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在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有一個村莊,名叫華溪村。就在幾年前,貧窮仍是華溪村的代名詞。
2019年11月,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決定將華溪村確定為“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萬企幫萬村示范基地”,餐飲商會黨支部與華溪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在商會摸底之后,最終我們選定了10家企業參與華溪村幫扶,共幫扶9家貧困戶,一企一戶對口幫扶他們發展農家樂。”陶然居集團董事長、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會長嚴琦介紹說。
2019年12月24日,華溪村偏巖壩農家樂一條街正式開門營業。“有了這個產業,他們在小康路上就有了奔頭!”嚴琦說。去年一年,盡管受疫情影響,華溪村農家樂仍接待各類團隊200余個,服務游客上萬人次。
陶然居集團對口幫扶的花大姐一家是華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花大姐勤勞樸實,男主人身體不好,家庭很困難。
要幫就要動真格。嚴琦說:“我親自擔任總指揮,我們公司副總專門擔任駐村負責人,負責推進幫扶工作。”他們幫助采購和安裝了開辦農家樂所必需的床及床上用品,備齊了桌椅及鍋碗瓢盆等廚房用品,還免費為花大姐提供廚藝培訓和現場指導。
去年過年,花大姐打電話告訴嚴琦,春節生意很好,希望多學幾道菜品。嚴琦趕緊派公司行政主廚——中國烹飪大師、重慶青年名廚聯誼會會長陳小彬到華溪村現場教學指導,幫助花大姐提高菜品質量。
為了幫花大姐提高農家樂熱度,陶然居集團還開放了公司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替她宣傳,使她的農家樂“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店”,很多市民慕名前往。
花大姐告訴記者,她非常感謝嚴琦和商會提供的幫助。她說,自對口幫扶以來,嚴琦經常“回家”看望,今年回得更勤了,一個月就好幾次,每次吃住都在她家,就像親人一樣。
勁力酒店對口幫扶的“華溪77號”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11月5日,勁力酒店與戶主焦大澤簽訂幫扶協議,并派出公司黨支部書記周媚,負責推進幫扶工作。
11月27日,勁力酒店捐助的第一批床單、被套、餐具、消毒液等物資到位。2020年1月7日,勁力酒店又將空調、熱水器、不銹鋼操作臺等物資送來。兩個多月后,受疫情影響的勁力酒店尚未全面復工,但得知焦大澤需要廚師支持,勁力集團董事長李亞麗二話不說當即拍板,安排3名廚師對農家樂的菜品質量進行指導……
楊光會鮮貨火鍋幫扶的馬世文一家同樣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夫妻倆都是50多歲,和25歲的兒子共同經營農家樂。
“一開始我們派專業人員去他家待了一個多月,手把手提供幫助。”楊光會鮮貨火鍋董事長楊光會說,先是將他們的房屋改造成能夠經營餐廳和客房的標準,接下來是物資物品的準備。“所有的餐飲用具全都是我們為他配備的。”楊光會說,從重慶到石柱,他們拉了滿滿幾大卡車。
硬件支持的同時,軟件也不能落下。為了把聯系戶培養成合格的餐飲人,楊光會派專人手把手教,之后又讓馬世文的兒子直接到公司接受培訓,直到可以自立門戶。
自從和馬世文的農家樂結對后,楊光會特意將公司的團建活動放在這里。
“就在家里一起開農家樂吧。”前年春節,女兒女婿回家過年,花大姐勸他們別再出去打工了。有政府支持,又有餐飲商會幫扶,她相信農家樂一定能順利開起來。
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對的。在女兒女婿的幫襯下,花大姐的農家樂生意蒸蒸日上。遇上人手不夠時,他們還會請人幫忙。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花大姐說生意就還不錯。
花大姐告訴記者,開農家樂之前,一年忙到頭,收入只有萬把塊錢;開農家樂以后,生意好的時候,1個月收入就能達上萬元。
對花大姐來說,生活幸福指數有了明顯提升。以前,女兒女婿長年在外打工,自己在家幫忙照顧小孩,長時間無法相聚。現在,自己給自己打工,單單這份自由就讓她倍感愜意。
花大姐表示,今年她想擴大經營范圍,不僅讓游客吃得好住得好,還想讓游客把當地農產品,如臘肉、香腸、豆腐乳等帶回家,擴大增收渠道。
馬世文經營的農家樂共三層,兩層處于使用狀態,每層主體面積104平方米,這個面積在9家中算比較小的,他后悔當初沒有把房子建得更大。他的農家樂有客房6間,8個床位,能容納五六桌客人同時就餐。他家提供的團餐多為三四百元一桌,包括不少當地野菜和土家族特色菜。旺季從“五一”持續到“十一”前后,經營收入可達每月一兩萬元,淡季也有兩三千元。
自從經營農家樂,馬世文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精神面貌也從根本上發生改變。
楊光會對馬世文兒子的變化贊不絕口。她告訴記者,以前,馬世文的兒子在外地一家服裝廠打工,工作生活按部就班,但經營農家樂以后,他的自主意識明顯增強,就像換了一個人。
“從開始只會打工到現在為了自己的事業虛心學習,遇到不懂的情況,他還會主動給我們發信息。”楊光會說,問他經營情況時,說得井井有條,這是一個年輕人最大的改觀。
在餐飲商會組織下,陶然居、秦媽、梁平張鴨子、勁力酒店、楊光會鮮貨火鍋、南山鮮龍井火鍋、重慶火鍋天下宴、天堯酒店、石柱陳田螺餐飲、石柱土家碉樓餐飲共10家餐飲企業組團參與對口幫扶,總共投入150萬元,幫助農戶實施農家樂基礎設施改造。
“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目前除3家正在重新調整裝修外,已營業的6家僅去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前三天接待游玩的客人就超過2000人次。”嚴琦說。
如何積極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支持華溪村發展?
陶然居集團將發揮在餐飲行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在華溪村建設“土家寨子——陶然居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運營中心”,帶動華溪村農家樂產業和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對于華溪村現有產業產品的銷售,將通過開放和鏈接餐飲商會線上銷售平臺、開設線下扶貧超市等方式,幫助當地農特產品打開銷路,打造品牌。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農家樂經營中,淡旺季是突出特點。如何利用好這一特點,嚴琦反復思考,認為依托“土家寨子——陶然居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運營中心”,打造“鄉村振興產教融合學院”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嚴琦解釋,可以以產業鏈帶動的方式,引入與農家樂產業相關培訓項目,開展長期技能人才培養。在“鄉村振興產教融合學院”,組織參訓學員旺季時參與農家樂經營實踐,淡季時回歸課堂,這樣既不會讓農家樂經營戶負擔人力成本,又能開展長期的人才培養,解決華溪村當前主要存在的人才短缺、村民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從而有效促進就業創業。
“我將帶領陶然居集團和餐飲商會在現有工作基礎上,以‘龍頭企業+產業帶動+品牌驅動的模式,動員組織全市100家知名會員企業參與,幫助當地打造100家農家樂院落群,助力華溪村打造美麗鄉村旅游目的地,使華溪村成為升級版的網紅打卡地。”對于華溪村未來的發展,嚴琦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