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李邑蘭發自北京

2020年12月11日,濟南警方在泉城廣場展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涉案槍支。
視覺中國 ?圖
?上接第18版
張頌文感受過“權力”帶來的快感。2001年,25歲的張頌文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在校期間,他當上了學生會主席。北京電影學院的澡堂是以排隊聞名的,張頌文讀電影學院的那一年有1300個學生,如果按男女各半來算,就有600多個男生。每晚600多個人去擠澡堂里的35個淋浴噴頭,怎么夠? 于是大部分時間都是三四個男生擠一個噴頭。張頌文一般會選擇晚上十點去洗澡,這原本是澡堂關門時段,要搞衛生,誰也不讓進了,但澡堂的衛生員一看,“呦,學生會主席來洗澡了,來,來,來”,半調侃半認真地把他讓進澡堂。從此每次如此。“就一個洗澡這樣簡單的行為,就能讓我覺得無限的high,那個快感,一邊洗一邊唱歌,整個澡堂就我一個人,旁邊就是一個打掃的大叔。”他說。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權力面前,有沒有辦法抵得住誘惑? 我覺得得看你是什么原則的人。曹志遠就是屬于在這個灰色地帶里抵不住的,所以他必須要付出代價。”張頌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非典型貪官
曹志遠的貪沒有寫在臉上,他把自己包裝得很好,老百姓一度以為他是一個好縣長。張頌文記得,拍攝《掃黑·決戰》時,國家政法機構的官員曾經來給劇組分享真實案件里的故事,其中不少貪官都是曹志遠這樣的。有一名干部,穿著極為樸素,每天在單位食堂排隊打幾塊錢的飯菜,下班以后經常是走路或者坐公交車回家,家也是單位分的老公房,裝修堪稱簡陋。調查過程中才發現,他有一座特別夸張的別墅,里面極盡奢華,完全是另一個世界,他的妻子、孩子都不知道這個房子,這是他的秘密“行宮”。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前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被稱為“億元司長”的貪官魏鵬遠。后來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他成了國家某部委某處長趙德漢。
曹志遠一角沒有確切的原型,是現實中多個貪官的綜合體。為了表現曹志遠的扭曲和蛻化過程,電影《掃黑·決戰》在拍攝過程中,曾經有一幕場景,張頌文飾演的曹志遠發表了一番“感人”的說辭:“拆掉化工廠你知道損失了多少嗎? 前幾任縣長為了增加稅收,把化工廠開在了魏河縣,他們沒有意識到對子孫后代的污染有多大。是,這兩個廠搬掉一年少了2個億的稅收,但是你知道嗎,這個縣永遠是清潔的,你不要看眼前利益,你為了短暫的這些GDP沒用,還是要考慮我們的子孫后代,把事情都考慮進去。”下屬聽得熱淚盈眶,由衷稱贊:“您真是父母官!”
張頌文表示,這個官員有自己的一套邏輯,而且這些邏輯聽起來都是自洽的,就算貪,他都能說出一堆大道理:“我為什么敢收企業的錢? 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他每年至少多支出1500萬,現在我把這個地方的福利項目給了他,給他減免了稅收+房租+工業用地,一年節省了1000多萬,我才收他150萬,我過分嗎? 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掃黑專案組組長宋一銳一行來到魏河縣調查拆遷命案,曹志遠沒有設置障礙,相反地,他非常配合。宋一銳問他,你覺得魏河縣有沒有問題? 孫志彪背后有沒有人? 曹志遠的回答是:“我覺得事情沒我們想的那么簡單,這里水很深,背后一定有一只無形的手。”在張頌文給曹志遠寫的人物小傳里,曹志遠是一個喜歡看《孫子兵法》、研究謀略的人,“他覺得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與其你懷疑我,不如我和你一起來懷疑別人。你覺得背后有黑手,那好,有任何事情需要我配合你告訴我,在這個地方不會有人阻攔你的——當然不會有人阻攔了,這個幕后黑手就是我。”張頌文分析。
姜武飾演的宋一銳的厲害就在于,當曹志遠言辭懇切地說這些話時,他已經開始排查問題。片中最后一場戲,曹志遠敗露,跟宋一銳在他的縣長辦公室里有一番對話,這番對話是張頌文與姜武的即興表演:“在古代,縣長叫縣太爺,在當地權力像皇帝一樣。你今天抓到了我,那是我倒霉,你敢保證我的下一任一定是好官嗎?”“我不敢保證,但是我敢保證有一個我就抓一個。”“好啊,那就祝你成功吧。”曹志遠死到臨頭仍然嘴硬,這是符合人性的。“其實就把握一個原則,就是我從不覺得我錯了,這個角色就會演得很踏實。”張頌文說。
“以前我們拍戲總覺得要把反派寫成一個弱智,顯得正派高大。對不起,那樣的話,觀眾會認為正派也是低能。今天做影視劇,我覺得一定要把反的那方也寫得厲害,強強對抗。我們‘掃黑除惡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一個人潛伏在我黨里面,壞了二十多年,爛透了,沒人看見,這次我們發現了,隱藏得再深我都給你拔出來。”張頌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