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吳超發自義烏

2021年4月15日晚間,南方周末記者來到極兔速遞位于義烏的轉運中心,原本貼上封條的傳送帶已經重新啟用。
南方周末記者? 吳超 ?圖
★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義烏,是快遞業必爭之地。快遞業價格戰年年打,客觀上降低了電商行業的成本,有助于義烏商品行銷全球。但過低的價格,又給快遞業自身帶來了風險。如何讓市場競爭正常運行,又不至于越界,對主管部門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
義烏郵管局工作人員每天會在微信群公布六家快遞公司的快遞量和市場占比,如果哪家快遞超過規定份額,數據會標紅,相關快遞公司負責人將被約談。
義烏快遞戰的硝煙正在散去。2021年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草案規定,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
早在兩周前,義烏郵政管理局就已向百世快遞和極兔速遞發出警示函,在警告兩家快遞公司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的同時,告誡其不允許“低價傾銷”,并暫停其部分轉運中心。
4月16日晚,南方周末記者來到極兔速遞位于義烏的豐樹轉運中心。一名極兔工作人員透露,4月9日下午,義烏郵管局工作人員來到場地貼上了封條,停了三條線,降低了30%左右的產能,持續了三天。
多位義烏快遞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此輪處罰的核心,并非出于安全考慮,核心問題還是今年3月的價格戰。其實義烏快遞價格戰已經持續多年,今年是第一次關停轉運中心分揀傳運帶。
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義烏,是快遞業必爭之地。快遞業價格戰年年打,客觀上降低了電商行業的成本,有助于義烏商品行銷全球。但過低的價格,又給快遞業自身帶來了風險。如何讓市場競爭正常運行,又不至于越界,對主管部門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
淡季搶量,總部加碼
今年義烏的快遞價格戰,百世開了“第一槍”。
“3月15日開始,百世0.3kg以下的快遞,收件價格直接從1.6元降到了1.2元。”經營多個通達系網點的快遞老板張津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今年35歲的張津,進入快遞行業不到四年。因為一個網點老板向他借了幾百萬,但最后無力還債,張津就把網點接過來。但在這之前,他對快遞一無所知。
就在價格戰正式開打前一天,百世集團董事長周韶寧來到義烏,視察當地的百世網點。
接近百世集團高層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公司原本計劃向腰部城市傾斜價格政策,提升快遞業務量。但在董事長調研義烏前后,政策突然發生變化,“決定直接給義烏政策,把價格降下來”。
義烏制造業發達,小商品出口旺盛,也被譽為“世界工廠”。國家郵政管理局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行業運行數據顯示,金華(含義烏)快遞量在全國單體城市中排名第一,23.64億件。
百世快遞率先在義烏降價后,其在金華地區的業務量迅速上升。張津直言,“不到五天的時間里,百世在金華(含義烏)的日均單量從2月份的400多萬,上升到850萬,占全網發件量比例超過40%”。
義烏快遞企業的上游,基本是電商客戶。義烏的商品結構也以輕量小商品為主,產品毛利相對較低,這也決定了電商客戶對快遞價格的變動更敏感。
義烏一家中通網點的業務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訴苦,價格戰開始后,他手上有日均6000單做日用百貨的客戶轉發了其他快遞。他只能給客戶開1.5元一票的價格,但另一家直接開了1.05元一票。“一單省0.45元,一天能省2700元,一個月就是8萬。”
快遞量流向百世后,極兔及其他通達系快遞公司總部紛紛給予旗下義烏網點政策,收件價格持續走低。
張津發現,義烏市場0.3kg以下單票收件價格迅速從1.6元左右往下掉,“部分網點甚至能給到1.05元一票”。
三家A股快遞上市公司2021年3月份業績快報顯示,圓通單票收入為2.25元,同比下降11.03%;韻達單票收入為2.19元,同比下降13.44%;申通單票收入為2.25元,同比下降27.65%。
據多位熟悉義烏快遞市場的人士表示,每年3月,義烏的快遞公司都會掀起一波價格戰,開第一槍的企業各不相同,但核心都是為了在淡季搶量。
一個快遞包裹的費用主要分成面單費用、派件費用、掃描費、中轉費等。其中的大頭是面單和派費。
張津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價格戰的核心在于總部的返點,但模式略有不同。
