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靜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們利用“健康碼”實現了一碼通行。其實,在工業生產中,也存在著這么一個“健康碼”,通過給予工業生產中的機器和物品唯一的“身份證”,實現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詢,這個“健康碼”就是標識解析體系。
“標識解析是手段,數據分析賦能企業是核心要素”。忽米網CEO鞏書凱在接受《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標識解析體系的應用場景多元化。從企業內部工業互聯網建設來看,標識解析體系可以打通企業產品、機器、車間、工廠信息孤島,實現底層標識數據采集成規模、信息系統間數據共享,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應用。
標識解析核心是為企業賦能
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數據價值的發現,但要挖掘數據的價值,就需要理解并掌握制造業中產生的各類割裂數據的來源、流動過程、用途等,并解決“信息孤島”這一現象,但這一現象目前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大量存在。鞏書凱告訴記者,標識解析技術是目前可以解決“信息孤島”、完成工業大數據匯聚,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信息融合理解的關鍵技術。因此,在工業互聯網的各參與方中,標識解析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
鞏書凱表示,忽米網構建的忽米沄析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目前標識注冊總量已突破530萬,標識解析總量突破7530萬,日均解析量達近40萬,幫助重慶市標識解析量進入全國城市第七位。
據記者了解,忽米網作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的“雙跨”平臺企業,在標識技術應用領域已經走在了全國最前列,其構建的忽米沄析標識解析平臺不僅是全國動摩行業首個標識解析平臺,也是重慶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并承接了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數據交互中間件與資源池服務平臺項目。圍繞該平臺,忽米網已在動摩、電子信息等行業打造了標識十大應用場景,覆蓋了從產品追溯、產品管理、產品防偽、產品回收、運行監控、智能生產、物流監控、供應鏈管理、智能安全,以及遠程運維等方面。
為推動地方產業升級,實現數據與國家頂級節點的精準接入,推進地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創新和賦能產業發展。鞏書凱表示,除重慶本地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之外,忽米還在成都、綦江、德州相繼落地了電子信息、環境治理,及齒輪等行業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
鞏書凱提到,忽米網與山東德州市慶云縣共同構建的工業互聯網賦能危廢平臺交易監管的新型產業互聯模式,依托忽米在環境治理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實現對全國35萬臺危化品運輸車數據的采集與實時監控,數據覆蓋率達到100%。除此之外,與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在成都雙流陸地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基地,圍繞電子信息行業構建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全面提升雙流優勢產業在全國的競爭力,推動行業提檔升級,成為了推動成渝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研發創新和市場培育之路還很長
針對企業目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應用標識?鞏書凱告訴記者,標識解析作為企業實現設備、系統、產品信息交互的基礎。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從采購-設計-制造-銷售-售后的全生命周期過程,合理開展標識應用。
鞏書凱以忽米沄析在動摩行業二級節點平臺的建設為例,我們在設計研發階段和原料供應采購階段,構建了“標識+區塊鏈+SRM系統”的供應商生態,在生產階段構建了“標識+AI、標識+云、標識+機器視覺、標識+智能制造”的企內“云大智”生態,在后市場服務階段則構建了“標識+大數據應用”的后市場服務生態。通過標識應用貫穿整個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從而實現全鏈數據的互聯互通。
據了解,忽米網為中國電科旗下的重慶集誠汽車電子公司搭建的標識解析系統,只通過掃碼就能對核心部件的原料倉儲、工藝生產、設備運行甚至成品質量進行控制和追溯,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能及時預警,大幅提高了集誠公司設備標識、產品標識、資源標識的數量及質量。部署忽米標識體系后,集誠汽車電子產線生產效率提高25.4%,產品不良率降低5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4.3%,研發周期縮短33.3%,運營成本降低22.1%。
當前國內的標識解析體系已經實現從0到1的突破。鞏書凱表示,雖說國內的標識解析體系構建已取得不小的進展,但當前標識解析相關應用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工業企業對于標識解析認知匱乏,標識解析研發創新和市場培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此,鞏書凱表示,忽米網希望聯合產學研用各個環節的生態伙伴,通過聯合共建標識解析實驗室,整合各方技術、資源和研發力量,共同推進和不斷完善標識解析技術體系。目前已經聯合中國信通院、華為等合作伙伴,發布了忽米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生態戰略,5年行動計劃,希望聯合各方的力量,在2025年搭建完成多維度全行業標識解析生態。
除此之外,鞏書凱還表示,未來,標識解析的應用可以覆蓋到更多行業、場景,實現行業特色標識服務、資源協同、智慧設備、采購、供應鏈管理、行業信息咨詢等全場景生態的應用。
“標識解析是一個需要靜下心,耐得住寂寞才能完成的工作。”鞏書凱表示,我們以一米的一萬分之一的長度計量單位忽米為名,就是為了時刻警惕我們要有匠心的精神,切切實實地走好工業互聯網的每一步,因為,我們堅信,中國工業互聯網的萬里征程就是需要我們用匠心的精神扎扎實實地走完每一個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