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鼎 高宇威


摘要:中國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地震是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它具有很強的破壞性以及不可預見性,因此必須采取專業的技術實行救援,這樣才能拯救更多的地震受災人員。本文從我國地震的國情出發,分析我國地震常用搜救方法方法,指出這些手段方法的不足之處并提供策略建議。
關鍵詞:地震救援;搜救方法;策略建議
一、我國地震基本情況
中國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我們國家的地理位置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每年地震災害帶來的影響非常之巨,中國地震按災害等級大小可劃分為表1所示的四個等級。
20世紀以來,全世界約50%的地震傷亡人數來源于中國。新中國成立之后,有統計資料顯示的破環性地震就達到了一百多起,我國的陸域面積只有地球陸域總面積的6%,而人口則達到了全世界人口的20%多,在我國境內發生的地震數量更是占到了全球地震總數量的三分之一,加之我國人口密度較高,地震傷亡人數更是超過了全球地震總傷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頻發的地震災害,對我國地震救援體系與救援的技術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地震發生后的黃金72小時內,運用多種救援手段方法拯救更多被困人員的生命,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目前,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救援隊伍結構見表2。地震搜救作為整個地震救援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值得我們去研究搜救過程中的常見方法手段并加以改進。
二、地震搜救手段及方法
地震救援的核心是人員搜救,熟練地掌握運用搜救技能是救援人員在地震現場快速精確施救的關鍵。在地震發生的初級階段,重型裝備及大量人力物力難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這時簡易的觀察法與搜救法變成了初期救援最有效的手段;中后期在大量裝備設施到場的情況下,運用搜救犬與探測儀器能拯救出更多的被困人員。所以人員搜救方法按搜救的有效性依次分為詢問法、觀察法、犬類搜救和儀器搜索。
(一)詢問法
在地震發生的初期,受地震破壞對交通道路的毀壞,先期救援力量往往攜帶的物資設備較為有限,詢問法成為了在初期地震中確定被困人員方位的最為直接有效的手段,如果根據現場人員所提供的準確情報,可以很快得知被困者的位置,這樣就能在攜帶物資設備有限的情況下,在初期就將一些埋壓于倒塌建筑物表層的被困者救出來。
(二)觀察法
觀察法則不需借助現場人員的力量,而是由訓練有素的救援人員行動,對現場實行搜索,通過敲擊發出聲響、大聲呼喊和辨聽廢墟里的聲響來實行搜索,這種方式所捕獲的信息更為準確,在確定被困者的大致方位后,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直接救援,若被困者的方位還不能準確摸清,則可以調集儀器來進行精準定位,以此來鎖定被困者精準方位。
(三)搜救犬搜索法
相對于人類而言,搜救犬的聽力約達到人類的20倍, 嗅覺更是百倍于人類, 而且在光線微弱地區,搜救犬的搜救能力更能得到發揮。因此在震后的搜救工作中,由搜救犬進行搜索,再配合生命探測儀器,可以對被困人員位置進行準確的定位。
(四)儀器搜索
當前我國消防救援隊伍配備的生命搜尋裝備主要有紅外探測儀、聲波探測儀和蛇眼探測儀等。借助生命探測儀器,相當于放大了人類在觀察法下的搜索救援能力。儀器能夠到達人類所不能到達的一些區域,能精準地捕獲被困人員的位置以及他們的生命體征,對于生命垂危,無法呼救的被困人員來說是一大福音。
三、搜救方法所存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詢問法問題及對策
詢問法的優點十分明顯,它無需多少裝備,也不需要很多人手,只要找到知情人員,即可開展詢問地震現場相關情況,可以說是簡單有效;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如果幸存者的情緒不穩,加之地震后的環境混亂,人員嘈雜,救援人員難以確認獲得信息的準確性。只有信息準確,才能確保接下來的救援行動是正確的,否則就是在浪費救援時間。獲得信息是否準確,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確認。
第一,挑選合理的被詢問人。在地震后的現場,可供選擇的詢問對象如果有很多,在條件可以的情況下,被詢問對象需遵循以下原則來進行挑選。首先詢問對象可根據年齡來進行分類,一般青壯年人群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更適合被詢問,青壯年人群相比老年人及兒童,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認知能力更好,并且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破壞力大的災害,青壯年人群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情緒更穩定,能更快地從災難帶來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因此可以配合救援人員進行詢問工作。除此之外,被詢問人員還要具有能清楚明白詢問者的意圖,能清晰地表達出被困人員方位的能力。
第二,詢問的內容要明確。身為詢問人員,在選擇好詢問對象后,要簡潔明了的交代出詢問的重點內容,并且這些話語也要讓被詢問人明白。詢問的內容包括被埋壓人員位置、狀態、數量、姓名、性別、年齡以及未被困人員的數量、去向等。除了人員信息,還需要詢問震后的四周環境狀況,包含建筑物倒塌情況、道路交通情況等。需要注意的是,詢問人員要時時注意被詢問人的情緒波動情況,不能有刺激性的話語。如果詢問到了被詢問人的親屬被壓埋的情況時,被詢問人可能會情緒波動,在救親屬心切的情況下,有可能提供虛假的信息以求救援人員救助其親屬,這時提供的人員被困位置信息不準確,會導致救援力量浪費在錯誤的救援位置。
(二)觀察法問題及對策
在地震發生的初期階段,觀察法是救援行動中簡單高效的手段之一,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與其他方法相比,它缺乏準確性,并且對搜救人員人身安全的威脅性高,需要進入廢墟中進行搜索,如果余震引起二次坍塌,進入狹小空間會變得困難,人身也會受到威脅。而且此方法也受到一定使用條件的限制。
第二,幸存者必須是清醒的,這樣搜救人員發出的聲音才能被被困人員聽見,救援現場聲音不能太嘈雜,求救人員發出的求救聲和敲擊聲才能被很好地捕捉到,并根據聲音傳出的方向來確定被困人員的大致位置。而且,觀察法也不能保證所有被困人員都被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