以百世快遞為例,3月15日開始,總部對0.3kg以下的件,不再收取掃描費等零碎費用,只收取網點的0.8元面單費,加上平均下來0.95元的派費,以及網點平均每件0.2元的操作成本,共計1.95元。
完成規定的任務量后,總部會給予網點每單0.9元的“返點”。攤下來,義烏百世網點的平均單票成本在1.05元左右。
張津介紹,另一種模式是階梯式返點。總部會給快遞企業定基數,設定不同的目標值。如果網點的任務基數是6萬單一天,在這個基數內會有一個返點。比如下一個目標值是15萬,那么6萬-15萬之間又會在基數返點上,再加返點額度,依此類推。
給了低價政策后,對網點的唯一考核是收件量。價格戰開始后,總部為張津的網點增加了8萬票一天的任務量。
“價格戰的核心還是總部要量,然后層層加碼。”李斌直言,“比如總部給我們浙江省一天1000萬單的指標,區域負責人給到義烏可能是1500萬單。”
李斌大學畢業后,在義烏做了十幾年跨境電商生意,如今年銷售額已經上億。兩年前,他接手了一家瀕臨倒閉的通達系網點。他在8歲時就失去了左手,為了方便一只手開車,特意花費十幾萬改裝了他的奔馳車,談及過往的經歷,他不斷用右手揉搓泛紅的雙眼。
快遞公司總部層層加碼之下,并非所有的快遞網點都能完成任務。
林敏是義烏快遞網點老板中少有的本地人,從事快遞行業近十年。他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總部為網點加的量已經超過了市場增速。“比如市場增速是20%,總部給網點定的量往往要超過這個數字,這就導致一定會有網點完不成任務。”
上述中通快遞業務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所在的快遞網點第一季度快遞量定的是4500萬單,但只完成約4200萬單。
如果完不成總部規定的量,網點通常要面臨來自總部的處罰。張津透露:“一般就是取消返點,或者差額部分進行罰款。”
快遞黃牛加劇價格戰
價格戰之下,各個快遞網點為了完成任務都不惜低價搶量。但開拓新客戶需要時間,活躍在義烏市場的黃牛,便成為了各個快遞網點老板依賴的對象。
30歲出頭的陳曉,身材瘦削,左手虎口處文上了名字縮寫字母。2016年,他還在義烏工廠打工,看到老鄉做快遞黃牛蓋了房買了車,于是花幾萬塊錢買了一臺4.2米長的二手貨車,自己當司機,開始做黃牛。隨后一年半,他就賺了兩百多萬元。
在義烏,陳曉和其他兩個朋友合作開了個公司,專職做黃牛,陸續購置了十幾臺貨車,向各個快遞網點倒貨,現在每天經他們手發到快遞網點的件超過16萬單。
和快遞公司業務員平時需要維護幾十個客戶相比,黃牛們一般只穩住幾個大客戶。“我們有事沒事就在客戶公司轉悠,和他們搞好關系。”陳曉說。
黃牛攢到量后,再去和快遞網點談價格。為了完成任務,快遞網點老板愿意出低于市場價的價格給黃牛。
一位曾做過黃牛的快遞公司業務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快遞網點缺量,老板一般要賠錢去做。放給黃牛完成任務,一單虧個兩毛。但如果達不成任務,一票可能就被總部罰個五毛。”
在義烏,0.1kg-0.2kg重量的輕小件,是黃牛眼中的“優質件”,也是快遞網點沖量的首選。
張津坦言:“快遞站打的就是輕小件。比如發一車鞋子,可能裝個6000票,但發一車數據線,就可能裝個2萬票,成本可以攤下來。”
3月份,義烏價格戰激烈時,經陳曉手上發出的輕小件有5萬多票。他從一個網點老板那里拿到了1.2元一票的價格,從客戶那里收1.3元一票,有0.1元的毛利。“我們收件的成本大概在0.03元,一天能賺個3500塊左右。”
一般來說,快遞公司對于所發快遞有個均重指標,不同快遞公司規定不同,一般在0.45kg左右,超過這個重量要另外加錢。
也就是說,如果發了一件0.1千克的件,還能溢出0.35千克的重量空間給別的件。
“優質件”價格低,競爭激烈,利潤空間有限。有些時候,黃牛通常會選擇放出比網點還低的價格去吸引客戶手中的小件,再配上0.6kg左右的大件,把均重拉到0.35kg內,從大件身上賺錢。
陳曉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其中門道,大件的價格相對小件來說,透明度不高,利潤的空間更大。“哪怕小件虧錢,綜合起來也能賺錢。”
快遞網點需要依賴黃牛去完成任務量,但另一方面,黃牛也對網點壓價,加劇了價格戰。
張津坦言,黃牛手握客戶資源,在各個不同品牌網點,甚至是同品牌不同網點之間相互壓價。“他們手上有個幾萬票,缺量的時候也不得不考慮給個低價。”
在其他城市,快遞公司通常會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網點,一般不允許跨區取件。如果跨區取件投訴到總部,總部通常會要求網點退單或者實施不同程度的處罰。
但在義烏,跨區取件的情況十分嚴重。“同一品牌之間也會相互搶單量,向公司投訴跨區取件的結果也是不了了之。”張津感慨。
這一跨區競爭的狀態,也給了黃牛騰挪的空間。“沒有黃牛的存在,那等于收件價格都是網點定,價格戰也打不了這么兇。在義烏,我們基本上是哪里價格低倒哪里。”上述曾做過黃牛的快遞業務員說。
幾天前,陳曉的一個同行來到廣州,試圖開拓當地黃牛市場,并找到一家快遞企業的區域負責人詳談,但遭到對方拒絕。
