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輝錦

王與雄在結對戶巴桑老人家里與老人親切交談

王與雄與學生們在一起
2017 年5 月,作為湖北省首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湖北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王與雄赴藏擔任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長;2019 年8 月,接續援藏擔任山南市東輝中學校長。在藏工作的4 年里,他牢記援藏使命,立足山南教育實際,強化學校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育行風,立足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在受援地教育系統贏得良好口碑,充分展示了湖北教育援藏人才風采,先后被受援地評選為“優秀援藏干部人才”“優秀共產黨員”;在湖北省組織的年度考核中,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等次”。他帶領的兩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團隊均榮獲“山南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受援學校也榮獲“山南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學校”稱號。
2017 年5 月,由湖北省教育廳選派,王與雄成為首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干部,在山南市擔任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長。
初上高原,王與雄一邊努力克服高原反應給身體帶來的不適,一邊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工作中。援藏教師與當地教師之間缺乏互信,援藏老師人心不穩,教學工作沒有步入正軌……一個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并不比克服高原反應輕松。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深入援藏教師與當地教師中間展開調研,分析問題成因,使學校教學工作很快步入正軌。
如何為西藏培養一支“永遠帶不走的優秀教育專業人才隊伍”,成了王與雄最關注的問題。經過一年多的援藏實踐,同時借鑒內地經驗,充分發揮援藏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他確定從“融合力、研究力、管理力、指導力、示范力、服務力”等6 個方面提升教育援藏能力,先后組織制定和完善了《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高考備考工作小組“蹲組包班”工作方案》《山南市東輝中學“一考三評”實施方案》《山南市東輝中學教職工考勤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及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到以制度求規范,以規范促管理;在校領導層進一步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實施目標考核,構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作的規范管理格局。
作為一名援藏校長,王與雄時刻把民族團結穩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民族政策教育融入到師生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倡議成立了“學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抓工作落實。制定目標責任制,明確具體工作責任,形成了全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層層有人抓,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格局,構筑起民族團結教育的全覆蓋體系。
根據受援學校和師生實際,積極與宣傳部門聯系,在各級媒體定期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用人物專訪、系列報道等形式,介紹學校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情況,極大地調動了受援地師生參與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熱情。組織專班挖掘援藏教師與本地教師及學生間的感人事跡,配合主流媒體攝制專題片《守護》在西藏衛視播出。致使湖北省派出的兩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團隊均榮獲“山南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受援學校也榮獲“山南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學校”榮譽稱號。
無論是在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還是東輝中學,王與雄都把規劃學校的長遠發展放在首位,用足政策筑基,凝聚師生合力,借助內地先進經驗,為所在學校鑄跑道、定航向、畫藍圖,促學校高質量發展。
他積極主動聯系山南市發改委等部門單位,制訂《山南市發改委聯系指導東輝中學共建工作方案》,探討“傳承紅色基因,爭當時代好少年”校園紅色文化教育示范校打造工作。精心謀劃受援學校遠景,繪制學校發展藍圖,學校生源質量持續向好,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極大改善了受援地辦學條件。
在東輝中學,他帶領援藏團隊深入調研學校情況,豐富教育理念和資源,開展“我為東輝發展獻計策”活動,在充分聽取廣大師生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形成了東輝中學三年發展規劃,積極創辦“規范加特色”學校,培養“全面加特長”人才。著力把學校建成教育觀念科學化、教育管理規范化、教育條件現代化、教育環境優美化、教育隊伍專業化、教育質量優質化的西藏自治區標準化優質初級中學,培育一流英才,打造山南名校,努力實現“打造精品學校,爭創西藏一流”辦學目標。
2020 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在全體東輝中學教職員工的努力下,東輝中學2020 年中考取得驕人成績,各項教學指標均創造了該校歷史最佳紀錄,領跑山南市所轄12 個縣區15 所初中學校。

王與雄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給畢業班學生上數學課

疫情防控期間,王與雄參加“吳天祥小組志愿者”,為社區居民服務

王與雄赴武漢西藏中學看望慰問東輝中學畢業生
培訓援藏教師,為援藏教師提供智力支持。積極挖掘內地教育資源,先后聯絡完成湖北大學附屬中學7 名骨干教師和1 名校級領導“線上送教”山南培訓、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線公益培訓”、湖北省教育學會“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公益行動”等工作。
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提升藏族老師基本功。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教研講座、課堂教學和“結對幫扶”等活動,達成了援藏教師和在藏教師融合發展目標。明確辦學理念,創新民族團結教育形式。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民族團結教育長遠化。組織援藏教師每月主講示范課和專題講座。開設“東輝講壇”,邀請鄂藏兩地教育教學專家有效開展校本培訓。
利用各種平臺和渠道,豐富援藏教育資源和理念。委托內地學校,全方位加強學科基地建設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在師訓基地學校、專家送教進藏、課程資源共享、聯合科研項目、遠程互動平臺等方面加強對接。積極推動湖北大學附屬中學、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武漢大學附屬中學三所內地省部屬高校附中與山南市東輝中學的結對“百校手拉手”活動,并出臺結對活動實施方案。2020 年5 月,聯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志愿者,通過網絡開展“空中課堂”組織一對一輔導,先后有103 名學生受益;積極向母校湖北大學匯報,促成湖北大學選派12 名研究生志愿者進藏實習,助力山南教育提升;協調武漢大學附屬中學完成69 萬元資金援助規劃。
2020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荊楚,并迅速蔓延到全國。正在武漢休假的王與雄雖戰斗在武漢抗疫一線,心卻始終牽系著雪域高原的師生們。作為受援學校“防疫”第一責任人,他堅持高標準站位,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落實,第一時間響應西藏自治區教育廳號召,迅速投身學校防疫一線,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開展各項專項工作;組織制定《山南市東輝中學疫情應急處置預案》,建立學校疫情防控突發事件報告、學生健康管理、環境衛生檢查通報等六項制度;在校內設置相對獨立的隔離觀察和管理場所,新修建三處洗手池,安裝兩臺自動體溫檢測儀,千方百計為學校配備洗手液、體溫計、消毒液、應急藥品、器械、口罩、手套等各類防護物資。
始終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師生健康監測制度,全覆蓋、無遺漏、精準摸清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并建立臺賬,執行“日報告”制度。特別關注滯留內地師生和援藏教師思想、健康和心理狀況,經常通過短信、微信、電話等方式問候溝通。
作為援藏教師領隊,他充分調動援藏教師工作積極性,指定專班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網絡課程等形式,對師生員工和家長進行防疫知識宣傳教育。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教學工作的影響,落實上級“停課不停學”號召,他提前謀劃,指導制定《山南市東輝中學在線教學實施方案》。為解決當地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較弱、網絡資源教學不足等問題,他組織援藏教師培訓全體在藏教師,共享內地學校網課資源,組織全體教師線上參與武漢市武昌區教育局“德育大講堂”等專題講座。
2020 年5 月,與王與雄并肩戰斗三年的援藏老師們帶著累累碩果相繼離開西藏山南,但他留下了,加入新一輪援藏教師隊伍。
援藏三年,王與雄說自己對家人虧欠太多。妻子生病需要陪護時,自己卻遠在雪域高原;女兒高考需要輔導時,自己又無能為力;尤其是農村老家還有父母雙親需要照顧。每念于此,他的內心都充滿自責,但無怨無悔。為了雪域邊關的發展與鞏固,為了心愛的教育事業,他義無反顧,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