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歡
(湖南科技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安全工程學院,湖南 湘潭411201)
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中國內(nèi)地共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33 條,完成客運量175.9 億人次。[1]地鐵以高便捷度、高準點率成為當前主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在享受地鐵便利的同時,地鐵空間有限、人員密集等特點使得地鐵在運營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因擁擠造成的踩踏風險尤為突出[2]。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評估體系,對提高地鐵車站安全管理水平,保護乘客公共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事故樹分析法(FTA)廣泛應用于各類安全系統(tǒng),查找導致事故的原因事件及其重要程度。但由于基本事件發(fā)生概率統(tǒng)計困難,通過結構重要度直接判斷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無法對系統(tǒng)風險性進行準確定量評估。而層次分析法(AHP)通過比較兩兩指標之間的重要程度,建立判斷矩陣,再由計算得到各影響因素在系統(tǒng)風險評估中的重要程度[3]。但在比較判斷過程中,受評分人員主觀因素影響較大,且指標過多時,比較難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估結果的準確性。
因此,本文結合地鐵車站實際,利用FTA 法和AHP 法互為基礎,綜合減小使用單一方法在風險評估中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研究基于FTA-AHP 的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評估指標及其權重,為實際評估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性提供依據(jù)。
以地鐵車站踩踏事故作為頂上事件,分析導致事故的基本原因事件,編制事故樹如圖1。
在事故樹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將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評估作為目標層,以基本事件作為指標層,歸納人員因素、設備因素、環(huán)境因素、管理因素作為準則層,再由準則層與指標層共同確定子準則層,建立地鐵車站踩踏事故層次分析模型如圖2 所示。

圖1 地鐵車站踩踏事故樹

圖2 地鐵車站踩踏事故層次分析模型
將地鐵車站踩踏事故樹轉化為成功樹,再進行布爾運算可得最小徑集為[4]:

結構重要度分析是從事故樹結構入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根據(jù)最小徑集,利用結構重要度分析公式(1)求解[4]:

k—最小徑集總數(shù);nj—第i 個基本事件所在kj的基本事件總數(shù)。


判斷矩陣通常依靠專家評分等方法構建,但受評價人員主觀因素影響,評分結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5]。
基于文獻[6]提出的判斷矩陣構建方法,改進得到計算式(2),以各準則所包含指標的結構重要度為基礎,結構重要度之間的兩兩比較,保留兩位小數(shù),再由分數(shù)表示,進而構建判斷矩陣。

ai—判斷矩陣的第i 行第j 列的數(shù)值;m,n—第i 行,第j 列準則或子準則下基本事件個數(shù);Ui,Uj—第i 行,第j 列準則或子準則所包含的基本事件集合;以準則A 為例,由圖2 可知人員因素包含指標X8,X9,X10,X11,X12,X17,其對應的結構重要度之和,而準則B,C,D 包含指標的結構重要度之和分別為兩兩比較構建判斷矩陣見表1。
根據(jù)式(2)構建判斷矩陣后,通過傳統(tǒng)層次分析法步驟計算最大特征值 λmax和各因素權重值[7],并進行一致性檢驗[8]。經(jīng)計算,基于事故樹結構重要度得到的判斷矩陣的CI 均小于0.1,符合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及其準則權重值見表1-5。

表1 準則層判斷矩陣

表3 設備因素判斷矩陣

表4 環(huán)境因素判斷矩陣

表5 管理因素判斷矩陣
由以上判斷矩陣,以子準則層作為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評估指標,總結得到各指標及其權重如表6 所示。
由表6 可知,D1 客流組織方案的編制與實施情況(X3,X4)、B1 通行客運設施的通過能力(X6,X7)以及A1 乘客安全意識(X8,X9,X10)是評估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的主要指標。相較于事故樹結構重要度分析結果,乘客安全意識的重要度大幅提升,環(huán)境因素(X1,X2,X5)的重要度下降。在實際地鐵車站運營過程中,環(huán)境因素可通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進行控制;而乘客的不安全行為發(fā)生頻率較高,重復性較強[9],往往是踩踏事故發(fā)生的直接誘因。

表6 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評估指標

表2 人員因素判斷矩陣
在實際評估中以子準則層作為風險評估指標,以指標層作為參考依據(jù),不局限于事故樹所分析得到的基本事件及其重要程度,能夠更為全面地評估地鐵車站。綜上所述,基于FTA-AHP確定的各評估指標及其權重,基本符合地鐵車站實際。
融合事故樹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建立地鐵車站踩踏事故樹模型,構建科學的層次分析模型,以事故樹基本事件結構重要度為基礎,得到各指標層的判斷矩陣,總結地鐵車站踩踏事故風險評估指標及其權重。FTA-AHP 法解決了基本事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缺乏所導致評價結果片面的問題,引入AHP 避免了比較過程中人員評判帶來的誤差與難度,還可有效綜合事故樹編制過程中帶來的主觀影響。所得結論與實際情況相符,能夠為地鐵車站風險評估提供合理的評估指標,也為其它相關部門確定風險指標及權重提供簡捷可靠的定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