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既是我們黨一路走來的政治優勢,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求。用好作風建設這個傳家寶,推動干部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拼搏奮斗在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深入學習黨百年歷程中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讓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等優良作風薪火相傳。
[關鍵詞] 高質量發展;" 政治能力;" 作風建設;" 黨史學習教育
[中圖分類號] D261.3"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1)06-0079-03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順利開局和黨喜迎百年華誕兩個重大歷史節點交匯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命運及人民福祉的高度,系統闡述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要求“要立志做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強調指出“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1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既是我們黨一路走來的政治優勢,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求。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國內發展任務艱巨,干部隊伍作風整體向好,但與高質量發展不適應、不平衡、不匹配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的干部政治能力和理論武裝不夠過硬,把握全局和應對復雜局面本領不足;有的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擔當不夠,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樹得不牢,離“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要求還有差距,等等。作風建設關系黨的形象、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面對干部作風存在的新問題,特別要突出強化干部的擔當意識和為民情懷,既持之以恒做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又與時俱進開優良作風的創新之舉,推動干部為黨分憂、為民盡責。
深化政治理論武裝,凝心鑄魂,振奮精神
政治能力和理論素養是干部作風的源頭活水,對干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站位格局和精神狀態有著深遠影響,事關黨中央決策部署能否得到堅決有力貫徹執行。一要提升政治能力,勇擔政治使命。對黨忠誠,是黨的優良作風的“根”和“魂”。加強干部政治素質考察、政治能力訓練和政治實踐歷練,幫助干部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例,黨員干部更應在首善中率先,要樹立副中心意識、堅持副中心標準、創造副中心質量,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時刻站在“一核兩翼”“首都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推動工作,努力為副中心高質量發展作貢獻。二要強化理論武裝,注重知行合一。科學理論武裝是干部作風建設的思想根基。對于新時代的干部來講,加強理論武裝首要任務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創新理論學習的平臺載體,推動干部深入理解把握其中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系統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大智慧、大格局去應變局、開新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廣大干部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三要從嚴政治生活,強化作風養成。“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黨員干部應努力以好習慣養成好作風。從嚴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強化黨性鍛煉,增強政治免疫力。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深入學習黨百年歷程中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讓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等優良作風薪火相傳。
深化正向激勵關懷,加油鼓勁,激發斗志
堅持正向激勵鼓勁,提振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是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關鍵驅動,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打好正向激勵組合拳,推動干部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拼搏奮斗在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一要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搭建干事創業平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牢固樹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擔當、重實績、重公認的選人用人導向,切實將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干部選拔到最合適的崗位。創新干部選拔任用方式,強化政治把關,建立健全多渠道、全方位、貼近式的知事識人體系,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考核,在賽場上選千里馬、在實踐中選實干家。要以區、鄉鎮換屆為契機,重點選拔使用在關鍵時刻、重大任務面前豁得出來、沖得上去、執行力強的干部,在經濟發展、基層治理中能力突出的干部。廣納賢才,統籌用好各年齡段干部,破除隱形臺階,讓整個干部隊伍都有干勁、有奔頭、有希望。二要加強容錯糾錯和關心關愛,激發擔當作為熱情。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進入新發展階段,前進道路上將面臨更多風險和考驗,干部隊伍也將承擔更大的責任和壓力。敢于為擔當者擔當,用心用情去關心關愛他們、提振他們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按照“三個區分開來”1的要求加強容錯糾錯,嚴肅處理誣告陷害、打擊報復等行為,切實為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干部撐腰鼓勁。綜合運用談心談話、職務與職級并行、評優評先、心理疏導等手段對干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對基層干部和一線干部給予更多理解和幫助,在政策、待遇等方面予以傾斜,讓他們安心、安身、安業。
深化全面從嚴約束,弘揚正氣,樹立形象
好作風是管出來的,作風建設的過程也是端正行為、糾偏扶正的過程。要將從嚴約束作為作風建設的防護屏障,定規矩、明要求,讓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時刻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一要健全完善全方位管理監督體系。聚焦“關鍵少數”,對民主集中制等制度落實情況開展政治監督;聚焦窗口單位,通過“四不兩直”、明察暗訪等方式開展現場監督;聚焦重點工程項目、“接訴即辦”等重點工作,深入一線開展專項監督;聚焦重大工作的部署、推進、落實等關鍵時段,以及干部新任職、工作調整等特殊時間節點實施預防式監督,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加強與紀檢監察、公安、司法、審計、信訪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協作,發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作用,構建監督合力,推動形成良好風氣。二要深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指出,黨的領導干部應當強化自我約束,經常對照黨章檢查自己的言行。聚焦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充分運用談心談話、教育培訓等載體,加大對黨內法規的學習教育力度,使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在春風化雨中落地生根,轉化為干部的自覺自律。堅持慎獨慎微,持之以恒審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涵養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深化執政為民情懷,不忘初心,贏得民心
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反映在黨員干部身上就是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服務高質量發展,就要厚植為民情懷,提升為民本領,敢于為民擔當,這也是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要牢記“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主觀上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回顧黨史,從“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再到“以人民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讓人民群眾滿意是作風建設的永恒目標,既賡續傳承,又與時俱進。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內涵和標準也在不斷提升,要準確把握新需求、新期待,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新時期的“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提升為民服務新本領,特別是新時期的群眾工作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干部提出的“七種能力”和“八項本領”中都要求增強群眾工作能力和本領。要善于做新時代群眾工作,主動適應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多、互動意愿強、發展期待高等新特點,切實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下大力氣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接訴即辦、物業管理等,加強民情大數據分析,圍繞“七有”“五性”需求,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未訴先辦,主動作為,不斷錘煉為民服務的新本領。三要一心為民敢擔當,妥善解決好群眾訴求。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有的制度政策在調整變化和具體實施中存在盲點或模糊界線,對于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敢于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敢于向前一步,對不能及時解決的群眾合理訴求不簡單拒絕、不敷衍塞責,以發展的思維、時代的眼光綜合研判,敢于并善于提出合理化的解決辦法,使方法更精準、群眾更滿意,展現出為民擔當的政治本色、優秀品格和為民情懷。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迫切要求新時代黨員干部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要進一步發揚“趕考”精神,保持“趕考”狀態,拿出“趕考”行動,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立志做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N].人民日報,2021-03-02.
[2]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 .求是,2021,(7).
(作者簡介:陳江華,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第19期局級領導干部研修1班學員;論文指導教師:范夢)
責任編輯 / 蔡慶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