“人家就直接跟他說不需要黃牛。”陳曉說。
郵管局劃定市場份額
往年隨著旺季到來,價格戰會自然結束。但今年價格戰開始的第4天,也就是3月19日,義烏郵管局就召開了會議。
據參加會議的知情人士透露,郵管局領導在會上稱,要求管控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極兔等六家快遞公司在義烏的市場份額,但具體方案待定。
1990年代,郵政管理局就和郵政公司進行了分拆,在隨后的機構改革中,郵管局被劃入交通部管轄。
義烏郵政管理局成立于2014年,時任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為其揭牌,它也是全國首個縣級郵政管理單位。此外,義烏郵管局是正處級單位,和作為縣級市的義烏平級。
4月1日,郵管局再度召集六家快遞公司地區負責人召開會議,給各家快遞公司劃分了市場份額。
南方周末記者掌握的一份數據顯示,以六大快遞公司所占據的市場份額為100%進行計算。義烏郵管局劃分的市場份額分別為:中通22.5%、韻達19.5%、圓通16.5%、極兔16.5%、百世14.5%、申通13.5%。
上述數字相加為103%,超出了3個百分點。
“給了各家快遞公司各0.5個百分點的溢出空間,因為沒辦法控制特別精準。”據上述參與會議的知情人士解釋,“各家快遞公司都是被通知,方案沒有商量余地,也不知道是按什么標準制定的。”
4月6日,百世和極兔收到了郵管局警示函。在警示函上,郵管局都是以快件處理場所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隱患為由進行警告,并告誡兩家公司不能用低于成本價進行低價傾銷。
但據多位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處罰主要原因是兩家快遞公司超出了4月1日會議上規定的市場份額。
“等到4月9日,極兔和百世都超出了2個點以上的市場份額,所以被關停了轉運中心部分設施。”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
百世和極兔開始上調各自在義烏的收件價格后,其他幾家的價格并沒有迅速跟上,導致快件量都流到了其他幾家快遞公司。據南方周末記者核實,包括圓通和中通在內的至少兩家企業后續也收到了警示函。
義烏整體控量的基礎上,各家快遞公司都上調了義烏地區收件價格。
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義烏郵管局工作人員每天會在微信群公布六家快遞公司的快遞量和市場占比,如果哪家快遞超過規定份額,數據會標紅,相關快遞公司負責人將被約談。
采訪期間,林敏恰好接到區域負責人的電話,對方稱他所在的網點今天的收件量超出任務量一萬單,明天一定要控制下來。他連忙打電話給負責網點的經理,壓低第二天的收件量。
極兔速遞總部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各家快遞公司的數據后臺都留給了國家郵政局,各地郵管局可以從國家郵政局拉取每天的數據。”
這并非是義烏郵管局第一次劃分市場份額。2020年義烏快遞價格戰末期,義烏郵管局也以行政力量介入過。
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的一份2020年8月1日至8月11日的義烏地區快遞量數據顯示,義烏郵管局也為5家通達系劃分了市場份額,當時極兔規模不大,沒有列入其中。
圖表中規定,中通市場占比為24.3%,韻達23%,圓通21.4%,申通是14.5%,百世是16.8%。
在圖表上,還標注了金華、麗水、衢州等附近區域的快遞量數據。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這是為了防止快遞公司把量藏到周邊區域。”
義烏郵管局方面并不承認對市場價格進行了管控。
南方周末記者致電義烏郵管局副局長方春暉,他在電話中強調:“我們沒有定市場份額,我們管安全服務,不管價格,價格是工商部門管的。”
但各家快遞公司都在嚴格管控收件量。陳曉無奈,“現在有貨,快遞公司都控量,不對接客戶,不收件了”。
浙江省法學會競爭法學研究會會長、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院長王健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中國反壟斷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強制經營者從事本法規定的壟斷行為。”
王健進一步解釋,義烏郵管局給快遞企業劃定市場份額的方式是一種行政壟斷行為,而遵守義烏郵管局行政命令的各快遞企業,也涉嫌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屬于“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的行為。
?下轉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