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小惠
大明湖畔,百花洲里,一座座灰瓦白墻的四合院,不時有游人進出參觀,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里展示著。初冬的濟南,樹木肅立凋零,湖水也泛著冷意,凜冽的空氣刺激著鼻腔,讓人不禁打著寒噤。就在這時,一股中藥的清香撲鼻而來,尋著這股香氣,我們踏入一座南北兩進、東西雙跨、主體為兩層的傳統中式建筑群,抬頭望見門上匾額——“百年趙樹堂”。
趙樹堂是何許人?墻上題寫的“德行方,道地藥”是何意?百年老字號中醫館尚存哪些獨家秘方?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探訪了趙樹堂中醫文化苑,在掌門人趙慶國的講述中,一幅以趙樹堂中醫館為代表的中醫藥發展軌跡圖在人們面前徐徐展開。
齊魯大地,醫藥文化土壤深厚,在泉城濟南周邊,流傳著中醫藥的“三個一”,即“一名醫一國藥一堂號”,“名醫”有神醫扁鵲,“國藥”有滋補國寶阿膠,而“堂號”則是百年趙樹堂。
177年前,趙樹堂原本是濟南東流水街上的一名游醫,最開始是走街串巷、搖鈴看診,后因醫術高、品德好,常有患者聚集到他家門口等著就診。于是,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趙樹堂就以自己的名字為字號創辦了“趙樹堂醫館”,主要看婦科、疑難雜癥和治未病,并立下六字立館之訓——“德行方,道地藥”。
在傳統中醫藥文化中,名醫、良藥和名堂名坊歷來是不可或缺的三個組成部分。名醫就像伯樂,指下活人,救死扶傷;良藥就是名醫的治病方案,或湯或膏,藥到病除;而名堂名坊就像是名醫良藥的體系保障,是名醫良藥的濟世平臺。
趙樹堂中醫館遵照傳統前店后坊的布局而建,鼎盛時期,雇工90余人,集名醫、良藥、名堂于一體,享有“南有慶余堂,中有趙樹堂,北有同仁堂”的美譽。
行醫多年的趙樹堂,深知阿膠是藥之上品,便從阿膠坊進行“私人定制”,他將阿膠按照不同人群及功效分為福、祿、壽、喜四個品類,將功能印在膠的正面,反面印上趙樹堂的字號向外銷售,極為暢銷。趙樹堂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通過食用對癥品類的阿膠而受益。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趙樹堂在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設立了分銷處,阿膠銷量大增。同時在北京、天津的藥會上也做推銷。趙樹堂去世后,其子繼續以“趙樹堂”為堂號,以“德行方,道地藥”為堂訓,匯集各地名醫繼續行醫熬膠,行銷各地,并在華北使用“趙樹堂”,在華南使用“天一堂”。
鮮為人知的是,趙樹堂中醫館不單以實業報國,也銘刻著紅色中國的早期記憶。1921年,中共山東黨組織早期領導人王盡美、鄧恩銘曾選定位于東流水街105號的趙樹堂阿膠莊作為聯絡地點,并以此地為掩護進行革命活動。趙樹堂為保護和傳播革命火種做出了突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后,趙樹堂后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1956年將堂坊捐獻給了國家。現在的山東省黨史館就是趙樹堂醫館的原址。
2010年,有著20多年中醫藥從業經驗的趙氏后人重新恢復了“趙樹堂中醫館”這一百年老字號,設立中醫坐堂,開業應診,從此“趙樹堂中醫館”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在一口定制的大銅鍋前,趙慶國著一身黑色唐裝,握一把江浙冬竹,專注地攪拌著明火熬制的膏方。春夏秋冬,一年有四季之分,而制膏房里卻始終是蒸汽繚繞的“酷暑”,熬制膏方的趙慶國經常是滿身熱汗,一天不知要被汗水浸透幾次。
作為趙樹堂中醫館掌門人,趙慶國繼承了兩項非遺技藝——“趙樹堂傳統膏方制作技藝”和“趙樹堂傳統濃縮丸制作技藝”。俗話說,膏方補不補看醫生,靈不靈看藥工。由此可見,膏方技藝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藥物作用的發揮。
趙樹堂膏方制作工藝是由醫生通過辨證論治,開具處方,交熬膏師傅熬制,最后成膏的一項傳統工藝。趙樹堂制膏傳承人需要掌握藥性,對膏方熬制的火候也需要拿捏好,膏體成色、加糖比例和“魚眼泡”“牛眼泡”“掛旗”等經驗都依靠口耳相傳。為了更好地傳承膏方技藝,2006年,趙慶國拜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膏方制作技藝傳承人俞柏堂為師,潛心研究膏方制作技藝。
中醫通常會將膏方分為葷膏和素膏,葷膏最后常以膠類收膏。用膠類收膏在膏方的制作流程中就是化膠,之前化膠時都是將膠類直接扔到銅鍋熬,由于膠的滋膩黏稠,很容易粘鍋煳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趙慶國采用濾網化膠,并創新性地給濾網加了三條腿,使濾網和鍋底不接觸,這樣往濾網調入膠類開始化膠時,濾網中的膠懸浮在空中,四周都是藥汁,只需要慢慢地攪拌藥汁即可。濾網的重量、大小、加的三條腿的長度和支撐力都是一步步調整修改出來的,這樣在化膠時更加實用便捷,不浪費膠,不浪費人力。
“前人的經驗、后人的創新以及流程制度再造,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老祖宗留下的中醫瑰寶?!痹诶^承老一輩經驗中,趙慶國又提煉出“趙樹堂熬膏七字訣”“趙樹堂膏方工藝流程制度”。
在丸劑制作方面,趙慶國也加入了自己的“智慧”。濃縮丸,又稱藥膏丸、浸膏丸。早在晉代名醫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就有記載。濃縮丸制作技藝因其工藝繁雜,時間、人力需求大而面臨失傳。
趙慶國始終堅持“遵古法”手工炮制。2019年,根據趙樹堂中醫館專家提出的“五行五色對應五臟”,趙慶國帶著兩名制丸的徒弟對丸劑進行顏色上的改良。“根據處方病種,例如心腦血管的病人,如果處方中紅色藥物居多,則在最后一遍的泛丸上,加上適宜磨粉,形成紅色丸劑。五行五色對五臟,這樣就能做出不同顏色、不同掛衣的丸劑。主要是改變大家對濃縮丸黑乎乎的固有認知?!壁w慶國說。
