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貝貝
摘要:為促進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其能對自身的真實感受進行合理且有效地表達,教師應當對互動情境等教學形式進行有效運用,以便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必要的改進與完善;同時,也能為學生的作文學習提供更好的環境氛圍。
關鍵詞:互動情境;小學作文;教學應用
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環節中運用互動情境,主要的教學目的在于引領學生進入到虛擬的教學情境中并獲得有效的學習與情感體驗,以便在互動教學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這對于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與思想感情極為重要。通過對互動情境教學形式的合理運用,能使學生的想象空間得到進一步延伸,并使學生得到全新的啟發,促使學生寫作能力的整體發展。
一、互動情境教學形式的概念分析
“教師選題、學生作文”是語文教學常采用的教學形式之一,這種過于刻板化的教學形式不僅會使學生寫作思維的發展受到桎梏,還會引起學生對語文作文產生抗拒與厭煩的心理,進而使學生語文學科的整體受到影響。因此,面對這一實際的教學情況,語文教師必須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寫作素材積累,并在寫作的過程中對自身的“真感想”進行抒發,而互動情景教學便是一種極好的教學途徑。
互動情境教學作為近年來頗受好評的新形式,其借助有效的情境,構建滿足作文教學需求的情感氛圍,使學生的思想意識與情感被激發,同時促進學生、教師能進行更全面、有效地寫作交流。此外,生動且形象的教學情境,以及師生間的相互交流,能使學生的作文學習情緒得到良好的調動;教師也可依據學生的特征,構建恰當、穩妥的作文教學情境,以便通過對應的情感氛圍,使學生能產生情感與思想上的共鳴,幫助其對作文教學內容進行更直觀地把握。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互動情境的有效應用措施
(一)通過觀察互動情境幫助學生進行素材積累
觀察,是學生進行事物認知的初始,而這也是進行學習與創新的第一步。合理、科學地培養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不僅有助于拓展其創新思維,還能使學生逐步成為作文學習的自主發現者與探究者,使其能對周邊的事物進行更詳細的觀察,而這些對作文教學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作用。
例如,在對《珍珠鳥》等現代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性的精讀,之后再根據課文進行脈絡、基礎知識的梳理,這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對學生觀察力進行培養的一種簡潔且高效的形式,而對其進行長期的有效運用,不僅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與學習效果,還有助于學生對相關寫作基礎素材的積累。比如,教師在完成《珍珠鳥》一課的教學后,可以“小動物”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并讓學生通過拍攝小動物活動的短視頻等形式,對各類小動物進行觀察,之后再由教師挑選出極具趣味性的視頻進行展示,讓班級學生共同進行觀察。同時,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使學生在小組的交流、討論中,及時抓住小動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對視頻內容進行更清楚地表述,如鸚鵡具有艷麗的羽毛、小狗調皮活潑、小兔子溫和活潑等。在這一階段,學生應當積極地表達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而教師也應帶有教學目的對學生進行指導,這不僅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還能促進學生對寫作素材的有效積累,并對相關主題產生了更真切的感受。在觀察情境中,開展學習小組合作式學習,使學生能做共同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寫作思維的拓展,幫助學生進行更全面、細致的觀察,以便挖掘出過去所忽略的內容,同時也為學生寫作“真感想”提供了全新的融合途徑。
(二)借助想象互動情境具象化處理抽象事物
對于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通過具象化思維、形象可以對各類概念與事物進行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如果對寫作教學中的抽象概念與具象化思維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作文教學效果。寫作教學不應被局限于課堂當中,而是要逐步地拓展到課堂外,同時積極設計并構建能進行作文教學的想象情境,借此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作文教學活動。小學生自身的情感、思想通常會在想象情境的影響下被調動,進而得到進一步發展。語文教材中會存在一些較為重要且兼具抽象性的內容,如果教師能對此類內容進行具象化的處理,并將其與生動、有趣的材料進行關聯,這不僅能對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行激活,還能指導學生對所學寫作內容進行深化理解。語文教師通過對想象互動情境的創造,能對學生想象力進行調動,借此有助于學生創新素養的提升,同時學生能對抽象化內容進行具象化的表達,并且可以將自身的“真感想”通過具體的文字進行表述,這樣會促進學生整體寫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完成《匆匆》這一課的教學活動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時光流逝”為主題進行寫作。由于這一主題具有非常顯著的抽象性,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指導時便可以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激發,并通過對“時光”這一抽象化概念,與“流水”“落葉”等具象化概念進行關聯,借此引發出學生的“共鳴”;同時,學生可利用口頭方式在課堂上進行表述,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深入加工,再將其轉變為具體的文字。這不僅能增添作文教學的趣味性,還能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作文創作,并在對抽象事物進行具象化處理的過程中,展現自身的“真感想”。語文教師在實際的作文教學活動中,必須要擺正并發揮學生的主體教學作用,使學生能在作文教學中暢所欲言、積極交流,并將自身的所思、所想與所感,通過各種表述與寫作手法對其進行表達,以便學生能夠寫作真正想表達的內容。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的知識積累不夠充分等原因,所以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挑戰性。為使作文教學能順利進行,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對互動情境這一全新教學方式的合理運用,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寫作素材積累、表達手法掌握等作文學習活動,并能促進寫作思維的進一步拓展,而學生的“真感想”也能有效地融入作文當中。
參考文獻:
[1]李洪.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互動情景教學策略探討[J].新作文:教研,2021(1):1.
[2]宋正偉.互動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藝術,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