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發自廣東深圳 南方周末實習生 陳潔玲 馮雅雯

南方周末記者━楊凱奇南方周末實習生━陳潔玲馮雅雯
據企查查整理
梁淑怡━制圖
?上接第1版
吳明意識到重慶豐達的所謂“業務”就是代簽,但他還是簽了協議,重慶豐達支付他每年3萬元的證件掛靠費,并承諾如果到場參加專家評審會,每次“出場費”2000元。“按規定,編制主持人必須參加每一場評審會。我在重慶豐達出了259個報告,實際只到場參會四五次。”吳明說。
吳明稱,本以為重慶豐達只會以自己的名義每年簽100本左右的環評報告,沒想到2019年11月-12月,重慶豐達以他的名義在信用平臺上提交了254本報告表、5本報告書,項目遠涉廣東、浙江、云南、新疆等省份。
環評信用平臺是生態環境部于2019年11月上線的一項監督環評的措施,各地環保部門利用平臺對問題環評機構和環評師進行失信記分、處罰、公示,公眾可在平臺上查看任意一家環評公司編制的報告數量、編制人員和被處罰情況。
“這些報告我一份都沒看過,我也沒在上面簽過字,是他們辦公室的文員模仿我的筆跡簽的。”發現報告過多,吳明曾要求重慶豐達把一些重要報告給他審核一下,對方稱會給他發報告電子版,結果到2019年12月底,“一份報告也沒給我發過”。吳明憤怒了,要求重慶豐達不能再利用他作為編制主持人。
這不是重慶豐達第一次涉嫌偽造環評師簽名。上述肇慶生態環境局通報中顯示,查出重慶豐達租借資質后,肇慶生態環境局約談了重慶豐達的編制主持人、環評師譚艷來,而譚艷來在現場簽名的筆跡與環評報告上的筆跡不一致。
查閱各地環保部門的通報批評文件,重慶豐達常被點名。2019年11月1日,環評信用平臺上線伊始,豐達就注冊了,結果剛過兩個月,即被山西生態環境廳通報。
而對吳明來說,他的環評生涯之后中止了,但不是因為順利解約,是被一起拉入黑名單。
2020年10月,重慶豐達編制的一份環評報告表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山西太原生態環境局列入“黑名單”,那份報告的編制者吳明也連帶著被“拉黑”,全國范圍5年內禁止從事環評工作。
至此,不到一年間,豐達在環評信用平臺上留下了斑斑劣跡:失信記分128分,21條失分記錄。
背后的環評公司網
吳明并不熟悉劉宇新。實際上,收購重慶豐達后,股東及公司主要任職者中都沒有劉宇新的名字。根據工商信息,重慶豐達的股東是王健和深圳市厚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德環保),厚德環保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彭思慧,股東為彭思娟和彭思聰。
吳明回憶,他與重慶豐達的協議,是在深圳華津時代源之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的。這也是家環評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豐達一樣,都是王健。
劉宇新和王健沒有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
被重慶豐達連累拉黑后,吳明經常來往于深圳,向重慶豐達公司索要賠償。他意識到,“這家所謂的重慶公司,整個團隊其實在深圳”。他回憶,公司掛牌的名字是廣東志華環保公司,“有時能見到四五個人,有時十來個人”。他后來打聽到該團隊的實際老板是劉宇新,但劉拒絕與他直接對話,該團隊的員工也堅稱劉宇新與團隊無關。
“劉宇新不直接控股他的‘馬甲公司,有的公司是通過持股平臺控制,有的由親友代持股份,或者由親友任法定代表人、監事等職務。”王兵稱。
兩位接觸過劉宇新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他的妻子叫彭宇媚。而那些彭姓人士,被王兵指認為是彭宇媚的親戚。裁判文書網的一份2020年的民事判決書中,王健、劉宇新、彭宇媚共同被列為被告人,其中王健住黑龍江五常,彭宇媚和劉宇新都住深圳。但南方周末記者未能獲取劉宇新、彭宇媚以及其他人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搜索這些姓名,根據工商資料,可形成一個包含至少33家公司的環評公司網,這些公司之間互有諸多關聯。
比如,劉宇新和彭宇媚成立了鑫愷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該基金間接持有多家環評公司股份,其中部分公司的其他股份由深圳厚德環保公司持有,有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為王健。
除了股權和法定代表人等關系,33家公司間還存在時空上的“巧合”。分屬三省的山東省宏略環保
科技有限公司(已注銷)、江蘇盛羽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妍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注銷)在企查查上擁有同一個電話號碼,歸屬地為深圳。三家公司的注冊時間均為2019年11月,在環評信用平臺上的注冊時間都是2019年12月。
而總部在深圳的11家公司,工商資料中共用同樣的座機號碼,其中10家的郵箱也相同。南方周末記者撥打該座機,對方表示自己是財務公司,幫這些公司記賬。
