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非常感謝!”2021年3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在遼寧省軍區沈陽第十一離職干部休養所會議室門口,周長青所長和雷斌政委緊握著一位高個白發、戴著金絲眼鏡老人的手連聲道謝。這位高個白發老人就是遼寧省軍區政治部原副主任、現年87歲的離休干部王成本。剛才,他又向所里提出精心精細精準服務新建議,得到所領導的稱贊。
這位有66年黨齡的離休干部,離休后為黨委當好參謀,做好橋梁,作好表率,任老干部管委會主任已經10年了。這10年里,干休所連續6年被上級評為先進干休所,省軍區3次,沈陽軍區2次,全軍1次。王成本多次被評為省軍區和原沈陽軍區先進離休干部。2019年底,他被軍委國防動員部評為“先進老干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老共產黨員、革命老兵的贊歌。
“作為管委會主任,我要當好參謀”
1934年2月,王成本出生在吉林省德惠縣。1948年12月,他懷著一腔熱血參軍報國。195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陽光哺育下,他從士兵一直干到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榮立三等功一次,被原沈陽軍區評為二級先進工作者一次,榮獲勝利功勛榮譽章。1989年5月,他光榮離休。因工作需要,2010年初,他被選進遼寧省軍區第五干休所黨委班子,任所黨委委員。第二年初,他又兼任所管委會主任。
上任后,他主持召開第一次管委會會議。“管委會的主體是老干部,本所老干部大多數是省軍區機關退下來的老同志,覺悟高、級別高,經歷豐富、素質全面,發揮這些能參善謀老干部的集體智慧,助推單位發展,給所黨委當參謀上大有可為。”他的話語得到大家響應。接著,他組織大家認真分析建設形勢,琢磨著如何協助黨委爭創先進,最終形成黨委必須轉變觀念、采取科學方法、營造爭先氛圍等助推爭先創優建議呈送到所黨委,得到了黨委班子一致贊同。
從那時起,每年年初,工作部署時,抓什么重點,他都提出一些建議。任管委會主任第二年,他又提出人性化、親情化、個體化“三化”服務建議,使服務向縱深推進,把服務向躺、癱在床上的弱勢群體傾斜,當親人幫扶。不久,過重陽節時,所里食堂做好飯菜,各選幾樣送給不能來的老干部和遺屬嘗嘗。這些行動,感動了不少老干部和遺屬。
此后,他又提出:除抓好上級部署主題教育外,在服務老干部主業方面,提出精心精細精準“三精”服務建議,強化“四代一幫”:代交、代購、代辦、代取;幫重點困難戶解難。
經過全所工休人員的團結努力,他上任管委會主任當年年底干休所被省軍區評為先進干休所。此后,干休所多次被省軍區評為先進。2016年,干休所爭奪全軍先進干休所。
對工作一些漏洞,他及時發現及時提出建議堵漏。2018年,新所成立后,一次開黨員大會,把家屬給忘記了。他發現后,及時告訴所領導,除有老干部支部外,還有家屬黨支部,及時給黨委補臺。2018年年終總結,表彰先進老干部、先進老干部家屬時,把一位家屬的名字給落下了。他就找到所領導建議:“補上名單,找這位家屬解釋,在正規會上再正式公布一次。”所領導立即補救,這位家屬非常感動。
大院住宅樓58棟,外面長廊兩頭雨搭頂板受損晃蕩。他發現后,立即向所長匯報,建議抓緊修受損雨搭。干休所結合安全整體改造,一起修整此破損雨搭。后來,他發現58棟樓頂樓有一個安全通道,被人給鎖上了,占為己有,放置雜物。他向所長說明這是安全隱患。所長立即領著有關人員把此通道打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這些年,他堅持定期召開管委會,廣泛征求意見,幫助干休所分析形勢,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建設目標,提出許多建設性建議,95%以上被所黨委采納。“管委會發揮參謀作用時要擺正位置,不能把自己凌駕于黨組織之上,必須在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會前我們可能隨便提意見建議,一旦黨委研究決定的事情,就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沒有意見要執行,有意見也要執行。”他對老干部管委會成員說。事實證明,他們的建議絕大多數是正確的。
“作為老干部,我要當好橋梁”
