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雪梅,張文香,郭紅玉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附屬杏壇醫院 婦產科,廣東 佛山 528325)
盆底肌的張力恢復是產褥期女性產后預防尿失禁重要措施之一,受到臨床中廣泛認可,通過提肛運動來達到加快產后盆底肌的功能恢復,具有簡便、無創、有效、易行等多種優點,被臨床大力推廣[1,2]。盆底肌功能鍛煉屬于自主性的功能鍛煉,其依從性對鍛煉效果具有直接性影響,但相關研究顯示,多數分娩后女性的鍛煉依從性較低[3,4]。因此需分析影響功能鍛煉的影響因素,予以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提高依從性。本研究選取我院產褥期女性80 例,旨在分析、探討盆底肌功能鍛煉依從性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現報告如下。
資料和方法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經陰道分娩女性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年齡23~40 歲,平均年齡(31.52±4.22) 歲。其納入標準為:①均為經陰道分娩,且產前實施會陰側切;②能夠準確描述主訴者;③院內接受護理人員專業化指導,并掌握盆底肌功能鍛煉的內容;④知情本研究,并簽署自愿參與協議書。排除標準為:①伴有盆底病變者;②伴有嚴重精神障礙且無法配合者;③伴有重要的臟器發生嚴重器質性病變者。
二、方法 結合相關資料以及專家建議自制一般資料調查的問卷,且內容包括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孕次、經濟狀況、睡眠質量、產婦認知狀況、家屬認知狀況、新生兒體質量、孕周等,并利用重測信度法對調查問卷的信度予以檢測,若在1 個月后重新調查時的Pearson 相關系數比較接近1,則說明問卷的調查結果信度較高。其結果顯示,調查問卷的Pearson 的相關系數是0.814,說明本研究自制調查問卷的信度較高,可較為準確反映影響鍛煉的因素。
三、觀察指標 ⑴盆底肌功能鍛煉的依從良好率。良好率的評估標準為:產后每周予以電話隨訪,產后第1d 開始進行盆底肌功能的鍛煉,每2d 1 次,產后3月可依據醫囑完成規定鍛煉,則可認為依從良好。⑵結合盆底肌功能鍛煉的依從良好率狀況分為2 組,對照組為依從性差,研究組為依從性良好,實施單因素分析。⑶多因素分析。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利用Logistic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一、盆底肌功能鍛煉的依從良好率80 例產褥期女性中有29 例的盆底肌功能鍛煉的依從性良好,良好率為36.25%(29/80)。
二、單因素分析 2 組的年齡、孕周、新生兒體質量、經濟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而研究組文化程度、孕次、婚姻狀況、家屬認知狀況、產婦認知狀況、睡眠質量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三、多因素分析 經Logistic 分析,初中文化程度以及孕次≥2 次屬于影響盆底肌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保護因素,而睡眠質量差、產婦認知狀況差、家屬認知狀況差均為影響盆底肌功能鍛煉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討 論盆底是由肌肉、結締組織、韌帶以及神經構成,屬于一種相互關聯以及較為復雜的系統,而妊娠、分娩均可對盆底形成程度不同的損傷,尤其是肌肉以及結締組織極易受損,從而產生因盆腔臟器脫垂或者壓力性的尿失禁,對產婦的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5,6]。因此,產后實施盆底肌的功能鍛煉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針對產褥期女性予以堅持盆底肌功能鍛煉的狀況予以電話隨訪,其結果顯示,盆底肌功能鍛煉依從良好率僅為36.25%,說明多數產婦在產后未進行有效功能鍛煉。因此需予以有效干預措施以提高依從性。針對影響鍛煉依從性的因素開展研究,其結果顯示,研究組文化程度、孕次、婚姻狀況、家屬認知狀況、產婦認知狀況、睡眠質量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文化程度、孕次、婚姻狀況、家屬認知狀況、產婦認知狀況以及睡眠質量均對鍛煉依從性產生影響,進一步采用Logistic 分析,其結果顯示,初中文化程度以及孕次≥2 次屬于影響盆底肌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保護因素,而睡眠質量差、產婦認知狀況差、家屬認知狀況差均為影響盆底肌功能鍛煉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說明文化程度較高、孕次次數較多者的鍛煉依從性較高,而睡眠質量較差以及家屬和產婦的認知狀況較差者的鍛煉依從性較差。分析其原因可能為:⑴睡眠質量較差者可致使女性的精神欠佳,加上需要夜間予以哺乳,導致白天的精神狀態較差,不愿進行功能鍛煉;⑵文化程度較高者可正確認知盆底肌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在護理人員協助下,制定科學的康復鍛煉計劃,并能堅持進行鍛煉,從而降低盆底功能異常疾病的發生風險;⑶產婦本人以及家屬對盆底肌的功能鍛煉有充足認知,加上護理人員的專業化指導,以及家屬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旁起到監督作用,有助于產后堅持予以功能鍛煉,從而提高依從性,減少不良事件發生[7,8]。針對本研究結果中影響因素予以干預措施以提高依從性,其具體措施如下:⑴護理人員在產婦住院期間加強有關盆底以及盆底肌功能健康教育,并詳細講述妊娠以及分娩對于盆底肌功能的損傷以及導致后果,著重強調產后堅持進行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并及時糾正產婦以及家屬錯誤認知;⑵加強對產后的功能鍛煉的監督,在產后復查以及隨訪過程中了解患者鍛煉狀況,對于積極者予以肯定,而對于消極者予以健康教育,再次講述產后的盆底肌功能鍛煉的重要性。⑶發揮和調動家屬的參與性與主動性,發揮其監督作用,協助產婦進行產后功能鍛煉,從而提高依從性。

表1 分析并對比2組單因素

表2 Logis tic多因素分析
綜上所述,初中文化程度、孕次≥2 次為產褥期女性的盆底肌功能鍛煉的依從性保護因素,而睡眠質量差、產婦認知狀況差、家屬認知狀況差屬于影響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危險因素,而針對危險因素實施科學、有效干預措施,有助于提高依從性,降低產后盆底肌功能異常所致病變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