頰,左肘彎曲大于90°,自然下垂防護左側;右拳置于肩前防護右面頰,右肘屈小于90°,自然下垂防護右側;重心在雙腿之間,雙腿開立,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雙腳不在一條直線上,重心的地面投影點與雙腳站位形成三角形。
持繩學生面對練習者站在其兩端,舉起跳繩并使跳繩繃直,繩子高度處于練習者下頜處。練習開始后,持繩學生左右移動跳繩,當繩子靠近練習者時,練習者保持基本姿勢并原地下蹲躲避跳繩,下蹲時保持全身穩定,頭部、上身動作不變,繩子離開時快速還原基本姿勢,反復練習8~10次后交換,根據掌握情況練習2~3組(圖1-1)。
拓展練習1:左右通過障礙。在上述練習方法的基礎上,持繩者繃直繩子不動,練習者通過左右移動及下蹲通過障礙。通過障礙時上身動作保持不變形,通過障礙后迅速還原基本姿勢,身體平衡、重心平穩,反復練習8~10次后交換,根據掌握情況每人練習2~3組(圖1-2)。
拓展練習2:前后通過障礙。在上述練習方法的基礎上,練習者左右約一臂間距面向跳繩,通過前后移動躲避障礙。通過障礙時保持上身動作不變,通過障礙后迅速還原基本姿勢,身體平衡、重心平穩,反復練習8~10次后交換,根據掌握情況練習2~3組(圖1-3)。
注意事項:提醒練習者之間保持距離,保證移動過程中前手無觸碰。練習過程中繩子要保持繃直的狀態,持繩學生要觀察練習者的動作,及時提醒其低頭收下頜、右手貼住下頜、膝蓋微微彎曲等。
二、基本步法“與繩作戰”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協調性、平衡性,提高腳踝力量和腿部力量,培養距離感和反擊意識,克服膽怯心理。為練習進攻、防守與反擊技術奠定基礎。
練習方法1:滑步自查。將跳繩在地上擺出倒“L”型,練習者基本姿勢進行滑步練習,保持左右腳分別在跳繩兩側,利用豎著的繩子進行前后滑步,橫著的繩子進行左右滑步,在練習過程中逐漸加快速度。滑步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基本姿勢和自體平衡,移動前與移動后雙腳之間的距離不變。前后滑步時,如果踩到橫放的跳繩,說明雙腳左右之間的距離太近,身體不穩定;左右滑步時,如果踩到豎放的跳繩,說明雙腳前后距離太近,步幅不穩定。如果通過跳繩自查出上述問題,則需要及時調整雙腳的位置,形成穩定的基本姿勢(圖2-1、圖2-2)??梢韵葐稳司毩?,熟練后2人1組面對面練習,以便增添樂趣,自查互查,及時提醒(圖2-3)。
注意事項:練習時注意上身動作不變形,盡量做到速度快、移動平穩、重心起伏小。
練習方法2:極速挑戰。2名學生1組,面對面站立,1人將跳繩折疊2次后將手柄和一部分跳繩抓在手中,手臂向前伸直順時針轉動跳繩,確保跳繩轉動過程中不會打到自己。練習者持基本姿勢觀察跳繩,當跳繩遠離自己時,滑步靠近持繩者,當跳繩靠近自己時,滑步撤出。逐漸加快轉繩速度,反復練習10~15次交換,根據掌握情況每人練習2~3組(圖2-4)。
注意事項:持繩者要先調整好繩子長度(手臂伸直轉動跳繩過程中不會打到自己),挑戰者與持繩者的距離不要太遠(未練習時繩子轉動不碰到挑戰者即可)。
三、“拳手跳繩”發展體能
練習目的:鍛煉全身的協調性、靈活性,提高手腳配合及步法移動能力,發展手臂肌肉耐力和下肢肌肉耐力,提升體能,增強心肺功能。
練習方法:拳擊移動跳。以拳擊基本姿勢進行跳繩,跳繩時進行前后、左右移動,與滑步不同的是,移動時雙腳同時跳起,同時落地。熟練后可進行拳擊移動跳1min+放松跳20s(雙腳交替慢速跳)的組合練習,重復3次為1組,做2~3組(圖3)。
注意事項:練習時提醒學生保持身體重心始終在雙腿之間,以免造成重心不穩。移動時按滑步要求,用前腳掌蹬地推動身體向前后、左右移動。放松跳時不追求速度,以放松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