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洋 劉夢蘭
1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2 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學院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對建設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以及運營維護進行全生命周期創建和管理建筑信息的過程[1]。隨著BIM應用不斷推進,其應用領域由建筑工程向基礎設施工程擴展,例如水運工程等。目前,多個航道整治工程開始大力推廣應用BIM技術,例如長江下游黑沙洲航道整治工程中運用的BIM設計、BIM施工管控平臺等技術,旨在強化BIM技術在航道整治工程的應用,固化BIM平臺功能,助力航道信息化建設[2]。
我國內河航運建設至今,通航里程超過12萬km,已形成“兩橫、一縱、兩網”模式的內河航道系統。國內水運行業BIM技術應用呈現協同設計、數字資產、智能運維、數據驅動等特點。目前BIM技術在水運航道工程領域的應用現狀如下[3-5]。
(1)重點技術方向:滿足水運工程全生命周期多尺度多粒度的BIM智慧管控技術,BIM全生命周期協同工作技術,BIM軟件云平臺技術,BIM技術與新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的應用融合,BIM數據驅動的平臺集成開發等。
(2)持續發展機制:從政府或行業部門進行頂層設計,建立水運工程領域的BIM智慧應用聯盟,建立健全水運行業BIM應用推進組織結構和實施機制、BIM技術交流機制、BIM技術能力培養機制、BIM技術資源共享和信息發布機制。
(3)示范工程應用: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水運工程項目進行BIM技術示范應用,發揮樣板和示范標桿作用,例如大型港口工程、大型航道工程、典型的通航樞紐工程等。
該項目主要分為整治建筑物工程、護岸工程及航標工程。存在處理工作量大、規范施工難度大、安全管理難度大等重難點,可利用Infraworks快速整合多源數據,利用BIM施工管控平臺進行質量、安全可視化、協同化管理,優化施工組織。
2.1.1 項目BIM技術路線
圍繞BIM設計、數字化交付、施工深化與模擬以及BIM施工管控平臺4個方面進行BIM技術應用(見圖1)。在數字化交付層面,利用二維圖紙、集成展示、數據整合等充分表達設計意圖;而在BIM設計層面,利用部件編輯器進行整治建筑物、航標等的方案實施更新。

圖1 BIM技術路線
2.1.2 BIM技術應用
(1)BIM設計應用,包括基礎數據處理、部件編輯器、整治建筑物建模、水流仿真分析以及可視化交底等,創建三維數字地面模型,實現多方案整治效果仿真分析,利用Navisworks集成模型和圖紙信息,進行可視化設計交底,提高數據處理工作效率。
(2)BIM施工應用,利用Civil3D、Infraworks等軟件進行施工深化、構建編碼以及施工方案模擬等,為施工構件信息傳遞奠定基礎,使施工重難點部位可視化;自主研發基于BIM技術的多項目施工管控平臺,以BIM模型為基礎,以業務數據為紐帶,實現參建各方協同工作。
該工程為長江航道“645工程”建設內容,重難點包括工期緊、施工環境制約因素多、項目管理難度大等,利用BIM管控平臺各模塊進行管理,直觀掌握項目施工情況,優化施工組織設計。
2.2.1 BIM解決方案
針對項目的重難點,分別提出BIM解決方案(見表1)。例如施工時間受限、工期緊張的問題,可采用4D、5D施工模擬,優化施工組織設計;針對傳統文檔管理混亂,無法實現質量可追溯性的問題,可以BIM模型為載體,搭建BIM施工管控平臺,進而實現快速檢索分析。

表1 該項目BIM解決方案
2.2.2 BIM技術應用
(1)BIM模型施工應用,主要包括BIM施工模型深化、施工順序模擬、施工技術交底、施工安全交底,綜合運用歐特克系列軟件,對模型進行深化;直觀、精確反映整個項目的施工過程,合理優化施工方案,實現施工技術可視化交底。
(2)BIM平臺施工應用,包括利用BIM平臺實現基于BIM平臺費用、質量、進度等的管理,利用二維碼實時掃描查看項目構件信息以及其施工過程記錄信息,在施工過程中,通過不同顏色直觀反映BIM模型的施工、計量等狀態。
本項目為京杭運河二通道與錢塘江溝通的關鍵,具有施工路線長、工程體量大、施工管理要求高等難點,因此引入BIM技術,構建BIM平臺,實現平臺搭建、空間管理、項目管理等9項BIM集成應用。
2.3.1 BIM技術方案
利用設計施工圖以及地形測圖等進行基礎數據匯總為BIM模型搭建提供數據支撐。在Revit以及Civil3D等軟件中分別進行水工結構和地形等的建模,并進行工程項目的BIM模型數字資產集成應用(見表2)。

表2 BIM技術方案
2.3.2 BIM技術應用
BIM技術應用包括BIM模型應用和平臺集成應用兩部分(見表3)。BIM模型應用中進行工程項目的精細化建模、多專業碰撞檢查、數字化加工、虛擬漫游等,保證BIM模型應用深度和廣度,減少工

表3 BIM技術應用
程錯、漏、碰、缺,同時也可解決多工作面交叉協調等問題。平臺集成應用,包括平臺搭建、空間管理、溫度管理以及項目管理,利用BIM+物聯網、GIS以及PM等技術解決施工線長、點多、管理分散的難題,實現工程進度、質量經濟化管理。
針對不同項目工程難點,利用不同BIM技術完成各航道整治工程。長江下游黑沙洲航道待處理工作量大、規范管理難以實現,BIM技術的引入側重于實現基礎數據處理及施工方案模擬、安全管理等應用層面;長江中游蘄春水道航道難點在于環境制約因素較多、管理難度大等方面,因此圍繞BIM技術實現地形和水深分析,并采用二維碼形式詳細記錄與跟蹤項目施工過程;京杭運河八堡船閘段航道則具有工程體量大、施工管理較難實現等項目難點,利用BIM技術進行基礎信息匯總完成BIM精細化建模,管理平臺搭建實現平臺集成應用。
BIM技術作為工程領域革命性技術,是水運工程產業升級必經之路。在航道整治工程建設全過程中,BIM技術可利用自主研發程序及BIM施工管控平臺實現各環節精細化管理,為航道工程三維可視化、參數化和協同化提供決策支撐。今后,可利用BIM與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等多項新興技術的結合,提高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為項目工程發展提供決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