就連環評編制主持人,也在這些公司之間接力過。如環評師李某曾在山東省啟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福德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任編制主持人;環評師許某則先后工作于深圳市多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注銷)、深圳聯都環保。這兩家深圳公司也屬于前述擁有共同郵箱、電話的“孿生兄弟”。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9家注冊地在深圳的公司,沒有一家還在注冊地。
在前述被佛山生態環境局通報的深圳聯都注冊地、深圳市龍崗區榮超英隆大廈A座702室,只有一家律師事務所營業。一名律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20年有生態環境局的人來此調查,“我告訴他們,我們在這里已經兩年了,沒見過什么環保公司。我來之前,這里是座空房子。”
2021年4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來到厚德環保注冊地、深圳龍崗區保成泰產業園,只見到一家名為深圳市清華環科檢測的公司。該公司一名員工直言,厚德環保和他們是同一家公司,“我們老板娘是彭宇媚”。這家清華環科檢測公司的股東為彭思慧和彭思娟。
常被政府通報,甚至“聯合懲戒”
這33家環評公司,多數是“高產戶”。南方周末記者搜索統計,截至2021年4月,自平臺上線以來的一年半間,它們共編制了上萬本報告表、六百多本報告書,平均每家公司四百多本報告表、二十多本報告書,與之對比,許多環評公司一年也寫不了一百本報告表。
環保組織“廣州綠網環保服務中心”統計了環評信用平臺上近一年來提交報告最多的200名環評師,其中有14名環評師都來自這批公司。綠網撰文稱,這部分人員大概率存在對其經營行為不負責,甚至違法經營的情況,給整個環評市場帶來嚴重危害。
錯綜關聯的環評公司網里,上萬份報告報表中,有多少是正常業務又有多少存在問題,外界無從得知。
可以查詢的是,截至2020年4月中旬,33家公司中有22家曾被環保部門通報,通報涉及169條失分記錄(扣信用分),42條失信懲戒(列入限期整改、重點監督檢查名單、聯合懲戒和黑名單),分別來自生態環境部、22個省級(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51個市(縣區)環保部門。
其中重慶大潤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妍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比豐達的失分記錄還高,分別有44條和23條。環評信用平臺顯示,有四家公司因為重慶豐達被列入黑名單,被“聯合懲戒”——河南邁達、深圳華津時代源之圓、福建佳朗、浙江旭寶,也被列入了重點監督檢查名單,限期兩年。雖然官方并未解釋“聯合懲戒”的具體原因,但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這四家公司與重慶豐達的法定代表人是同一個人:王健。
一些通報直指“豐達系”環評公司的“代簽”情況。
2020年4月,重慶大潤被肇慶生態環境局通報:環評師張某沒有注冊在重慶大潤;2020年12月,重慶大潤又被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通報:編制主持人的信息在信用平臺顯示,不在此環評單位名下。在各地通報中,環評師還經常跟環保部門玩“失蹤”,甚至“因為查詢不到此人,無法計分”。
南方周末記者以“中介”身份,電詢多家公司是否還有代“簽字”業務,福建佳朗公司口氣惡劣,稱“現在不做了,你找別人吧”。
南方周末記者以建設單位身份聯系山東啟達環保公司,一名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是財務,“‘簽字的事我找業務員跟你對接下”。
惠州宗興環保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彭思娟、監事為彭思聰。該公司一名李姓經理坦言,公司的老板是劉宇新。“現在查得嚴,一言不合就通報,我們已經不做(‘簽字)了。”
2021年4月26日,一位業務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目前尚有三家公司可以提供代簽業務。“我們本來有十幾家資質公司,最近查得嚴,只剩這幾家還能用。”她還提醒記者,聯都環保不久前被失信記分,“容易被環境局盯上,比較危險”。這份推薦非常“精準”,除了聯都環保,另兩家公司在信用平臺上還沒有因失信被扣過分。
新“馬甲”為何生生不息
互相關聯的33家公司中,已有8家環評公司注銷,其中7家都有政府通報記錄、被列入重點監督檢查或限期整改名單、聯合懲戒。
但老“馬甲”被通報或注銷后,新的“馬甲”還在生生不息。
由彭思慧擔任監事、彭威元為大股東的河北啟沙環保科技公司,2021年3月24日剛剛在環評信用平臺注冊,截至4月28日,編制報告表205本,報告書8本。
這33家環評公司之外,在劉宇新等關鍵人士手中,還持有不少其他類型的公司,如電子科技、勞務派遣、商貿等。有時,這些公司會變更為環評公司,如深圳星月之光商務公司發生股東變動,原股東退出,彭威元成為新任法定代表人后,就更名為深圳星月之光環保科技公司;多瑞貿易(深圳)有限公司2020年1月變更為深圳多瑞環保公司,2020年底又注銷了。
王兵稱,這群公司中有專門負責注冊公司的人員,偶爾也會收購別人的公司——可能做其他生意,同時作為備用“馬甲”。
“現在注冊公司容易,對一家公司失信記分,它重新注冊個公司、找個環評師當主持人,就滿血復活了。”李夢坦言,這也是環保部門頭疼的問題。
?下轉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