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鄭磊
滑縣農技推廣區域站 劉娜
早春大棚西瓜栽培過程中,采用西瓜嫁接苗栽培和全程施用微生物菌劑等措施,可有效提高植株抗性和西瓜品質。其中,作為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的微生物菌劑,可有效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從而減少普通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減少勞動量和人工成本,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綠色發展水平。
通過使用微生物菌劑改良活化土壤,以及噴施微生物菌劑+微量元素水溶肥的方法,能夠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植株抗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化肥施用量20%~30%,減少農藥施用量40%~50%,提高了產品品質,增強了產品的安全性,達到瓜甜果香的效果。每667 m2西瓜產量可增長10%~20%。
選擇種銷對路的抗病品種,使用適合綠色發展的生物菌肥,以改良土壤,提高西瓜抗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降低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提高西瓜品質。
1.品種選擇。瓜苗購自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為國豫9 號西瓜嫁接苗。
2.設施類型。采用塑料大棚(水泥立柱+竹竿結構),棚南北長140 m,跨度12 m,棚高3 m。
3.定植密度。2 月中下旬定植。按行距3 m、株距37 cm 開溝起壟。西瓜苗栽至溝中間,瓜蔓向兩壟爬行。每667 m2栽植700 棵左右,采用5 膜覆蓋。定植后馬上澆水,每667 m2隨水沖施微生物菌劑(液體)2000 mL,利于生根。

西瓜整個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分4 次進行。第1 次,定植5 d 瓜苗成活穩定后,每667 m2順水沖施高氮型水溶肥5 kg、高磷型水溶肥5 kg。第2 次,伸蔓期每667 m2施微生物菌劑(液體)2000 mL+微量元素水溶肥1000 mL。第3 次,西瓜長至雞蛋大小時,每667 m2施高鉀型水溶肥15 kg。第4 次,西瓜長至碗口大小時,每667 m2施高鉀型水溶肥15 kg,微生物菌劑2000 mL+微量元素水溶肥1000 mL。采收前7 d 停止澆水施肥。
采取三蔓整枝法。留主蔓以及2 條健壯側蔓,主蔓與兩側蔓呈Y 字形分布,及時掐掉其余側枝以保證植株營養供應不被浪費。主蔓留瓜,每株以留1 個瓜為宜,人工授粉保證坐果率。待第1 個瓜采摘后,留第2 個瓜。但管理上較為粗放,一般瓜個頭較小。
覆蓋地膜前用封閉型除草劑噴淋地表。西瓜整個生長周期每隔7~10 d 葉面噴施微生物菌劑+微量元素水溶肥。以背式噴霧器為例,每壺水微生物菌劑100 mL+微量元素水溶肥50 mL。后期出現蚜蟲、紅蜘蛛用0.5%苦參堿兌水噴施。
早春大棚西瓜一般于4 月下旬開始陸續上市,到5 月下旬結束。一般每667 m2產量在3500 kg 以上(以第1 個瓜為主)。可根據授粉時間確定是否成熟。西瓜要適時采收,以上午或傍晚采收最好。采收時用力從瓜梗與瓜蔓的連接處割下,不要從瓜梗基部直接撕下。
西瓜生育期內通過使用微生物菌劑和噴施微生物菌劑+微量元素水溶肥的方法,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植株抗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化肥施用量20%~30%,減少農藥施用量40%~50%。
通過微生物菌劑的應用,土壤性能得到改良,植株根系發育良好,植株抗性增強,病蟲害發生減少,從而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降低了農藥殘留量,減輕了勞動量,減少了對環境和土壤的污染,確保了西瓜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