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明 牟聯英
一、選好雞種
應選擇品質好、適應性強、風味獨特的地方肉雞品種,如湖南湘黃雞、嶺南黃雞、云南武定雞、鄭州紅雞等。
二、做好育雛準備工作
1.時間選擇。一般育雛工作大都在春季進行。因為春季氣溫適中,適合雛雞的生長發育,雛雞成活率較高、生長速度較快。
2.用品準備。認真檢查和修好育雛雞常用的飼料槽、飲水槽、雞舍、保溫設備等,將雞舍內外環境打掃干凈,并準備好育雛雞常用藥品和疫苗。
3.環境處理。用百毒殺藥液對養雞場地和墊料進行徹底的消毒。如果是在地面平養雛雞,可在地面鋪墊30厘米厚的木屑或秸稈,以利于保溫,減少雞白痢病的發生。在雛雞進舍前3天,應對雞舍進行加溫預熱,使舍內溫度保持在33℃左右、濕度保持在65%左右。
三、做好雛雞飼養管理工作
1.及時喂水。對1日齡雛雞,喂食前可用8%的糖水溶液供雞飲用,以提高雛雞成活率;對2~5日齡雛雞,喂食前可用0.02%的高錳酸鉀溶液供雞飲用,以提高雛雞的抗病能力,防止雛雞感冒。
2.及時喂食。雛雞飲水后3小時,及時投喂用熱水浸濕的碎米或小米等飼料。3天后,改投全價配合飼料,讓雛雞自由采食。
3.飼養管理。對初次開食的雛雞,要進行人工訓練啄食,飼喂量要逐日適當增加。在使用全價配合飼料時,千萬不要添加抗生素和其他違禁藥品。如果要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可在飼料中適量添加洗凈切碎的青菜葉。投喂飼料應堅持定時定量原則。20日齡后,可在飼料槽中添加適量的沙礫,以提高雛雞的消化能力。在夜間,雞舍內要有人員值班,以便隨時觀察舍內溫度,防止舍溫不勻而造成雛雞脫水,并防止雛雞扎堆取暖而使下層雛雞被壓死。
4.溫度調節。雞舍內的溫度是否適宜,是雛雞養殖成敗的關鍵。剛出殼的雛雞,自身溫度調節能力很差,所以雞舍內的溫度要保持在33℃左右。以后每隔3天,降低0.5℃,直到降溫至與外界溫度持平為止。確定舍內溫度是否適宜,除了用溫度計觀察外,還應觀察雛雞的活動表情。如果溫度適宜,雛雞會很活潑、食欲良好、分布均勻、飲水適當,睡覺時不扎堆、不尖叫、很安靜。
5.通風換氣。雛雞新陳代謝旺盛,每天的排糞量較多。糞便被微生物分解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嚴重影響雛雞的正常生長。因此要隨時打開雞舍窗口進行通風換氣,以排出有毒氣體和二氧化碳,增加舍內氧氣量,滿足雛雞健康生長發育的需要。
6.光照管理。對1~4日齡的雛雞,每天采用2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為4瓦/米2。以后每隔4天減少0.5小時光照,直到白天與夜間的光照時間持平為止。每隔4天,把雛雞放到舍外去活動、曬太陽,以增強其體質,提高雛雞的飲水和覓食能力,加快其生長發育速度。
7.密度調節。1~3日齡雛雞,養殖密度控制在100~130只/米2;4~7日齡雛雞,養殖密度控制在80~110只/米2;8~14日齡雛雞,養殖密度控制在50~80只/米2;15~21日齡雛雞,養殖密度控制在30~60只/米2;22~30日齡雛雞,養殖密度控制在20~40只/米2。
8.防疫消毒。對各種養雞用具和雞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對雞舍內外環境,每天要打掃干凈,保持環境干燥衛生。對雞群中的強雞、弱雞、病雞等,要進行分群飼養。對健康雞,要按計劃進行疫苗接種,以提高雛雞的抗病能力。
四、做好青年雞的生態放養管理工作
1.選好場地。可選擇通風良好、環境清潔、光照充足、無污染的果園或草地等做養殖場地。先用尼龍網將整個養殖場地圍住,然后按每5畝的面積,用尼龍網隔成小區,以防止青年雞被盜或逃跑。
2.建造雞舍。在養雞小區內,選擇地勢平坦處修建雞舍。先用木棒捆綁成雞舍木架,長20米、寬5米,木架頂部和四周用帆布遮蓋和圍住,并用小鐵絲將帆布與木架連接牢固,以防止大風吹走帆布;雞舍內每隔50厘米高橫放1根直徑為6厘米的竹竿,分三層橫放,間距50厘米,每根竹竿與木架用小鐵絲捆綁,確保雞舍牢固,用作青年雞平常避風擋雨和夜間的棲息場所;每層竹竿下面鋪一層塑料布,布上放些木屑,便于每天清除雞糞時,可直接拉出塑料布,把雞糞倒入垃圾車中,運出舍外進行無害化處理。
3.放養密度。應根據果園或草地植被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雞的放養密度。一般在果園內,規格為1公斤/只的青年雞,放養密度以控制在300~400只/畝為宜。隨著青年雞的長大,應適時降低養殖密度。在雞舍外,應根據青年雞的大小,合理設置水槽和料槽,以保證每只雞都能吃飽食、飲足水。
4.免疫接種。按照計劃和要求,及時接種雞新城疫、馬克立、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疫苗,以防止各種傳染病的發生。
5.雞的訓練和日常管理。在晴好天氣,可把雞只趕出舍外放養,讓其逐漸適應外界環境。放養的時間和距離,可逐漸增加,開始距離稍為近點,途中設置多個精飼料補充點和多個飲水點,飼料中可適當添加維生素C,以提高雞只的抗病能力,減少應激反應的發生。對剛放出去的青年雞,飼養人員應用飼料引誘,或者采取吹哨子的方法,使雞只產生條件反射,迅速到達指定地點覓食。青年雞在野外放養時,每天要補充精飼料1~2次,供給飲水2~3次。如果有大風或大雨天氣出現,應及時將雞只趕回雞舍,以防止雞只丟失或被雨淋而生病。另外,還要隨時注意老鷹、野貓等敵害的襲擊。雞在舍內棲息時,應減少外來人員進出,保持環境安靜。春末夏初,天氣變化大,應做好雞的保溫防寒工作。給雞更換飼料時,要做好平穩過渡工作。做好雞常見病害的防治工作,可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抗菌消炎藥品,以防止雞白痢病的發生。1公斤/只以上的青年雞,特別容易患球蟲病,可在每公斤飼料中添加氯苯胍150毫克,連續投喂3~4天。
(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農業服務中心? 周世明? ?牟聯英? ?郵編:4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