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峰,羅思瑛
(韶關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韶關512026)
臨床上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較常見的腫瘤,由于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導致,年齡為40~50歲的女性發病較高,高達51.2%~60.9%,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尿頻、繼發性貧血、經期延長、月經量過多等,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及日常生活[1-2]。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45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3~54歲,平均年齡(39.5±5.4)歲;肌瘤直徑16~115 mm;其中繼發性貧血30例,痛經35例,月經增多40例。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MRI診斷均為子宮肌瘤;肌瘤通過超聲能清晰顯示,且處于治療焦距范圍中;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存在膠原結締組織病史者;存在宮頸非良性病變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醫囑患者治療3 d后食用易消化、清淡食物,治療前1 d食流食,治療前1 d晚上服用硫酸鎂,治療當天對患者進行導尿、留置導管、灌腸,治療前30 min通過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對治療區皮膚進行脫氣、脫脂、備皮,建立靜脈通道,患者呈俯臥位,在超聲下進行脫氣水囊推擠下腹部腸道、灌注膀胱,建立安全聲通道,對患者使用咪達唑侖、芬太尼進行鎮痛鎮靜,使用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JC200型聚集超聲系統,焦點設置為1.1 mm×1.1 mm×3.3 mm,頻率設為0.5~2.0 MHz,治療頭焦距設置為145 mm,使用350~4 000 W進行點輻照,時間400~3 900 s,由體部向底部、由遠程向近場、由大到小進行治療。
1.4 觀察指標分析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影像學改變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臨床癥狀包括血紅蛋白低、痛經、月經量增多。使用數字疼痛分級法(NPIS)評價患者疼痛程度,分數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強烈。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癥狀情況比較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皮膚燒傷、腸穿孔、膀胱損傷、神經損傷等不良反應;治療6個月后,30例繼發性貧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35例痛經患者NPI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40例月經量增多患者月經量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癥狀情況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癥狀情況比較(±s)
?
2.2 治療前后肌瘤體積及肌瘤內血流信號情況比較 治療6個月后,超聲檢查顯示,子宮肌瘤體積明顯小于治療前(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肌瘤體積及肌瘤內血流信號情況比較(±s,cm3)

表2 治療前后肌瘤體積及肌瘤內血流信號情況比較(±s,cm3)
?
2.3治療前后肌瘤內血流信號情況比較治療6個月后,肌瘤內血流信號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肌瘤內血流信號情況比較
子宮肌瘤為育齡女性中常見疾病,臨床治療的目標是切除或縮小肌瘤,進而達到解除或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的目的,傳統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會將患者子宮一同切除,對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較大影響[3-4]。近年來,隨著外科手術技術不斷發展,高強度聚集超聲治療方式在臨床上逐漸廣泛應用,屬于熱療方式,對靶區釋放超聲波,使其溫度驟升,進而使目標組織血管閉塞、凝固壞死,逐漸纖維化,達到治療的目的[5-6]。
高強度聚集超聲治療能保留患者子宮,同時,治療效果顯著,治療機制為通過超聲波透過人體組織聚集在特定靶區,通過超聲的機械效應、空化效應、高溫效應,升高靶區溫度至60℃~100℃,對靶區組織進行破壞,促使肌瘤細胞壞死、鈣化、纖維化、液化。通過高強度聚集超聲治療,患者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患者術后恢復較快,保存患者子宮的生理功能,在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方面具有重要意義[5-7]。但治療中需規范操作,否則易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包括以下幾點:①做好術前準備,包括患者心理護理、腸道準備及皮膚準備;②掌握患者適應證,術前了解患者病史,精確定位肌瘤位置;③治療中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及時與患者溝通,保證患者具有較高依從性,出現問題及時處理;④治療后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8-9]。本研究中,治療6個月后,30例繼發性貧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35例痛經患者NPI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40例月經量增多患者月經量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6個月后,超聲檢查顯示,子宮肌瘤體積明顯小于治療前(P<0.05);肌瘤內血流信號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在治療中均未出現皮膚燒傷、腸穿孔、膀胱損傷、神經損傷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應用高強度聚集超聲(HIFU)治療子宮肌瘤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縮小患者肌瘤,改善患者肌瘤內血流信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