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遼寧省阜新市第二人民醫院(阜新市婦產醫院)檢驗科,遼寧 阜新123000)
肺炎鏈球菌是引起小兒肺炎的主要病原體,若未得到及時診治會引發腦膜炎、菌血癥等,嚴重者將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故早期診斷肺炎鏈球菌并予以抗生素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以往實驗室檢查肺炎鏈球菌主要采用血培養和痰培養分離肺炎鏈球菌作為診斷依據,但肺炎鏈球菌生長緩慢,鑒定時間較長,且陽性率較低,往往導致患兒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故尋找更為快捷有效的診斷方式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2]。痰革蘭染色檢驗是一種簡單快捷的檢驗方法,但結果受檢驗醫師的主觀影響。由于肺炎鏈球菌抗原是一種可溶性抗原,對尿液中的肺炎鏈球菌抗原進行檢測可作為有力的輔助診斷依據。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尿抗原聯合痰革蘭染色檢驗在小兒肺炎鏈球菌肺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就診的36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兒,其中男206例,女158例;年齡0~6歲,平均(2.86±0.64)歲;病程7~16 d,平均病程(10.17±2.34)d。所有患兒近7 d未服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調節劑,排除先天免疫系統疾病、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者。
1.2 儀器與試劑Vitek2-Compact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儀、光學顯微鏡(OLYMPUS)、二氧化碳孵育箱、溫箱、快速革蘭染色液(Oxioid)、瓊脂平板、麥康凱平板、巧克力平板(上海科瑪嘉微生物有限公司)、尿肺炎鏈球菌抗原試劑(BINAX)。
1.3 方法對所有患兒行痰培養、尿抗原檢測、痰革蘭染色鏡檢。痰培養:①痰標本采集:醫囑患兒反復用清水漱口,對于痰液較少者可將高滲鹽水霧化吸入后拍背誘導排痰,將無菌棉簽伸入咽喉采集痰液。②分離培養:在痰標本內滴入少量0.9%氯化鈉溶液,攪拌混勻后制成均勻薄片,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白細胞和上皮細胞數目,對樣本進行分類:白細胞≥25個,鱗狀上皮細胞<10個為A類(完全合格樣本);白細胞11~24個,鱗狀上皮細胞≥10個為B類(可疑合格樣本);白細胞≤10個,鱗狀上皮細胞≥10個為C類(不合格樣本),其中A類和B類樣本可用于痰培養。對痰標本采用無菌鹽水洗滌,促使痰液均質化。將其接種于瓊脂平板、麥康凱平板和巧克力平板,放于二氧化碳孵育箱中35℃培養24 h,并用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儀鑒定。痰革蘭染色鏡檢:待其自然干燥后進行革蘭染色鏡檢。尿抗原檢測:使用無菌尿杯采集患兒入院次日晨尿,靜置到室溫后,將尿肺炎鏈球菌抗原試劑提供的棉枝浸入尿液,并將其插入試劑條的兩孔間固定,在遠離棉枝的空洞中滴入試劑,合并試劑條,讓棉枝上的尿液與硝酸纖維塑膜充分接觸,靜置15 min,若出現2條線則為陽性,若只有1條線則為陰性,若未出現線條表明檢測失敗。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測結果以痰培養為診斷金標準,36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兒中共檢出128例小兒肺炎鏈球菌肺炎,經痰革蘭染色鏡檢感染者181例,未感染者183例,經尿抗原檢測感染者139例,未感染者225例,兩種方法聯合檢測感染者146例,未感染者218例,見表1。

表1 檢測結果
2.2 診斷效能以痰培養為診斷金標準,痰革蘭染色鏡檢聯合尿抗原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高于痰革蘭染色鏡檢、尿抗原檢測單獨檢查,漏診率、誤診率低于痰革蘭染色鏡檢、尿 抗原檢測單獨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診斷效能分析(%)
目前,臨床主要通過實驗室檢查、臨床癥狀、肺部X線片等綜合檢查診斷小兒肺炎鏈球菌肺炎,確診依據為呼吸道標本分離的肺炎鏈球菌,但肺炎鏈球菌肺炎的早期病原學診斷較困難,導致患兒病死率較高,故尋找更有效的檢測方法具有重要意義[3]。臨床檢測肺炎鏈球菌的方法包括痰培養、血培養、痰涂片革蘭染色鏡檢、抗原檢測、聚合酶鏈反應、活組織病理檢查等,其中痰培養和血培養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檢查時間較長,且由于受培養溫度、接種時間等多種外在因素影響,導致其靈敏度、特異度較低,極易導致患兒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活檢屬于有創性操作,技術要求較高,花費高昂;聚合酶鏈反應的結果易受基因缺失與突變的影響而發生漏診和誤診[4-5]。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痰革蘭染色鏡檢、尿抗原檢測的單獨檢查,二者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較高,漏診率、誤診率較低,表明痰革蘭染色鏡檢聯合尿抗原檢測適用于肺炎鏈球菌的早期診斷。痰革蘭染色鏡檢利用的肺炎鏈球菌屬于革蘭陽性雙球菌,因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層次較多,經染色處理后可呈現紫色,可與周圍環境清晰區分,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其形態是矛尖狀成雙排列,偶爾呈現短鏈狀,特征較為典型[6]。但其檢測結果受到標本采集、送檢等外在因素影響可出現假陰性;在檢測中肺炎鏈球菌可能被黏液包裹或被白細胞吞噬導致著色困難出現漏診現象;部分肺炎鏈球菌的莢膜在抵抗白細胞吞噬時,可引起形態變化,特征失去典型性,較難分辨,故單獨檢測的診斷效能低于聯合檢測[7]。尿抗原檢測的主要原理是肺炎鏈球菌C多糖抗原可經肺部的毛細血管循環流入代謝系統,并經尿液排出體外,因該抗原具有可溶性,在尿液中具有穩定含量,不受標本采集、抗生素等影響,故用膠體金法對尿液中的抗原進行檢測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8-9]。但尿抗原檢測的結果可能受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影響而出現假陽性,且由于肺炎鏈球菌肺炎患兒的尿液中抗原可持續數周或數個月,故該項檢查無法判別患兒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時間,故臨床診斷需與痰革蘭染色鏡檢相結合[10]。
綜上所述,痰革蘭染色鏡檢聯合尿抗原檢測對肺炎鏈球菌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均較高,可作為小兒肺炎鏈球菌肺炎臨床診斷的輔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