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4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措施,拓寬個人賬戶資金使用范圍,減輕群眾醫療負擔。具體來看,職工醫保主要有4個方面的變化。會議確定,拓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允許家庭成員共濟,可用于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費用,探索用于家屬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等個人繳費。
家庭成員之間不能共享醫保資金,醫保資金沒能做到“物盡其用”,使用效率不高,這是醫保制度實施以來存在的問題。比如2016年浙江省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收入229億元、支出183億元,當年結余46億元,累計結余360億元。
不僅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醫保在很多方面也不能報銷,如很多地方的醫保只能專款專用,而這恰恰也是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癥結所在。雖然廣州、深圳等地有規定,參保人醫保卡里的錢可以給家人使用,但卻又設置一定限制。這極大地限制了醫保效力的發揮。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拓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允許家庭成員共濟,這將是醫保制度的一次很大的進步,能更大程度地發揮醫保作用,極大地提高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這樣也更合情合理,醫保的個人賬戶資金屬于個人所有,雖然持有人不應進行倒賣牟利,但給家庭成員共享,可以避免醫保資金浪費,也能有利于醫保卡持有人盡到對家庭其他成員的相互扶持、贍養或撫養等責任與義務。
另外,會議還確定,將更多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單位繳費不再計入個人賬戶……這些措施的實施,都有利于更好發揮醫保作用,讓醫保更“貼”民生,更好惠及民生,更加凸顯與強化醫保的民生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