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
考試,特別是選拔性考試對于教育模式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從數學題型的設置及其試題的指向,都應該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因此,在現今數學“一核四層四翼”的背景下,題目中應注重滲透時代精神,體現數學的價值,發揮數學知識技能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利用數學分析進行價值判斷,形成較高的數學素養。
一、數學探索性題目
數學探索性題目,也稱為數學開放性題目,是相對于傳統封閉性題目而言的另一種類型題。一個探索性數學題目,一般由四個要素組成,包括題目已知條件、解題根據、解題方法及得到題目結論。如果這四個要素都是已知的,或者題目結論雖未指明但其可以被完全確定,則這種數學題目就是封閉性題目。如果四個要素中至少兩個未知,那么這類題目就是探索性題目。
數學來源于生活。社會生活中,很多問題并沒有準確的答案,問題相關的信息也無法全面掌握,對這些問題的討論過程,也就是一個探索過程。長久以來,封閉性題目在數學教育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隨著數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愈來愈多的高中數學教師認識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不應該建立在“概念—定理—例題—練習”的傳統知識點及方法傳授的基礎上,而應著眼于學生獨立思考、發散思維、自主探索問題的答案等數學素養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數學探索性題目應運而生。
二、具體例題
例1.設二次曲線C過點A(0,2),B(4,0),D(8,2)三點,求曲線C的方程(至少寫出三種)。
分析:這道題考察內容是選修2-1中“圓錐曲線與方程”,是高考傳統題型,但在此弱化了傳統已知條件,答案方向性雖比較明確,結果卻不具備唯一性,學生需要在對二次曲線類型了解以及對解析式熟練掌握的情況下,才能盡可能多地給出答案,因為二次曲線包括了圓、雙曲線、拋物線以及橢圓,而不在同一直線三點的橢圓又有無數種情況,所以此題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之余,充分開拓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解題過程略。
例2. (2020·山東新高考模擬)在等差數列a?中,已知a8=36,a6=16.
(1)求數列a的通項公式a;
(2)若? ?,求數列b的前n項和S.
這道題的解題方法比較常見,一道看似簡單的題目,把數列求通項公式、數列求和常見的分組求和法、裂項相消及錯位相減法都滲透在里面,方法多樣,考生在選擇條件來解決題目時,可以發揮自己擅長的方法。解題過程略。
從以上的兩道題可以看出,適當地在考試中加入探索性題目,有利于發展學生“觀察、對比、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數學素養,將學生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三、命制策略分析
探索性題目的命題過程必須切合考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檢驗其可行性,疑問不宜過于籠統,取向應當明確。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在一個概念、定理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條件、添加條件等加工方式來命題,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技巧:
(1)在給出指定的條件下,探求一個或者幾個相關結論;
(2)給出題目的結論,找到使得結論成立的條件;
(3)隱藏了原來題目的結論,探索出不同的指向;
(4)減少傳統題目的條件,探求多樣化的不同結論;
(5)利用各板塊不同知識的聯系或者區別進行進一步的推廣、類比,探索出新的問題;
(6)在給出實際的題目情景中,尋求問題的多種解法,給出多種知識解釋等。
探索性題目命題依據的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核心在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主動發現與主動建構的能力,故在命制的過程中,命題者必須清楚,探究性題目的答案往往是不唯一的,而且題目考察的目的不在于答案,而應該是學生的思考論證過程。同時,命題者在命題過程中,必須注意對素材的充分說明,切忌脫離了考生的實際,造成學生解題時的心理障礙。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