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榮, 王國坤
(1.貴州省清鎮市紅楓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貴州 清鎮 551400; 2.貴州省清鎮市農業農村局,貴州 清鎮 551400)
清鎮市地處貴陽西部,是全國西部百強縣和貴州省經濟強縣之一,耕地約4.87萬hm2,2017年耕地質量平均為6.33等級。綠肥是養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種植綠肥不僅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對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開展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確保糧食安全的有關精神,根據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總站關于開展綠肥種植品種篩選試驗的要求,篩選適宜清鎮市種植的綠肥品種,以提升耕地地力和保證糧食安全,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清鎮市紅楓湖鎮駱家橋村徐秀倫的稻田中進行。試驗地位于北緯26.489°,東經106.47°,海撥1 249 m。試驗地面積1 200.6 m2,土壤質地為輕壤。供試綠肥品種分別為紫云英、箭舌豌豆和光葉紫花苕。
試驗設3個處理,即每個綠肥品種為1個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間用預先開好的溝渠隔開。小區面積50 m2,四周設1 m寬的保護行。綠肥播種時間為2018年10月18日。播種量紫云英為1.5 kg/667m2,箭舌豌豆為5 kg/667m2,光葉紫花苕為3 kg/667m2。播種前,選擇晴天中午曬種4~5 h后用5%的鹽水選種,清除病粒和空秕粒,將選出的種子用鈣鎂磷肥3 kg/667m2拌種。播種時將土翻犁扒細,按寬1.2 m,走道0.5 m開箱,將種子均勻分畦撒播于廂面,蓋細土1 cm左右,澆透水覆蓋地膜。出苗達60%時揭去地膜,苗齊后進行人工拔草并撒施尿素3 kg/667m2提苗。田間管理同大田。
于盛花期全草收割計產,每處理各取5株(3次重復共15株)樣品,參照肥料效應鑒定田間試驗技術規程(NY/T 497)進行植株氮、磷、鉀含量測定。
從表1看出,N含量以箭舌豌豆的最高、為0.52%,其次是光葉紫花苕,為0.50%,紫云英最低,為0.48%;P2O5含量以光葉紫花苕最高、為0.13%,其次是紫云英,為0.09%,箭舌豌豆最低,為0.06%;K2O含量以光葉紫花苕最高,為0.43%,其次是紫云英,為0.37%,箭舌豌豆最低,為0.32%。3種養分的綜合含量為光葉紫花苕>紫云英>箭舌豌豆。

表1 不同綠肥品種植株的養分含量 %
從表2看出,3個綠肥品種的鮮草產量相差較大,產量最高的是光葉紫花苕,產量達1 638 kg/667m2,比箭舌豌豆高91 kg/667m2,增產5.88%;比紫云英高1 317 kg/667m2,增產410.28%。箭舌豌豆的鮮草產量次之,為1 547 kg/667m2,比紫云英高1 226 kg/667m2,增產381.93%。紫云英產量最低,僅321 kg/667m2。

表2 不同綠肥品種的鮮草產量
3個綠肥品種的鮮草產量以光葉紫花苕的最高,達1 638 kg/667m2,其次是箭舌豌豆,產量為1 547 kg/667m2,紫云英產量最低,僅321 kg/667m2。養分綜合含量為光葉紫花苕>紫云英>箭舌豌豆。光葉紫花苕和箭舌碗豆比較適宜在清鎮市稻田推廣種植;紫云英產量和養分含量較低,不建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