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央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先手棋。北京要在緊要處落好融入新發展格局的“五子”,即率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抓好“兩區”建設、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和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推動“五子”齊頭并進,形成疊加效應,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關鍵詞] 新發展格局;" “五子”聯動;" “十四五”開局
[中圖分類號] D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1)07-0066-03
今年是建黨百年,也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北京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要在緊要處落好“子”,即率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抓好“兩區”建設、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和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應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下好“五子”棋,推動“五子”齊頭并進,確保開局之年見到新氣象、取得新突破。
率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是黨中央在科技強國建設中賦予北京的重大責任。從“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意味著要求更高、任務更重、責任更大。北京“十四五”開局如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最重要標志,應更加聚焦,集中發力,力爭率先建成。
最重要的任務是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力辦好國家實驗室,加快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推進在京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推動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入國家實驗室網絡。更加重視“從0到1”基礎研究。發揮好在京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等創新力量作用,聚焦“卡脖子”技術,實施“揭榜掛帥”,加強基礎研究和協同攻關,推動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實現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強化“三城一區”主平臺作用。中關村科學城最具優勢,內生動力強,應發揮領頭羊作用,強化原始創新策源地能力建設,走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最前頭。懷柔科學城應加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形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未來科學城應深化與央企高校聯動合作,辦好“兩谷一園”,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順義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是高精尖產業發展主戰場,應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打造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示范區。發揮頭部企業帶動作用,推動產學研用融合創新;強化中關村中小微企業的培育,催生更多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優化創新生態,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鼓勵企業走好創新路。
把“兩區”建設成為北京改革開放新高地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支持北京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設立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是黨中央賦予北京的極好機遇和重大責任。應堅持一盤棋統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全力打造北京改革開放新高地。
核心任務是制度和政策創新。“兩區”建設共涉及251項任務,政策紅利疊加,含金量很高。目前已累計落地140項,其中全國首創或首批開展的突破性試點政策達12項。還應聚焦重點領域開放,持續深化制度創新,滾動推出一批先行先試政策。抓實自貿區“三片區七組團”,1引進落地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項目。科技創新片區:海淀組團主陣地在中關村科學城;昌平組團重點是生命科學園。國際商務服務片區:朝陽組團主要在CBD和金盞國際合作區;順義組團重點是天竺綜保區和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通州組團主抓運河商務區和張家灣設計小鎮。高端產業片區:亦莊組團關鍵看高端制造、硬核科技產業化,打造智能制造標桿工廠;大興組團重點發展生物醫藥、航空物流等產業。應重點瞄準世界城市名冊企業和世界500強,加大項目引進力度,提供專業化服務。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和金融街論壇,這三平臺是北京為國家開放發展打造的3塊金字招牌,應堅持市場化運作、常態化辦會,推動開放合作。
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發展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也是構筑未來競爭新優勢的戰略先手棋。北京數字經濟競爭力全球第八,涌現了一大批數字經濟標桿企業,人工智能、區塊鏈企業數全球第一,發展數字經濟有良好基礎,應走在前列。
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性工程,“一業帶百業”。5G基站已實現五環內和城市副中心室外全覆蓋,應率先實現全城全覆蓋。推動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打造人工智能開放服務平臺,建設區塊鏈服務平臺。超前布局衛星互聯網、物聯網、新一代超算中心等。實施應用場景“十百千”工程,在冬奧會、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等區域建設一批示范應用場景。數字產業化大有潛力可挖。北京信息服務業營收已過萬億,全國最高。重點是抓好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推動質和量雙提升,推動數據共享開放,堅決守住數據安全底線,加快培育一批數字領域“單項冠軍”。產業數字化主要是數字賦能實體經濟,是新藍海。重點發展數字化車間、智能制造,打造北京智造品牌。抓服務業數字化提升,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積極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利用。培育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支持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場館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繼續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城市。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有效供給能力強可以穿透循環堵點、創造就業和提供收入,從而形成需求能力,打通經濟循環任督二脈。所以,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以優質供給帶動消費升級,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走在前列。加緊傳統商圈改造提升,提高商業街區品質,發展首店經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消費地標。服務消費潛力巨大,需在文化、健康、體育、教育、旅游等方面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發揮“雙樞紐”優勢,用好國際航權,吸引更多入境游,做好消費回流文章。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城市更新是重要抓手,重點是老舊小區、老舊樓宇、老舊廠房改造。特別是老舊小區改造,應堅持分類改造,基礎類主要是抗震加固和節能保溫;完善類和提升類重點是適老化改造、管線改造等,宜多方籌資,撬動更多社會投資。堅持“大京郊服務大城市,大城市帶動大京郊”,補齊農村現代化短板,發展特色農業、休閑度假、精品民宿等生態友好型鄉村產業,打造種業之都,提升都市型現代農業水平。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再上新臺階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北京各項工作都要在這個大戰略下謀劃和推動,跳出北京發展北京,發揮“一核”帶動作用,推動協同發展邁出新步伐。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這對北京是做減量,其實是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倒逼集約高質量發展,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對京津冀來講,則是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2014年以來,北京累計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2800余家,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980余個。疏解必須堅定不移,嚴格執行新增產業禁限目錄,一般制造業應疏盡疏,并支持配合央企總部和在京中央企事業單位向雄安新區等地疏解轉移。高水平推動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和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將綠色理念貫穿各方面,持續開展大氣、水系治理,落實好大尺度綠化任務,建設綠色交易所、自愿減排碳交易中心。堅持一年一個節點,推進城市框架基本成型。有序推進行政辦公區二期、綜合交通樞紐、三個文化設施、通州堰、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高標準運營環球主題公園。建好張家灣設計小鎮、臺湖演藝小鎮。圍繞“3+1”主導功能,1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推動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落實好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任務。主動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建設好“三校一院”。加快京濱城際、京唐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等建設,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高水平推進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深化區域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機制,持續加強永定河、潮白河等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在津冀布局,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
積極發展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經過幾年協同發展,已初步形成了3個圈層,應以此為基礎加強三地合作。在廊坊北三縣、固安、涿州、武清等環京地區打造通勤圈,重點是發展區域快線,加強公共服務配套,更好實現職住平衡。圍繞疏解和承接功能,強化京津、京雄聯動。加強與承德、唐山、滄州、保定、張家口等地產業協作,深化產業政策銜接和園區共建,增強產業配套能力。
“五子”子子相連,涉及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等各環節的循環暢通,本質是制度創新供給的聯動。數字技術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突破口。自貿區的重要特征包括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服務業擴大開放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息息相關。京津冀更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因此,“五子”必須聯動推進,形成疊加效應,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參考文獻]
[1]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N].北京日報,2020-12-07.
(作者簡介:趙雪松,北京市委研究室經濟處處長)
責任編輯 / 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