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森,吳 明
現有的穩態工況法檢測汽油車和柴油車的廢氣排放時,其檢測結果受底盤測功機的加載負荷影響較大。當加載力減小時,檢測廢氣排放值將減小。如果計算機記錄的檢測過程原始加載力符合標準規定的加載力,而電渦流機的實際加載力比標準規定的加載力或記錄的原始加載力偏小很多,則可判定為虛假檢測。為了保證檢測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客觀性,在這里和大家探討一種快速、準確驗證加載力真實性的方法。
對于底盤測功機控制系統來說,計算機程序通常把標定程序與檢測程序分開,這就有可能會出現標定程序很規范而檢測程序不規范,在標定程序里傳感器的力與電信號之比是規范的,而在檢測程序里卻不規范,導致實際加載力小于規定加載力或記錄的原始加載力。在ASM工況法檢測中,出現NO值很小。而在加載減速法檢測中,加速踏板限位后測得的輪邊功率增大,而廢氣值減小。
在計算機記錄的檢測過程原始數據中,計算機可以自行對加載力進行修正,使之符合規定的加載力要求,因此,通過檢查過程數據是很難驗證真實加載力的。
輕型車底盤測功機可以采用ASM5025工況進行驗證。
(1)根據統計,當底盤測功機的測試車速為25 km/h時,臺架阻力功率Pt≈0.32 kW,臺架阻力Ft=Pt×3 600/v=0.32×3 600/25=46.1 N。按照標準規定,底盤測功機加載功率Pg=RM/148,則底盤測功機的加載力Fg=Pg×3 600/v。設電渦流機的加載力Fj=Fg-Ft=3 600×Pg/25-Ft=3 600×RM/(148×25)-46.1=1 170 N,計算所需車輛的基準質量RM=(1 170+46.1)×148×25/3 600=1 250 kg,輸入所檢車輛的整備質量=RM-100 kg=1 250 kg-100 kg=1 150 kg,規定的電渦流機恒定加載力Fj=1 170 N。當車輛在1 170 N恒力控制下穩定加載,且車速穩定在25 km/h檢測時,測得電渦流機的加載電流為Ij。
(2)進入臺架慣量標定程序,采用自由(加載恒力為0)和恒力加載(加載恒力為1 170 N)兩次滑行法檢測底盤測功機的基本慣量DIW。在1 170 N恒力加載控制下滑行測試,測量車速點25 km/h對應的電渦流機加載電流為Id。按照《汽車排氣污染物檢測用底盤測功機校準規范》(JJF 1221—2009)中的公式(9),計算底盤測功機的基本慣量DIW。當計算得到的基本慣量允許值在銘牌標稱值的±2.0%,可確定Id是真實值。在近似相同的電渦流機溫度和轉速下,電渦流機的加載電流越大,則加載力越大。若Ij較小于Id,則可驗證該臺架ASM工況檢測程序中實際的加載力達不到規定的加載力要求。
檢測底盤測功機的臺架基本慣量時,為了保證真實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采用外在的測量儀測量滾筒的瞬時車速和瞬時時間,可防止計算機自動修正滑行時間。
在重型車底盤測功機上驗證檢測程序中加載力的真實性,可使用一臺輕型或中型柴油車,采用恒力控制或恒速控制,在穩定車速檢測工況下記錄車速vj、檢測加載力Fj和加載電流Ij。
進入臺架慣量標定程序,采用自由和恒力Fj加載兩次滑行法檢測底盤測功機基本慣量DIW,測量在檢測加載力Fj、車速點vj下對應的加載電流Id,計算臺架基本慣量DIW。當計算得到的基本慣量允許值在銘牌標稱值的±2.0%,以Id作為真實值,將Ij與Id進行比較來驗證檢測程序中加載力的真實性。
(1)通常情況下,底盤測功機都安裝有加載電流表(圖1)。若沒有安裝加載電流表,也可以使用萬用表測量電渦流機的電流。

圖1 底盤測功機上的加載電流表
(2)采用手機攝像電流表的方法進行定性驗證。當臺架和電渦流機熱機后,分別測量車輛基準質量為900 kg、1 200 kg、1 500 kg在車速點25 km/h、標準規定的加載恒力下對應的電流值,計算基準質量與電流值的二次回歸方程或列出其對應表,從而得到該臺架不同車輛整備質量對應的加載電流值。由于電渦流機的熱衰退性,對應的加載電流值只能增大,不允許減小,通常同一檢測站相同型號電渦流機的二次回歸方程差異很小。
(3)電流表的準確性可以用萬用表來進行核查。考慮綜合誤差,驗證的控制誤差不宜太小。
柴油車檢測程序廢氣值的驗證:進入檢測程序,不插入取樣管,用標準濾光片插入不透光煙度計,NO廢氣儀充入標準氣體,在加載減速工況法下檢測,驗證檢測值與標準物質量值是否基本一致。汽油車檢測程序廢氣值的驗證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