管委會在疏通老同志思想疙瘩,融洽工休關系上有著自身的優勢。老同志經歷相似,愛好相同,語言相通,有的還曾經一起共過事,便于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充分發揮老干部的協調優勢,在工休之間、官兵之間搭建橋梁,有效促進矛盾化解、融洽工休關系。
任管委會主任后,王成本及時反映老干部和家屬意見和愿望,使干休所及時掌握情況,及時處理。每當遇到所里遺屬之間鬧鄰里糾紛,老干部與子女之間鬧矛盾等問題,所領導不便于參與進去的時候,他便主動出面幫助解決矛盾,有耐心、有招法,不急躁,一遍做不通就多遍,直到思想工作做通。
省軍區大院內居民很多,卻沒有一家大型超市,生活購物非常不便。2019年下半年,經省軍區有關部門做工作,遼勤集團同意在大院辦一個服務官兵和居民的大型超市。選址,覺得58棟樓下合適:一是有幾間閑置空房;二是臨街進貨缷貨方便。省軍區機關經過考察,就覺得這個地方最適合辦超市。
超市一旦建立,樓下勢必人聲鼎沸,會影響老干部休息。聞此,一些老干部及其子女不同意在這里建立超市。超市進駐大院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省軍區機關有關部門和遼勤集團考察結果及方案送達干休所征求意見。王成本立即組織召開干休所老干部管委會有關同志開會,專題研究此事。他說:“我也住在這個樓。作為老黨員、老干部,在關鍵時刻不能給組織甩包袱、添麻煩。省軍區機關利用這些閑置的房屋辦服務大院官兵和居民的超市,我們老干部應該支持。”他的話語,贏得大家一致同意。會后,他與管委會有關同志分頭到58棟老干部家做思想工作,分析辦超市利大于弊,贏得大家贊同。于是,遼勤超市順利地進駐遼寧省軍區大院。
“作為老黨員,我要當好表率”
管委會主任是一個苦差事,王成本的身體不好,有多種疾病。“老伴和孩子多次勸我別干了,別遭那份罪了。自己也曾打退堂鼓,但一想到自己是受黨培養教育幾十年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戰士,為干休所的建設出點力,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這樣說。
2014年5月29日,他做了膀胱手術,身體虛弱。術后,他陸續住院做化療。有3次,他剛做完化療出院回家,就參加所黨委會研究所里工作。
隨著年齡增大,身體體弱多病,體力大不如從前。于是,2018年3月,兩所一個支部部分人員合并成新所時,他向新所領導遞上辭呈:“我做了膀胱手術,身體虛弱,不適合做管委會主任。”可是,新所領導不同意他辭職。
原來,新所成立后,新老所領導交接工作時,老所長建議:“王成本主任德高望重,應該留住他,發揮作用。”新所領導采納了老所長的建議。
“我確實存在一些畏難情緒,已逾古稀之年,還多年有病,身體條件不允許;建設形勢逼人,讓我感到擔子沉重。但作為一名老黨員,想到組織的多年培養和信任,我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服從。黨叫我繼續干,我就干下去。” 他向新所領導這樣表態。就這樣,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干休所建設中。
2020年9月27日至29日,他在陸軍總院做膽囊切除手術,3天做了兩次手術。手術醒來,看到所領導來了,他開口第一句話:“我沒有事兒,所里當前改建怎樣?”聞此,所領導很感動。當聽到改建順利,所里面貌一新時,他術后憔悴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作為一名老黨員、所黨委委員、管委會主任,他從不搞特殊。他說:“作為老黨員,我要當好表率。”他生病住院,家里老伴身體不好,照顧不了他。所里想派戰士在他手術期間照顧他。他說什么不同意。他說:“我要模范遵守上級規定。不能搞特殊。”今年他87歲,老伴84歲,都是耄耋之年。但是,他只要能動,就堅持到食堂就餐,不讓戰士送。他就是這樣,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模范帶頭落實上級要求和本所黨委的決定。
每逢重大節日,他作為所里書畫組成員、歌唱組成員,帶頭參加所里各種活動。他創作三句半、快板、詩歌,組織老干部演出;所里組織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座談會,他帶頭演講;積極組織所里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使傳承紅色基因活動成為這個干休所的亮點。2020年年底,干休所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