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

近日,上市股份行光大銀行交出了一份頗為亮眼的2020年成績單。
在過去的一年中,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復雜嚴峻的經營環境,光大銀行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戰略目標,核心經營指標站上新臺階,綜合競爭實力顯著提升。
報告顯示,2020年,光大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424.8億元,同比增長7.3%;凈利潤379.1億元,同比增長1.2%。在資產質量方面,不良貸款額較上年末下降5.5億元,不良貸款率1.38%,較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不良率降至近年來最低。
2018年,在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帶領下,光大銀行喊出“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2020年,光大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經營效益強勢增長,理財服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297.2%;此外,代理服務手續費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9.8%;云繳費中收貢獻快速提升,同比增長37.0%。
在業績發布會上,光大銀行著重介紹了該行的云繳費業務。
“我是云繳費的首席代言人。”董事長李曉鵬在業績發布會上對媒體如是說。在他看來, 云繳費是光大的一個寶貝,未來會越來越大、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靈活。
2020年,光大銀行遵循數字光大發展戰略與“敏捷、科技、生態”戰略轉型要求,發力建設“創新型銀行”,持續迭代手機銀行豐富用戶體驗,深度打磨云繳費提升用戶價值。3月29日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在談及客戶基礎時稱,目前光大銀行的個人客戶達到1.23億,三大APP的客戶1.32億。
李曉鵬所提及的這三大APP正是:手機銀行、陽光惠生活與云繳費三大APP累計用戶比上年末增長63.37%,月活用戶(MAU)3,847.3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78.50%。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19,176.4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42%。
其中,云繳費業務表現尤其亮眼。
據悉截止2020年末云繳費累計接入項目10,040項,比上年末增加2,837項,增長39.39%;累計輸出平臺575家,當年新增160家,增長38.55%;直聯客戶5,031.9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876.69萬戶,增長335.56%;直聯客戶月活用戶1,240.22萬戶,新增1,137.30萬戶,同比增長1,105.05%;
近三年累計繳費用戶7.17億戶,服務活躍用戶5.09億戶,比上年增長34.67%;繳費筆數18.65億筆,比上年增長13.37%;繳費金額4,037.63億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5.85億元,同比增長37.00%。
李曉鵬在業績發布會上坦陳,“光大銀行目前有5億云繳費用戶,其中有5000萬是直聯客戶,如果有更多的云繳費客戶轉變成直聯客戶,光大銀行的客戶基礎將大幅擴大。”
據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光大銀行內賦能的不斷增加,其中錢包客戶達到了100多萬,同時月活用戶達到1200多萬,增幅非常快。去年,云繳費業務為銀行帶來凈增收約4個億。
“云繳費業務是10年磨一劍”,業績發布會上光大銀行副行長齊曄坦陳。通過光大在系統、投入等方面的十年打磨,當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便民繳費服務平臺。
據了解,光大云繳費自成立起聚焦便利性金融,依托創新開放的服務模式,不斷加強跨界生態賦能,持續領跑便民繳費產業。目前,光大云繳費已經與微信、云閃付、美團、愛奇藝等各類大型機構以及幾十家銀行同業等550余家大型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基本實現中國主流服務平臺全覆蓋。
去年11月,光大銀行云生活事業部總經理兼光大云繳費科技公司總經理許長智曾介紹,云繳費是光大集團及光大銀行踐行普惠金融、探索金融創新的重要“名品”。云繳費一端連接收繳單位,一端連接各大線上平臺,將中國各類繳費服務、各種繳費渠道、支付結算功能進行標準化整合,讓用戶隨時隨地通過任何渠道,都可輕松繳費。
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光大云繳費運用新技術,不斷強化科技系統能力,提供接口、小程序、H5、APP、托管平臺等多種解決方案,單日系統支持能力達1億筆以上,交易處理時間小于100毫秒,TPS達5000筆/秒,系統能力顯著提升,為云繳費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系統保障。
與此同時,光大云繳費深研便民繳費市場,連續6年發布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近期于金融街論壇發布的《繳出新生活——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獲新聞聯播、央視新聞直播間、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報道,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光大將繼續擴大繳費項目和平臺的輸出,會持續深耕政務和企業繳費;不斷發掘用戶價值;不斷產生新的繳費業態,包括出行、商超、醫保、社保、教育等;云繳費的機制、體制會不斷深化,持續擴大品牌宣傳。
在發揮平臺經濟規模優勢的基礎上,光大云繳費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質效。據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透露,“通過持續簡化操作流程,優化客戶體驗,推出云繳費APP 3.0版本,推出繳費錢包和財富錢包等繳費場景下的金融產品,積極打造‘金融+生活一體化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