2018年12月1日,趙慶國帶著趙樹堂中醫館出品的中藥飲片和純手工膏方拜謁國醫大師、國藥泰斗金世元,金世元對趙樹堂中醫館的中藥質量規范和中藥飲片的品質十分認可,并對趙樹堂中醫館的純手工膏方贊不絕口。金世元表示:“手工制作精細,藥效好,現如今能堅守手工炮制更是難能可貴?!?h3>老字號,正青春
100多年前,趙樹堂中醫館以“德行方,道地藥”為館訓,祛病救人,濟世養生;100多年后,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和作為內部規范,趙慶國在2014年修訂了醫館的館訓和醫訓。趙慶國說:“館訓始終堅持以行醫為主,不忘祖輩趙樹堂本人的中醫人身份;醫訓則是修身行醫規范?!?/p>
如今,趙樹堂中醫館匯聚全國名老專家百余位,并通過“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不斷培養中醫人才。“老中醫傳道授業解惑,青年中醫學知識長本領并做好服務,共同為傳承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貢獻力量。”趙慶國說。
2017年11月,趙慶國聯合日本漢方藥企業日本津村獨資企業深圳津村藥業有限公司、中藥材和飲片出口排名第一的盛實百草藥業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打造“精標藥房”,“本著讓好中醫用上真正好中藥的宗旨,以不讓中醫亡于中藥為出發點,確保趙樹堂中醫館百年老號品牌健康發展,傳承中醫文化,用好中藥。”趙慶國講述自己的“擇良藥”理念,“要讓百姓吃上安全、放心、有效的好中藥。”
為了保證品質,趙樹堂中醫館從2012年就開始在幾個知名道地產區建立自己的中藥基地,并開發了袋裝、瓶裝中藥飲片,品種和品規共81種。
“藥材質量的過硬要求、炮制規范的嚴苛遵古,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行醫的質量。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祖訓‘德行方,道地藥的深意?!壁w慶國說。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趙樹堂中醫館積極參與抗疫,連續奮戰,研制防疫湯劑,為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提供了上萬份中藥防疫湯劑,助力濟南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在百年傳承中,趙樹堂中醫館一直兢兢業業履行著“祛病救人,濟世養生”的使命。“我們從不把它當生意來做,也不僅僅當事業來做,而是要當作傳承來做?!壁w慶國坦言。走進新時代,百年趙樹堂正迎來屬于它的“春天”。
刁艷杰
CENTURY-OLD ZHAO SHUTANG AIMING TO “BENEFIT PEOPLE”
177 years ago, Zhao Shutang was a roving doctor on East Liushui Street, Jinan. Due to his high medical skills and lofty moral character, patients often gathered at the door of his house, waiting for his diagnosis. Then, Zhao Shutang founded a clinic named after him, i.e. “Zhao Shutang Clinic”.
In 2010, the descendants of the Zhao family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hinese medicine resumed the century-old brand “Zhao Shutan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employed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to see patients. From then on, the clinic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period.
As the head of the clinic, Zhao Qingguo inherited tw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echniques—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Zhao Shutang Traditional Herbal Paste” and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Zhao Shutang Traditional Condensed Pills”.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herbal paste, Zhao Qingguo has been insisting on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manu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herbal paste. In terms of pill preparation, Zhao has also added his “Wisdom”, and adhered to manual prepa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cient Technique”.
Now, the clinic has gathered more than 100 nationally renowned veteran experts, and continued to cultivate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by means of“Newcomers Led by Veterans, Veterans Stimulated by Newcomers”.